让人笑的气
麻醉技术发端,采用的是吸入这种方式,可说是一个历史上的偶然。
18世纪,化学家们认识到空气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当时,环境卫生糟糕,人群疾病频发。针对“纯净空气”的研究应运而生,来改善身体健康。气体吸入成为欧洲上流社会的时尚养生疗法,英国布里斯托也出现了首个空气SPA疗养院。呼与吸是肺的功能,吸能汲取自然精华,纳入充备氧气,满足机体所需;呼则排除机体垢污,释放二氧化碳和毒物。
1772年,英国化学家约瑟夫·普里斯特列(Joseph Priestley,1733~1804)与布莱克(Joseph Black,1728~1799)制成了氧化亚氮。它的昵称是“笑气”,最初却被认为能传播瘟疫。英国年轻的化学家汉弗莱·戴维(Humphry Davy,1778~1829),不顾专家意见,年仅20岁就发现这种气体不但能缓解疼痛,还能让人欣快并且笑出声来。
戴维
戴维亲自体验过笑气后,这样写道:
“我并非在可喜的梦幻中,却为狂喜所支配;我的胸膛并未燃烧可耻的烈火,两颊却泛起玫瑰红色。我的双眸充涨闪耀的光辉,我的嘴唇喃喃自语,我的四肢不知所措,好像有新生的力量附上了我的身体。”
这一研究成果被写进《化学和哲学研究》(Chemical and Philosophical)后,很快惊爆整个欧洲。笑气的诞生意味着手术再也不是撕心裂肺的哭喊,病人将微笑着接受手术。
遗憾的是,笑气效果虽好,但戴维手下没有学生继续这一研究。
因此,第一位试图用吸入气体方法进行手术止痛的专业人士,不是汉弗莱·戴维,而是英国外科医生亨利·西克曼。遗憾的是,他选择了二氧化碳,这种气体只有在很高浓度下才有麻醉效果。他对二氧化碳的研究孜孜不倦,并将研究结果邮递给一位同行,但并未得到认可。
麻醉研究踽踽前行。笑气沦为上流舞会的“摇头丸”,它让贵族的笑容显得更灿烂;它成为邮轮远航途中的助兴节目,像杂耍般为观众带来谜一样的体验。一位年轻的美国富商,甚至打起靠笑气发财的主意——他就是左轮手枪的发明者塞莫尔·柯尔特(Samuel Colt,1814~1862)。
此人从化学家那学到制造笑气的技术后,在19世纪30年代沿北美东海岸常年推销笑气,这项获利丰厚的事业,也让他终于有资本申请了左轮手枪专利。
一洋之隔的美国,也开始了麻醉探索。1844年10月10日晚,哈佛大学一间教室里,正在进行笑气公开演示。演示者是一位业余化学家,名叫考尔顿。他曾在纽约学过两年医学,期间掌握了制取笑气的技术。随后,便自称教授,游走四处演示笑气。演示者无意,观看者有心。牙医霍勒斯·威尔士(Horace Wells,1815~1848)看到笑气的神奇效果后,第二天就邀请考尔顿用笑气辅助拔除自己的一颗坏牙。令威尔士惊讶的是,只感到一点疼痛,他马上意识到笑气将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药物。早年他曾用催眠术给病人拔牙,也参加过考尔顿的讲座,现在终于悟到了这是一种麻醉的好方法,于是马上从考尔顿处学会了笑气的制作方法,将其用于拔牙手术。
随着经验积累,威尔士向哈佛大学申请公开演示笑气麻醉,以推广他的成果。原本的计划是要演示更为疼痛的截肢术,病人却临时退缩。此时,一位医学系学生自告奋勇愿意做笑气的实验品。不幸是手术将近尾声时这名同学浑身扭动,极不配合。现场观众开始口哨与讥讽,认为威尔士笑气麻醉完全是胡扯。威尔士备受打击,从此再也不公开演示他的笑气麻醉方法。
查阅史料可以发现,威尔士的首次表演其实并不算彻底失败,是现场观众的讥讽摧垮了他。当时,整个手术非常平稳,快结束时病人才有响动。有人认为那只是一声呻吟,有人宣称那是撕心裂肺的喊叫。术后,病人自己则说没感受到疼痛,也不记得出声。
嘲笑他的人群中,有一位威廉·莫顿(William Morton,1819~1868)见证了整个过程。两年后,是这个人完成史上首次成功麻醉表演。
莫顿可说是威尔士的学生,也是一名牙医。在威尔士表演失败后,他考虑应该用更好的麻醉药物。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威尔士的窘境。他无疑是幸运的,在医科学校就读时与化学教授查尔斯·杰克逊相交甚好。莫顿向杰克逊描述了自己的想法,后者建议使用乙醚,因为他自己曾在实验室吸入过它,发现竟不知不觉间睡着了。
乙醚是种易挥发的液体。早在1275年,就被西班牙人拉里斯(Raymundus Lullius,1232~1315)发现了。1540年,普鲁士人科达斯(Valerius Cordus,1515~1544)发明了乙醚的合成方法。大约同一时期,瑞士一位医生发现乙醚具有催眠的作用。
莫顿得到乙醚后,先在宠物和自己身上进行实验。1846年9月30日,他终于成功应用乙醚为病人拔除了坏牙。手术告捷引起了麻省总医院外科医生亨利·比奇洛的注意。在目睹整个过程后,他决定为莫顿安排一次公开演示。半个月后的10月16日,麻省总院一间圆形阶梯教室内,很多高年资医生聚集在这里,欲探究乙醚麻醉的神奇功效是否可信。68岁的外科主任约翰·沃伦亲自主刀,切除一名20岁病人的名颈部血管瘤。莫顿则在一旁手持乙醚方便病人吸入。手术结束时,病人开心说道:“尽管我知道在做手术,但一点都不疼。”这无疑宣示了乙醚麻醉获得成功,一名在场医生按捺不住激动,现学现卖,第二天就应用乙醚麻醉完成了一台上肢肿块切除的手术。
作为莫顿最早的支持者和资助者,外科医生比奇洛在场见证了他的成功。若无比奇洛的穿针引线,莫顿是否能演示乙醚麻醉还是未知数。几个月后,比奇洛撰文详细记述了乙醚麻醉的历史性场面。
关于乙醚的首次应用,不得不提另一位医生威廉森·朗(Crawford Williamson Long,1815~1878)。虽说大多麻醉教科书和医学史家公认莫顿为现代全身麻醉鼻祖,而实际上,莫顿公开表演前4年,威廉森·朗就展示过了乙醚麻醉。1842年3月30日,他在乙醚麻醉下成功摘除患者颈部的两个肿瘤。更于此前一年间便将乙醚用于小手术。遗憾的是,直到1848年他才将这些结果公布与众,发表在《南方医学与手术杂志》(Southern Medicaland Surgical),与“现代医学全麻第一人”的称号亦失之交臂。
有趣的是,美国现已将每年3月30日定为医师节。这一天,正是为了纪念威廉森·朗完成的第一例全麻。在医师节这天,人们常会给自己的医生送上一支红色康乃馨,道一声亲切的“谢谢你”,以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尊重与感谢。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
0人喜欢
0人收藏
登录后评论
©2012 北京华媒康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注册地址:北京 联系电话:82736610
京ICP证150092号 京卫网审[2014]第1812号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京)-非经营性-2014-005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