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细作信息化 北大人民医院摘冠HIMSS7级

2011年——HIMSS4级通过;
2013年10月9日——HIMSS6级通过;
2014年5月13日——HIMSS7级通过
深耕细作信息化 北大人民医院摘冠HIMSS7级健康界 杨晓慧
经过HIMSS专家评审组两天的现场确认,5月13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成功问鼎HIMSS7评级,成为亚洲第二家、国内第一家通过HIMSS7级评审的医院。据悉,去年10月初北大人民医院通过HIMSS6级,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医院通过对23个系统点的改造,进一步深耕细作医院信息化系统,完善充实了以IE集成引擎、IE公用服务、EMPI患者主索引、CDR临床数据中心为核心的集成平台及各个医疗业务系统。
无死角布局 信息化建设全覆盖
“如果仅是把某个信息化项目拿出来做试点,容易形成信息孤岛,信息系统之间无法做数据交换;另一方面信息化实施存在死角,未能做到彻底落地,这样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没有什么意义,重要的是要在整个医院推动实施。”院长助理、信息中心主任刘帆对健康界说道。
存在死角、信息孤岛的最大不便在患者的就诊信息不能实现共享,无法通过信息化实现对患者就诊的全流程管理。对于患者来讲,由于诊疗内容无法共享,给医疗工作带来不便,患者也需要来回“跑腿”,尤其给一些行动不便的患者带来诸多难题。近年来,医院以医疗业务为核心,利用信息化对医疗流程进行梳理,实现了信息化全覆盖。

给数据一个标准 做有质量的大数据

信息化生成大数据,成为医院的宝贵财富,然而要想很好的挖掘这座金矿,还需要在数据的质量上下功夫。
人民医院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王力华告诉健康界,为了保证各系统用的术语字典统一,医院将可以使用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字典定义,诸如ICD10、手术与操作ICD9等内容。为了更好的维护术语字典,医院专门做了一个公共服务术语系统,对术语字典进行统一管理。目前,医院已经建成了72个术语字典。
患者安全提供一把“钥匙” 闭环管理无处不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