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更新医疗健康领域的要闻,打造最及时、最鲜活的资讯平台。

72 小时热文

先声药业退市之谜:都是并购惹的祸?

文/王芳洁 2014-05-13 来源:中国企业家
A- A+
摘要 在宣布私有化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先声药业的股票每天只有几千股至一万多股的成交量,这样的流通性更难以支撑企业再融资。

错误收购对先声药业造成重大影响。2012年,先声药业仅实现了5695.7万元(人民币)的净利润,每ADS收益1.06元(人民币)。利润下滑主要由于一笔9724.7万元资产减值损失,这笔减值损失主要来自延申生物。另外,自2010年开始,先声药业的短期银行借款飙升,从2009年的7600万上升到2012年的6.76亿元。

“对疫苗行业不了解,我们交了‘大学费’。”任晋生反思失败的原因,这笔“大学费”包括2个多亿的投资和3个多亿的股东借款。

陈统辉认为,长期身处化学制药行业,任晋生没有意识到生物制药领域的风险,“重复生产太多了,有些产品的疗效也还需要时间检验。”陈统辉说。

失败给了任晋生检讨公司战略的机会。在中国医药界,先声药业是一家以收购见长的企业,公司的拳头产品“恩度”就是2006年通过并购获得。2007年上市后,先声药业一度加快并购步伐,至少完成了六次并购。但2009年之后,并购的步伐停止了。

“不否认的是,延申的事情对我们的业绩和资本市场表现都有影响,我们后期没有并购也和它有关系。”任晋生说,但他们没有放弃延申生物,现在前者已经获得了新版的GMP认证,流感疫苗产品也已经恢复生产。

新冒险

2013年,经历过美国资本市场洗礼和国内收购的挫败后,任晋生对于传统的以收购带动发展的模式开始反思。他感到,在新药的获得上,自主研发可能比单纯的并购更加可控。

在复星医药参与私有化的三家美股药企中,它们先后控股了同济堂和美中互利,陈启宇告诉记者,控股这两家公司,主要是为了扩充公司的产业版图。

但复星医药并没有控股先声药业,陈启宇将这家公司视为合作者。在陈启宇看来,先声药业已经有了一套很好的研发体系,在创新药、仿制药方面积累了很深的经验。而这正是可以与复星医药对标的地方。“中国的医药公司都不大,有能力的企业应该多合作。”陈启宇说。

但让任晋生一度感到烦恼的是,从化合物开始,到临床试验结束,及至药监局批准上市,医药创新具有很长的周期。在短暂的“美股之旅”中,先声药业在创新上的投入没有最终体现到业绩上。过去六年,先声药业在研发上累计投入12个亿,平均每年2个亿,基本相当于这家公司的净利润。而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公司的净利润率不高,即使在销售收入最好的2010年,其净利润率只有8%。

2012年,在酝酿私有化时,任晋生有了百家汇的构想,这是一个承载公司早期研发项目的平台,将独立于核心业务平台,“你可以将它理解为一个生态系统,我们提供场地、资金,甚至各种软硬件的支持,投资和帮助创业型企业发展,而这符合我们长远的目标。”任晋生说的目标,是先声药业的二次上市。

同年6月,一家名叫欧威医药的公司在南京成立,这实际上是先声药业的部分研发团队独立出来的公司,公司由先声药业控股,但研发团队也持有一定股份。后来,欧威医药被纳入百家汇之中,而百家汇则在不久的将来独立于先声药业。

截至目前,先声药业的研发团队已经派生出3家百家汇项目公司。任晋生发现,这种模式不仅可以优化核心资产的财务结构,更激发了研发团队的创新动力。“以前他们是打工者,现在是老板了。”任晋生说。

先声药业位于南京、上海、天津多幅土地也被纳入了百家汇,这也是任晋生盘活资产计划的一部分。万玉山告诉记者,“原先的上市公司里有一千亩土地,但总价值不到1个亿。”

2013年下半年,原葛兰素史克(GSK)全球高级副总裁臧敬五加盟了百家汇,一个更开放的创新药风险基金计划逐渐成型。百家汇计划2016年前成立一个总规模30个亿的基金,投资于近100个创新项目。最近三个月,百家汇已经接触了来自美国、欧洲、以色列和中国的近200个项目,从中选出多个项目进行投资。在全球范围内搜寻项目进行支持和投资,并依靠这种模式实现中国制药企业的模式突围与转型,这对任晋生来说无疑是另一场冒险。

臧敬五介绍,百家汇项目投资周期介于一期临床前至二期临床结束之间。今年年底,百家汇平台上将会有30个项目,每个项目的投资额在1000万-5000万之间。

尽管目标宏大,但风险基金的建立与创新项目的寻找要落到实处并非易事。针对先声药业和百家汇之间的协同效应,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也提出质疑,未来如果先声药业要将百家汇项目研发成果纳入公司,便涉及到关联交易,这是资本市场的敏感问题。

当然,任晋生觉得这不是问题,一切将遵循市场定价原则:“项目如果能卖高价,为什么一定要放到上市公司里去?”任晋生反问。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

0人收藏

评论

相关附件下载:
点评
评论
24小时更新医疗健康领域的要闻,打造最及时、最鲜活的资讯平台。
取消 回复

©2012  北京华媒康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注册地址:北京  联系电话:82736610

京ICP证150092号 京卫网审[2014]第1812号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京)-非经营性-2014-005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54号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