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公立医院五星级产房:一边垄断一边特需?

原创 2014-05-06 00:11 吴帅 / 健康界

特需服务应当留给民办医疗机构,公立医院应该保障基本医疗,成为降低医疗费用的主力军,不应该沉浸在和民营医院比特需上。

据5月4日中国广播网报道,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婴医院推出了“五星级产房服务”,入住这种套房的孕产妇,不但可以享受到酒店一般舒适的环境,还可以享受“随便点医生”、24小时陪护服务。但这样的“五星级”产房价格不菲,入住这种套房一天的费用是3000元。

除却报道的这家妇婴医院,各地公立医院提供高端特需服务目前已呈愈演愈烈之势。几乎所有的三级医院和部分二级医院都开设了特需服务,很多公立医院甚至通过买楼、自建、腾挪等方式在医院里组建“特区”。针对此,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婴医院负责人的说法是“国家规定的公立医院提供特需服务的比例不得超过“10%”的上限,我们没有超过”。

对公立医院而言,不得超过“10%”不像是一个行业的限制,更像是一种鼓励的信号。原来还畏首畏尾,害怕公众舆论的反对。现在有了这道免死金牌,一切变得名正言顺。特需怎样?没违规!在这种思维下,为了发展更多的特需资源,公立医院大有必要扩充床位,开更多的分院。原来100张床位,只能开10张特需床位,现在如果变成了200张,20张床位是合规达标的。为什么公立医院星级病房特需服务顺利得到批准开张?恐怕还是拜扩张之福。

特需是一种富人专供,这种市场需求是存在的,作为医院经营者,瞄准市场需求而大做文章,是人之常情,但前提是不能垄断,先要消除垄断。

医疗的核心是医生,特别是成熟的医生。在种种的医疗资源中,医疗人才是最重要和核心的资源,而高级医疗人才的短缺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一种常态,而名医们却基本垄断在公立医院。民营医院无法得到优秀的医生,真正意义上的竞争格局根本未形成。在这种垄断的前提下,公立医院经营特需服务自然显得异常刺眼。

以妇婴医院为例,当医院还没有能力满足普通民众的就医需求,医疗资源极其短缺珍的前提下,医院还开设专门为富人提供的特需服务,势必会占用更多的医疗资源,让这种短缺雪上加霜。公众难免产生社会公平被破坏、自身利益受损的痛感。

形成这种尴尬局面,过错并不完全在医院。政府靠准入、规划、科研、定价、医保、编制、评级这些一个个充满着父爱主义的行政手段,形成了眼前这种坚固异常的垄断局面。让公立医院享受到计划经济行政之手相助的好处时,同时还享有着市场体制下赚钱的好处,把它放到了一个既得利益者的尴尬位置。有这样四不像的管办机制,当然就有四不像的公立医院,又想赚更多的钱,又被自己的身份给绑架起来。

当然,特需服务还是留给社会民办医疗机构,公立医院应该平民化医疗服务,成为降低医疗费用的主力军,不应该沉浸在和民营医院比经济效益上,否则这将后患无穷。


本文作者:吴帅,现任职于澳大利亚环球医生医疗机构,从事时评写作10余年,主要研究领域为医疗卫生和药品等方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产房,特需,医院,医疗,资源,医生,床位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发表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