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陈勇:放开医疗服务价格 公立医院优势变劣势

原创 2014-04-29 07:43 白宣娇 / 健康界

医疗机构只有通过市场充分竞争,才能使医疗服务价格、收费制度趋于合理。

“目前,中国医疗服务价格并不合理,放开非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是好事。”4月27日,在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举办的“2014公立医院改革高层论坛”上,北京朝阳医院执行院长陈勇明确表示,“这是在往正确的方向发展。”

近期,三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

谈及上述文件对公立医院的影响,陈勇指出,“放开非公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公立医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将逐渐变为劣势地位。”

他认为,公立医院缺乏价格、人事、分配等自主权,再加上不合理的补偿机制,其本来拥有的学科、人才等优势地位受到挑战。

陈勇希望通过理顺公立医院服务价格体系,体现医务人员劳务和技术价值,同时改革补偿机制、人事分配制度,来应对这种局面。

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

从历史上来看,中国医疗服务价格一直没有改变,医疗服务价格都很低。

陈勇表示,这是考虑到政府对公立医院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均有投入,但政府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并没有投入。“所以,让非公立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执行同样的医疗服务价格,有失公允。”

因此,在他看来,“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就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营机制和补偿机制。”

目前,公立医院补偿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医疗服务价格补偿。陈勇指出,实际情况是,中国医疗服务价格“重物轻人”,这种定价体系迫使医疗机构靠卖药、卖高值耗材和进行大型设备检查、治疗获得补偿。“这种补偿是低效的,会产生过度医疗和大检查,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导致资源严重浪费。”

陈勇坦言,上述现象是导致老百姓看病贵的重要原因之一,患者在药品、耗材、检查方面花了冤枉钱多,“所以,一方面社会不堪重负,一方面医院、医生喊补偿不足。”

“假如我是民营医院院长,我一定大幅度提升和人有关的服务价格;同时,把跟物有关的价格降低,比如药品和耗材。”陈勇表示,“通过改变‘重物轻人’收费方式,扭转医院员工的行为模式,把该给医生、护士的钱直接给他们。”

有利于民营医院发展

按照发改委的解读,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旨在推动多元化办医格局的形成。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巡视员郭剑英指出,“利用价格杠杆促进医疗服务供给总量的增加,让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领域,可以满足医疗服务需求,打破公立医院的垄断。”

陈勇也持一样的观点,“医疗机构只有通过市场充分竞争,才能使医疗服务价格、收费制度趋于合理。”陈勇认为,这样不会加重老百姓基本医疗服务的负担,并有利于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

目前,“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市场份额比较低,不到10%,这么低的市场份额不足以撬动整个市场价格。”陈勇表示。

他认为,非公立医疗机构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后,公众不必担心费用整体上涨的问题,“比如阑尾炎手术,公立医院是5000元,民营医院就不敢收10000元,否则会有价无市。”

在体现医务人员价值方面,陈勇对通过政府行为体现医务人员价值的做法不抱希望。“因为,人事制度改革的确有难度,这涉及到所有事业单位改革,教育、医疗领域都包含在内。”

陈勇因此认为,医生价值的合理定价要靠市场。“非公立医院之间竞争后形成的定价体系,对于公立医院来说是个参照。另外,作为公立医院院长,但我也害怕人才流失。价格放开以后,虽然医生年薪不会都是上百万,但这样的医生一定会有。”

不过,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补充认为,仅仅放开医疗服务价格是不够的,必须放开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和分配自主权,才能真正撬动市场竞争。

报销政策需要落地

《通知》提出,建立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非公立医疗机构的谈判机制,将符合医保定点相关规定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纳入社会医疗保险的定点服务范围,实行与公立医疗机构相同的报销支付政策。

陈勇指出,上述政策有些难落实,“有点实力的公立医院在和医保机构谈判的时候都缺乏筹码,何况是本来就没有实力的非公立医疗机构?”

他补充道,《通知》中的“相关规定”可能导致实际操作空间很大,“符合什么样的规定,文件没有明确标准,这就会延伸出不同的行为。假如报销政策不合理,民营医院就可能进不去医保,这个政策就名存实亡。”

公立医院优势变劣势

陈勇认为,非公立医疗机构价格放开,无疑会对公立医院产生影响,公立医院的优势逐渐变成劣势。

“一谈到公立医院,大家都认为公立医院很强势,在学科、人才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地位。但是公立医院没有自主定价权,缺乏灵活性,一旦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服务定价,公立医院就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医院的收入包括药品加成,医疗服务价格和政府补偿,去掉药品加成后,唯一体现收入的医疗服务价格却变成了死钱儿。”陈勇指出。

此外,陈勇表示,公立医院人才竞争本来就已经非常激烈,在实行医师多点执业的背景下,随着人才流动加剧,公立医院面临的挑战非常大。而且,公立医院没有用人自主权,人事分配制度又十分限制,这些因素也会使公立医院在人才竞争方面处于劣势。陈勇坦言,“假如100万年薪才能吸引一位高级人才,虽然我有绩效分配权力,但是社保部门定工资总额,我没有权力超线。”

公立医院应对策略

非公立医疗机构服务价格放开,公立医疗机构又该如何应对?陈勇建议,首先应加快理顺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合理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动价值,取消“以药补医”等不合理的补偿机制,引导医务人员靠技术、劳务赚钱。

第二,加快公立医疗机构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灵活、高效的用人机制和有效激励的分配机制。

第三,充分发挥公立医院的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和学科品牌优势,提高医院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医务人员待遇。

最后,以患者为中心,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品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陈勇,劣势,医疗,医院,价格,机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发表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