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深明:只要对患者有利,我们都努力推动
年门诊、急诊量达480万、医院连年被评为“全国最受欢迎三甲医院”,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数量华南第一、全国第四……谈及成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院长王深明在接受健康界独家专访时表示,“这些荣誉并不代表我们就是最好的,和国内其他大医院相比,我们还存在许多不足与差距,我们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改进、需要完善。”
在国家投入不足、取消药品加成、实行公立医院改革的背景下,医院如何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真正落实“以患者为中心”呢?王深明坦言,“只要是对患者有好处的,我们都会去推动。”在王深明看来,把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当做自己责任的医院才是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
医者仁也。出身医学世家、曾经当过兵、在外贸公司工作过的王深明从小对医生这个职业有着特殊的情结,他放弃了外贸公司优厚的待遇和发展前景,毅然报考医学院成为了一名医学生,最终踏上从医之路。“医生能够帮人解决病痛,患者将生命相托,就是对我们的信任,我很乐意做这样的事。”对于王深明来说,学医固然辛苦,但是能够帮助患者解决疾患,这对医生来说,是最大的成就感。
以公益性为抓手
2004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成长于中山一院的王深明出任中山一院院长。上任以后,王深明就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办院理念,狠抓医教研和管理工作,同时履行医院的公益性职责,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13年,由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进行的“2012年度全国最佳医院”调研中,中山一院位居全国第八名,广东省第一名。
对于医院公益性,王深明有着自己的见解。“理论上来说,国家办的公立医院就是为全国人民服务,应该依靠政府财政养活。但依照中国目前的国情还做不到。”王深明认为,“中国政府给公立医院投入虽少,但在政策上有支持和倾斜,要不然,公立医院活不下去。”
为此,对于老少边穷、缺医少药的基层地区,公立医院有责任去帮助这些地方的医院,有责任到这些地方进行巡回医疗,帮助基层医院和地区提高医疗水平。
王深明坦言,在日常管理中,医院除了努力做好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外,作为国家大型公立医院,有责任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履行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职责,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百姓。“我们遵照国家卫计委的指示,组建国家医疗队到最贫穷、最落后、最需要的地方开展巡回医疗,帮助当地提高医疗水平,给老百姓送医送药。我们还对口扶持了全国30多家基层医院,给他们送技术送设备,培养基层医疗人才。同时,我们也建立了覆盖多个省份200多家医疗机构的高端远程会诊中心,通过信息化系统帮助基层地区医院解决疑难重症病例的诊治问题,并开展远程教育及培训,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帮助当地提高临床医疗水平。”
近年来,中山一院在各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2013年,在社会媒体发起的评选活动中,医院已是连续第7年被评为“全国最受欢迎三甲医院”。
然而,在目前的医疗体制环境下,公立医院在履行公益性责任的时候还面临一些困难。“主要是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不足。”王深明指出,“目前,公立医院改革要取消药品加成、医药耗材加成,取消这些之后,国家怎么来补偿?目前虽然有提高医生诊金来补偿取消药品加成,但提高医生诊金的幅度总是有限,根本无法弥补这些加成费用。”
“如果政府不投入,公立医院怎么养活自己?怎么更新设备,怎么引进新的技术提高医疗水平?”王深明认为,在目前的形势下,公立医院的发展要么政府背起来,要么就找出一条政策,能够让医院有序地发展。也就是说,如果政府一定要改革公立医院,政府财政还是要投入一部分,如果政府财政给不了钱,就一定要有政策保证公立医院的正常运营。“最近,李克强总理指示,要切实提高医生的诊金,这给我们带来了希望。”
只要对患者有好处,就推动
作为医院,光有责任心还不够,还需要有高水平的医疗技术。在临床落实患者至上的理念还需要人才和学科创新。
“如果医院只有责任心,没有医疗水平,总是诊断错误,治不好病人,也不行。”王深明认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提高医疗水平要依靠人才。
“当医院有了高水平的医疗队伍,又有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同时又有好的管理,就会形成一个优良的团队,再加上先进设备和优良环境,患者就会愿意到你的医院来就诊。”王深明说,国内较好的医院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的。
人才梯队建设对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非常重要。在医院的发展建设过程中,中山一院就很注重人才建设。“医生是一代传一代的,我们医院有一个很厚实的团队,特别在中青年。”实际上,中山一院目前挑大梁都是60年代出生的40多岁~50岁这批人,在这批人下面还有30岁~40岁的一批人,给年轻医生创造条件、搭建平台,鼓励他们去把心用在医教研上,掌握坚实的基础,而不是过早地进入享受,丧失斗志。
有了高水平的团队还要发展医院的学科建设,解决疾病诊断的技术支持,提高医院的整体水平。“如果一个医院只是在某一个专科水平很高,其他专科不行,医院的发展也会受限制。”因此,王深明制定了“重点带动全面”的专科发展战略,在发展临床专科时,不厚此薄彼,既有重点专科的倾斜,也有其他专科的发展。“任何专科都很重要,因为它是患者所需要的。”王深明说。
与此同时,中山一院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大力支持学科创新。“学科创新是我们一直要求做的,各个专科的水平上去了,医院的综合实力就提高了。”
2011年以来,中山一院在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评估活动中,共有28个专科入选,入选总数位列全省首位,全国第四。
“我们一直要求科室、医生以患者为中心,救人治病是医生最基本的责任和义务。”王深明告诉健康界,对患者有好处的事情,中山一院一定要推动。
“比如,我们医院推出了预约挂号、优化门诊诊疗流程等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全面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大型医院巡查’及‘医疗质量万里行’等专项活动,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王深明说,开展这些活动既是医院发展的需要,也是对患者有益的举措。
在疾病分科越来越细、医学发展越来越专科化的情况下,中山一院开展了多学科联合诊疗工作,把各个专科的医生请过来,对疑难重症进行会诊。“我们可以把所有的高水平医生集中在一起,患者可以得到各科的高水平医生的诊断,这就能够提高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性。”
对话王深明
健康界:中山一院如何把人性化的服务理念贯彻落实到全院?
王深明:医院在严格管理的同时也需要人性化管理,要为群众和职工着想。知识分子有点名利思想不足为怪,谁不想做个名医。我们对他们的关心就是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对于患者,其实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就是人性化管理理念的落实,我们一直都在做。从事医疗的人,就应该把患者放在第一位。
健康界:贵院推出预约挂号之后,专家出诊率特别高,但这在其他医院是非常有难度的,您从管理上是如何克服的?
王深明:我们就是通过对专家提要求、依靠其自身觉悟、制定一些激励政策等鼓励专家出诊。
我们医院要求内科教授一周至少出诊两次,外科教授一周至少出诊一次。
与此同时,医生都有自己的境界。很多医生看病积极是因为门诊作为一个窗口,是其与患者接触的机会。如果医生每天呆在病房,不出诊,患者怎么找医生看病?医生总是希望能帮助更多人解决病痛,希望得到更多患者的信任和青睐,这是医生自我价值的一种体现。
此外,我们也出台一些激励的措施。比如一个教授的门诊挂号费是9元,副教授是8元,医院都不留,全部奖励给出诊医生。
健康界:您怎么看待目前的医患关系?
王深明:目前伤医事件增多,体制不健全是最大的原因。现在对医生的要求有点过分的苛刻,要求医生不能犯错。其实,再伟大的人也有缺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职业的特点却不允许我们医生犯错。
我相信,任何一个医生都希望能把手中的患者治愈,任何医生都无意造成患者的死亡和伤残。当然,患者认为来到医院就应该把病治好的心情和期望,我们可以理解。
但有的病,按照目前的医学水平还治不了。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医生会出现医疗事故,医疗差错。但医生始终不是机器,是人。人在休息不好、精神压力大的时候,都会更容易出错。
所以,我觉得社会上应该对医生宽容一些。像我们医院每年480万的门诊量,接到的患者投诉只有二、三十例,社会不应该紧盯医生的错误不放。如果一位医生一辈子做了上万例手术都是成功的,只有一例手术是失败的,我们就讲这位医生这一例失败的手术,而不讲他那上万例成功的手术,这对医生公平吗?
假如真的出了医疗问题,就应该走法律程序。社会、媒体都有责任去引导人民群众用法律去规范,用宽容之心去看待医院和医生。其实,所有的职业都是对等的。
健康界:在您从医和当院长的生涯中,最让您有成就感的事情是什么?
王深明:在我的从医生涯中,我觉得我还算是一位合格的医生。这一辈子,我治好了相当多的患者。作为一名医生,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无非就是把一位濒临死亡的患者或一个急症的患者成功救治康复,看到他们开开心心出院。
记得我刚回国的时候就遇见一例很难治疗的患者,国内还没有相关的手术经验,因为我在美国见过类似的病例,那天晚上,我就带领几个医生,把这个手术成功完成了。虽然手术进行到了深夜三四点,但我和我的几个助手依旧很兴奋,当时,我就觉得我好像完成了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作为院长,我很高兴在我任期内,医院在稳步地发展,从原来一个比较困难的阶段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拥有今天的社会地位和声誉。在社会媒体和公众参与的多项评选活动,医院都以名列全国各大医院前列,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近年来,我们在医疗、教学、科研和医院管理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医疗业绩和医疗服务质量稳步提升,科研成绩连年屡创新高,教学与人才培养工作成绩瞩目,医院科学管理带领医院步入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我们的年轻医生也在不断成长,一批批新人不断涌现,让我们看到了医院的未来和希望。作为院长,看到大家共同努力取得如此可喜的成绩,我感到十分欣慰,我完成了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没有辜负全院职工和人民群众对我的信任和支持。
健康界:在您感觉困难的时候,是如何面对的?
王深明:要做好一件事情,必须要有这样的一个理念,只要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我相信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人越怕困难就越往后退。
健康界:您既是知名专家,又是知名医院院长,请您从专家和院长的角度分别谈一下自己的中国医疗梦?
王深明:作为一名医生,我希望能够尽到一名医生的本职,运用自己所学到的医学知识为更多的病人解除疾患,让他们“病有所医”,拥有健康。
作为一名院长,希望能够在国家和社会的支持下,为医院走上世界,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医院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