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走进医疗MBA课堂 审视行业痛点

转换角色 医生必须掌握管理能力
当下,全球医疗全体系不断变化,医生受到了更多压力,不少医生开始转而学习专业的管理知识。他们更希望为自己的医疗机构增加话语权,推动变革,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在此背景下,医疗健康产业MBA课程逐渐兴起。
例如,美国杜克大学富卡商学院在过去10余年间,开拓了医疗行业管理教育创新的新方向,并授予学员专门的MBA学位。另外,哈佛商学院已经开出5门以上的医疗健康产业的商业课程,而沃顿商学院某一个系在过去20年中一直专注医疗健康产业。
十年前,中国出现了针对三甲医院院长的MBA培训课程(非学位)。现在,越来越多的医院中层意识到,他们需要系统的管理教育,来帮助自己职业的发展。
张炜教授告诉健康界,中国进入了“医改”关键时期。而医疗行业十分复杂,涉及到很多利益相关方,这就意味着医生要有相应的管理和领导能力,洞察能力和协调能力。因此,寻求改变之道的医生和医院管理者对管理教育需求越来越多。
“其实,现在的医疗健康产业和80年代的电脑行业非常类似。”张炜教授认为,中国医疗行业在高速前进,其中最大的障碍不是来自于政府,而是来自于行业内的理念的变化。而管理教育的价值,恰恰就是推动组织和个人适应或引领这种变化。
“医疗费用的增幅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这已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情况。就当下医改环境来说,政策对大家都是相对公平的,医疗从业者必须进行角色转换。对于医生来说,必须掌握管理能力。”他进一步指出。
在上述大背景下,2014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项目首次开设行业课程周,医疗健康产业课程位列其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张炜教授担任学术主任。张炜教授是哈佛大学与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双料博士”,拥有丰富的学术和项目经验。他曾是哈佛商学院医疗管理课程创新委员会的成员之一,首次在亚洲商学院引入MBA和EMBA医疗健康产业课程;并曾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负责医院院长课程,创建了中欧医疗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
基于深厚的临床和学术经验,最近三五年,他针对中国医院院长和医生,在管理教育上,引入了大量创新的教学方式。
过去,医疗行业方向的学员接受的仍是传统MBA课程。他们在选择方向时,只能选择零星的选修课。张炜教授告诉健康界,明年,现有的MBA项目将进一步推向具有行业深度的MBA+,在亚洲首次开创医疗健康行业方向的在职MBA。学员可以得到系统的国际水准管理训练,并通过整合实践和论文,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这也是北京大学光华学院在MBA学位教育上的突破。”张炜教授表示。
本文系健康界原创,欢迎转载!点击获取授权。更多资讯请下载健康界App查看
0人喜欢
0人收藏
登录后评论
©2012 北京华媒康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注册地址:北京 联系电话:82736610
京ICP证150092号 京卫网审[2014]第1812号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京)-非经营性-2014-005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