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专访国际医院联盟(IHF)主席:医疗正在危机之中

原创 2014-04-02 07:40 戴廉 / 健康界

“在全球范围,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医疗暴力,人们不那么尊敬医疗行业了。医疗正处在危机之中。”

二战后的法国,为了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以往由医生担任管理者的情况一去不复返。凡是公立医院的管理者,都需要经过严格的选拔和专门的管理培训。现任国际医院联盟(International Hospital Federation,IHF)主席艾瑞克·徳·罗丹贝克(Ericde Roodenbeke)博士就曾是这样一位职业医院管理者。

不过,和他在医院管理学院的同学们相比,他的职业生涯要更丰富一些:除了在三所医院担任过管理工作,他还当过法国合作部高级官员、法国外交部高级官员、图尔大学医学院院长、以及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高级卫生专家。

(图为Eric在由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健康界传媒、爱玛客服务产业(中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变革中的医院管理与创新”活动中发表演讲。)

如今,Eric供职于国际医院联盟。始于1929年的国际医院联盟,是一个会员制的非政府组织,旨在为会员提供医疗服务改进方面的支持,在不同医疗体系间扮演促进者的角色,分享医院所需的知识和经验,帮助成员国创建国家性质的医院协会,帮助医院决策者制定战略等。

不久前,Eric接受了健康界专访,讲述了他对自己职业生涯的感悟、对医院和医院管理的理解。在他看来,医院是处理生与死的地方,医护人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是它和其他行业的不同之处;而一个成功的医院管理者,并不是每天做大事,相反,是每天都在进行一点一滴的持续改进。

谈及当前医疗环境,Eric表达了担忧:“在全球范围,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医疗暴力,人们不那么尊敬医疗行业了。医疗正处在危机之中。”

法式职业医院管理者

健康界:您不是临床专业出身,但在法国多个医院担任管理者,法国的医院管理者是如何产生的?

Eric:我有公共卫生的本科学历和医院管理的硕士学位,之后参加了法国医院管理者的选拔考试,这个考试竞争非常激烈,一般1000人申请的话,只有六七十人能够通过。通过这个考试后,再接受一年的专业医疗管理的培训,我成了一名医院管理者。同时,我还获得了一个卫生经济学的博士学位。

像我一样,在法国,所有公立医院管理者都要经历大学教育、硕士教育和职业教育三个阶段,在成为医疗管理者之前,一般都已经接受了7年的教育。

健康界:没有医学背景,对您的管理来说,是否是一个挑战?

Eric:没有,我从来没有遇到这方面的挑战。医学背景在医院管理中从来不是问题。挑战还是在于,你的工作是管理人,而医院是很多人组成的团队。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300床的急诊医院,负责采购和财务工作。之后我还做过一家800张床位教学医院的副主任,这时工作更加复杂,因为教学医院既要承担诊疗任务、还需要承担繁重的科研和教学任务。你需要去总体管理、思考每一件事。在那个时期,我所面临的挑战就是,必须让一个复杂的组织运作起来,要做很多决策、处理各种人际沟通,面对非常多不同的任务。

健康界:法国从什么时候开始用职业管理者去管理医院的?

Eric:二战后法国开始重视医院管理。大家知道,二战刚结束时,法国经济很萧条,但后来有了产业革命,经济快速复苏。从1960年代开始,人们意识到,现代医院要处理很多技术、资源,非常复杂,需要科学高效的管理。而在法国,公立医院都是由政府管理的。政府决定成立一所专门的医院管理大学,并从大学毕业生中选择最优秀的学生去学习医院管理。在法国,要成为一名医院管理者,竞争非常激烈。

所有法国公立医院的管理者都是职业管理者。不过,在法国,除了公立医院,还有私立非营利医院和私立营利性医疗机构。他们的管理者构成要多元一些。很多私立非营利医院,也从医院管理学校雇佣管理者。而私立营利性医疗机构,因为一般都是小实体,由医生运行,所以他们的管理者有些来自医生,有些雇佣拥有MBA学位的管理者,有时也从公立医院雇佣管理者。

健康界:在此之前,法国的医院由谁来管理?

Eric:法国也有由医生来管理的阶段,二战后发生了改变。但现在的一个趋势是,随着诊疗环境越来越复杂、控制费用的压力加大,医生往往也需要掌握管理技能,他们需要面对处理更多资源的压力。这方面,年轻一代的医生适应比较快,一些资历较深的医生会觉得,医院系统太复杂了。不过,不管你是否愿意,你都必须改变。

事实上,并不是说只有职业管理者才能管好医院。比如日本,和中国一样,一般也是由医生来做院长。你可以同时是医生和管理者,但可能需要在这两个角色之间好好思考。坦率来说,一个人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必须管理好时间和资源。做医生需要承担很多的责任,要为病人负责,而做管理者需要为组织负责,这两者有时恐怕是会冲突的。


永远别忽略国情

健康界:除了在医院里工作,您还在非洲做过对外援助,那段经历给您带来了什么?

Eric:在非洲期间,我参与了当地第二大医院的翻新和管理工作,并和当地卫生部门一起进行医院改革。这是当地政府的一个试点项目。

健康界:哪方面的改革?

Eric:这家医院以前是卫生部门的一个附属机构,医院只有非常少的决策权、财政权。这样并不利于医院的运行。我们的改革希望医院有更大的自主权。因为自主权的扩大可以让医院更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以更好的形式运行。

健康界:改革后来的结果怎样?您从这个改革中学到了什么?

Eric:改革并不成功。我从中学到的教训在于,要对医院进行自主权改革,就必须同时改变卫生部门,如果只是改变了医院,而不改变政府的角色,你很难成功。

当时的情况是,我可能低估了整体的治理环境、腐败带来的挑战。这些因素导致援助项目很难奏效。你相信你做的是好事,但你不能为被援助国家和人民做出决定。所以,当我们在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下工作时,你不是要去改变这个国家的文化环境,而要尊敬当地的需要和习惯,否则可能什么也做不成。

健康界:中国也在进行医改,现在也有声音认为应该给予医院更多的自主权。在您看来,政府在公立医院的管理中应该是什么角色?

Eric:政府的职能应该是对公立医院进行规划,设置清楚医院的目标,发展全国的医院。日常管理不应该是政府的事情。

但自主性不意味着独立。医院必须是可问责的,因为它是一个公共部门。所以卫生部门需要确保一个可问责的机制框架,要确保配置给医院的资源得到了合理的管理,并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前提是,卫生部门需要给医院设置清晰的目标,因为如果没有清晰的目标,又如何问责呢?

当我们致力于战略规划的时候,必须懂得,当你有一些主意时,还要想一下,这些主意如何得以实施,因为有很多现实的因素会阻碍这些看似聪明的主意的实施。

健康界:您对中国的医改有什么看法?

Eric:就像我之前所说的,当我对一个国家不是透彻深入了解的时候,我不能给出具体的意见,只能从国际经验出发给一些总体的建议。在这方面,我们IHF的做法一直是这样的。IHF是一个国际组织,但我们没有国际准则,以后也不会有。因为我们相信多样性,知道很多路径都可以达成同样的目标,而每个国家有其独特的文化。

举个例子,南非卫生部是我们的会员,他们拥有南非所有的公立医院,希望改变其中10家医院的治理模式,希望得到我们的咨询帮助。对这个要求,IHF可以提供帮助,我们召集了三个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专家成员,从三个不同的角度给南非的改革提供了经验。我们并未给出一个模式,而是给出不同的搭配,因为他们在设计改革思路时会考虑不同的利益相关者。

所以,对IHF来说,我们希望帮助成员国家,但我们的做法,更多是给出多样性,使其从中选择可能性。

成功的管理者

健康界:什么样的管理者可以称之为“成功的管理者”?

Eric:成功的管理者,必须要达到成功的目标。如果你的医院有效运转、病人开心、没有出现大的质量安全事故,员工很开心,这就是好的管理者。

健康界:在您看来,哪个国家的医院管理最值得称道?

Eric:从医院内部管理本身来说,美国可以说是最好的,但从医院管理的结果来看,美国不是最好,但这主要是由系统原因造成的。

医疗体系面临两个问题:系统问题和管理问题。如果你看欧洲医疗,会发现,虽然管理方面可能弱于美国,但医疗系统的总体结果是很好的。

健康界:回顾30年的管理经验,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Eric: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事情,只有一点点的持续改进。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并不是每天处理大事,相反,是每天都在进行一点一滴的持续改进。

健康界:管理医院和管理其它行业有何不同?

Eric:对任何一个领域,管理的主要准则是通用的,但在这些主要准则之后,有一些和具体产业相关的原则。所以一个瑞士银行的管理者不一定能管理奔驰汽车公司。

要成为某个领域的杰出管理者,你必须知道该产业的具体情况。

对医院管理者来说,第一,他需要管理很多独立的专业人士。一个医生需要独自面对病人、护士,去处理很多问题,他们都是独立的专业人士,有很多的自主性。

第二,医院管理者需要去管理高度技术化的人。所以你既需要了解管理的复杂性又需要了解这些专业技术。

第三,医疗产业链十分复杂。比如,物流和慢性病治疗在管理上的要求是很不一样的,但医院管理者必须同时处理这些问题。不同的医疗状况、涉及几百种不同的专业知识,不同形态的活动并存于同一个组织里,临床、后勤、运输、物流、教学、研究、所有的事情都需要管理。这是非常复杂的。

健康界:医院是最复杂的组织吗?

Eric:哈,一定有组织比医院复杂,但医院的确非常复杂。不过医院也有不同类型,30张床的社区医院和5000张的教学医院相比,一定简单得多。后者有不同的专科、很重的科研任务、培训医生的任务、不同的医疗实践,他们的确是非常复杂的组织。

健康界:在医院工作的医生和护士也承受着高度压力,这和其他行业有何不同?

Eric:是的,医院是处理生与死的,这也是它和其他行业不同之处。所以医疗行业需要自主性。也正因为医院的工作人员每天处理生死、面对压力,这也让他们不太喜欢开放讨论问题。

我们总觉得,在医院很难进行变革。这是因为医护人员本身面对很大的压力,改变会带给他们另一种压力。所以通常来说,医护人员不太喜欢变化,因为面临风险。这也是医疗行业的另一个特征。


医疗在危机中

健康界:不知您有没有注意到,现在中国医患冲突非常严重,伤害医务人员的事件经常发生。

Eric:是的。医患冲突事件的发生,第一点可能和体系、医院的组织方式有关。这是很复杂的现象。因为系统的原因,医院的运转面临很大的压力,医院里每天太多人,医患之间不能有效沟通,很让人沮丧。这需要整体体系的改善。

第二点可能和医生得到的教育有关。有些医生可能没有意识到,在对待病人时,他的角色应该是服务者。如果医生对待病人高高在上,那就会在两者之间制造一种压力。

第三点可能和环境有关。在城市里,各种生活压力导致越来越多的暴力。从国际角度来看,人们也是越来越不宽容,越来越有攻击性。不开心的消费者变得易怒,这在其他行业也能发现。

最后,医院冲突的增加也许和就诊量的总体上升有关,听说一些大医院每天有1万以上的门诊量,这样大的门诊量下,冲突总量虽然增多,但增幅是不是也上涨了呢?对于这一点,我想媒体有一个责任,就是要告诉大家真正的事实。媒体需要证据来显示这究竟是不是这个行业特有的现象,而不是制造出一种现实,靠感觉判断它的上升。

健康界:您说人们变得越来越有攻击性,这是全球现象。那么,在其它国家呢?

Eric: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医疗暴力,事实上,有一部分人不尊重医疗体系。这不是某个国家面临的复杂情况,这是国际性的问题,几年前有一份报告指出“全球医疗处在危机之中”。人们不那么尊敬医疗行业了。在医院、急救车上,都有病人和医疗人员产生冲突。

健康界: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

Eric:这是因为全球整体性的暴力在增加。另外,这也许和媒体报道的医患纠纷案例增加也有关系。有一些媒体报道来的不是时候,制造了偏见。这种媒体偏见是全球性的。有大量媒体报道了一些因为不当医疗而导致死亡的案例。

健康界:在你的印象中,医患关系是从什么时候起恶化的?

Eric:20年前,暴力事件的情况要好一些。那时我们也处理过一些暴力事件,但没有现在这样突出。现在,我们需要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医疗暴力的发生。

健康界:面对暴力,我们该怎么办?

Eric:短期来说,你需要安保人员,要培训员工,教会他们如何应对暴力人员,你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也有很多交流技巧的培训需要长期进行。长期来说,改善这一现状,需要改变一系列医疗以外的政策,比如城市本身的建设、人们的生活方式等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IHF,危机,医疗,Eric,管理者,健康界,医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发表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