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更新医疗健康领域的要闻,打造最及时、最鲜活的资讯平台。

72 小时热文

16位医生18小时 华西医院完成国际高难度手术

文/杨丹 毛逸 2014-03-17 来源:四川在线
A- A+
摘要 2月24日,华西医院16名医生经过18个小时完成国际高难度手术,成功实施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治疗晚期肝包虫病。

从体内取出已经被侵蚀得不成形的肝脏,在体外整理,与此同时,修整血管,最后把“散装”的肝脏组织拼合起来,组装成“新肝脏”,然后移植回人体......

这可不是什么科幻电影里的夸张情节,2月24日,在华西医院肝脏外科及肝移植中心王文涛教授的主持下,16名医生经过18个小时的手术完成国际高难度手术,成功实施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治疗晚期肝包虫病。

黄疸严重通体黄似“金人”

王文涛教授介绍,手术的女患者来自西藏达江县,今年44岁,患“肝包虫病”已有10年时间,去年开始,病情逐渐恶化,合并梗阻性黄疸及凝血功能障碍。为治病,患者走遍了重庆、北京等多地大型医院,由于患者肝部仅有25%部分有正常功能,已没有手术切除指征,各家医院均认定无法治疗。

去年12月带着最后一丝希望,患者来到华西医院就诊,“她刚来的时候,因为黄疸严重,全身发黄,看起来就像个金人。”

王文涛介绍,对于晚期肝病患者来说,肝移植是最好的办法,但由于肝源有限,不少人等不到这一天。而采用离体肝切除并联合自体肝移植具有无需其他供体、术后不需服用抗免疫排异药物等优点。经过专家的多次的多学科会诊,决定为患者实施离体肝切除并联合自体肝移植手术。这一手术方式是目前国际上在活体肝移植技术和理念上的进一步创新,也是肝脏外科领域最高难度的手术之一。


病变部分坚硬质感如橡胶

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治疗手术在2月24日上午8点开始,在肝脏外科、介入治疗中心、血管外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16名医生的努力下,直到第二天凌晨2时才最终结束。

提到整套手术方案,用王文涛教授的话说,就是:把患者的肝整体切除下来,然后把坏肝切除保留好肝,对好肝进行修补后,再重新“装”回去。

由于患者的肝部受损严重,术前介入治疗中心先期进行了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影像中心密切观察患者的病变,为手术创造条件。

“这个病(包虫病)虽然不是癌症,但是比癌症还要恼火,其中泡型包虫病更被称作虫癌。”王文涛教授介绍,寄生虫在肝脏里,会把正常的肝组织、肝脏结构等全部“吃”掉,之后还会向心、肺、膈肌附近蔓延,单纯切除很困难,因此很难治疗。

尽管对患者病情早有心理准备,然而,当医生打开患者腹部时,眼前的景象让医生们大吃一惊:病变的肝脏比正常肝脏大了将近70%,已没有正常外型的肝脏与腹内的肾脏、膈肌、肾上腺以及肠管等多个部位粘连在一起。

王文涛教授介绍,花了近6个小时才成功将病变肝脏从体内取出,“病变的面积很大,乱糊糊的一片。”切除的病变部位呈白色,质地坚硬,“跟橡胶有点像。”

“废物利用”打造“新肝脏”

取出的肝脏迅速放进了温度在0~4℃的机关保存液中,边盥洗边保存,“我们要对好肝和坏肝进行分离。”为了彻底清除器官中的寄生虫,王文涛教授戴上放大镜进行仔细清除,“我们就在这些残余好肝的基础上进行修整,打造新肝脏。”

医生调侃说,有点“废物利用”的意味:原本8个肝段中仅有2个肝段存在略正常结构,用这些仅有的材料打造患者的“新肝脏”,“尽管这样,这部分肝脏的生理功能是完全能够满足人体的正常代谢需求的。”

医生们在切除肝部的同时,华西医院血管外科赵纪春教授用人造血管临时性接通下腔静脉,以维持患者身体的正常运转。

在重建25%的肝部中,医生们需要用患者体内其他部位的血管来修补原已损血管。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

0人收藏

评论

点评
评论
24小时更新医疗健康领域的要闻,打造最及时、最鲜活的资讯平台。
取消 回复

©2012  北京华媒康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注册地址:北京  联系电话:82736610

京ICP证150092号 京卫网审[2014]第1812号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京)-非经营性-2014-005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54号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