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更新医疗健康领域的要闻,打造最及时、最鲜活的资讯平台。

72 小时热文

起底国内外多种医疗服务盈利模式

2014-03-10 来源:中信证劵
A- A+
摘要 “建管用”分离的商业模式的关键在于,私人诊所成功的平衡了医院与医生之间的利益分配。

公司目前的盈利模式是:1)与三甲医院的签订6-20年的长期设备租赁与专业服务合同,公司负责购买设备、为诊疗中心提供优化治疗方案、其他诊疗中心医生会诊、临床研究等专业服务。每年按照合同规定的比例(多为利润50%~90%)与医院进行利润分成。2)公司也与某些未签订租赁合同的诊疗中心提供专业服务,并收取费用。

2012年泰和诚医疗收入1.06亿美元,其中62.25%来自高端专科设备的租赁,29.8%来自专业服务。公司2008~2012年收入复合增长44.0%,但因远程医疗、网络营销和移动应用等投入较多、运营成本上升,净利润复合增长低于收入增速,为16.55%。

泰和诚医疗近年开始投资肿瘤专科医院,2012年完成了对三甲医院长安医院52%股权的收购(长安医院有1100个床位,预计2013年收入4.5亿,增长25%),未来还将在北上广各布局一家肿瘤中心,并建立2家国际一流水平的质子中心(国际最先进肿瘤治疗设备之一,美国也仅有约30台,每台投资3.5-4亿)。

为了将线下的资源更好的整合,公司近年对远程医疗、网络营销、移动应用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公司旗下有两家全资子公司“云度互联”和“金卫医康”。其中,云度互联开发上线了“掌上好医”的移动APP,并整合全国20多家三甲医院资源建立“脑瘤就医网”。金卫医康专注于远程医疗,建立了以三甲医院为核心,连接基层的远程就诊系统,且与宣武医院合作建立了“中国疼痛诊疗远程协作网”、成立中日友好医院特色专科推广平台。

“掌上好医”移动APP,主要定位是诊后的问诊咨询服务。与“春雨医生”等问询类APP相比,“掌上好医”最大的特点是患者跟医生已经有过在医院的诊疗接触。对医生而言,可以管理诊后老患者,跟踪病情变化。对患者而言,问诊过的医生能够针对病情提供更好建议。医生对每例问诊可自主定价6-36元,“掌上好医”从中收取20%费用。

公司线下医疗资源丰富、布局诊疗中心众多,可以对远程医疗、网络医疗、移动应用等起到支撑作用,未来公司的实体医疗资源将会运用“掌上好医”、远程医疗、肿瘤等专病网、电子病历等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进行整合。病人通过移动端及互联网上传的所有病历资料,将与实体诊疗中心的病患资料一起,汇集到泰和诚医疗的电子病历数据库,为后续的大数据分析和相关服务提供基础,该大数据结果具备巨大的商业价值。

新加坡百汇医疗集团:亚洲最大高端私立医院,成功基因“私人诊所+酒店式管理”

新加坡百汇医疗集团(Parkway PantaiLtd,PPL)是亚洲最大的高端私人医疗保健服务提供商,Frost & Sullivan 数据显示,截至到2011年底,以受许可的床位数量统计,PPL在新加坡市场的份额为43.9%。百汇医疗集团业务主要分布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主要是上海、成都、香港地区)、印度、越南、文莱6个国家。PPL实现了医疗领域价值链的全面整合:集团在亚洲拥有16家医院、3000多张床位、60多个医学中心、多家诊所以及医疗保健辅助机构。百汇医疗集团在新加坡拥有通过JCI认证(为全世界公认的医疗服务标准,代表了医院服务和医院管理的最高水平)的伊丽莎白医院、鹰阁医院、东海岸医院和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以这四家医院为提供医疗服务的核心,辅以多项保健服务(放射、检验检测、药房、康复、体检、专科医疗等)构建“超级医院”平台,为目标客户提供高端的综合性医疗服务。

通过分析百汇医疗集团的发展历程,我们总结出公司成为亚洲最大私立医院的成功基因为——“建管用”分离的商业模式。具体来看,1)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借由集团旗下的百汇生命信托基金,为医疗保健相关的房地产提供融资服务,汇集社会资本完成医院初期的固定投入;2)百汇医疗集团管理:高端医疗服务平台+酒店式服务质量;3)业内顶尖医生使用:吸引各领域最顶尖的医生结成战略合作关系。独立执业的医生在百汇旗下的医院中租用面积不等的房间开办自己的诊所,所有的专业门诊、手术收入归医生所有;同时这些医生可以共享医院提供的先进检测及化验设备,手术室、护理以及病房服务等,这些收入归医院所有。如果某位医生的诊所需要购买昂贵的手术设备,医院还可以通过参股的方式进行资金支持。诊所与医院还通过成立委员会的方式进行质量和价格的监控,诊所之间也常常会相互合作,共同会诊。这种灵活的方式让许多名医离开公立医院,转而投奔百汇旗下的医院。众多名医的汇聚也让百汇医疗旗下的医院声名卓著。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

0人收藏

评论

点评
评论
24小时更新医疗健康领域的要闻,打造最及时、最鲜活的资讯平台。
取消 回复

©2012  北京华媒康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注册地址:北京  联系电话:82736610

京ICP证150092号 京卫网审[2014]第1812号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京)-非经营性-2014-005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54号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