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洲医学教育联盟国际发展部主管Trevor Gibbsd在为福田区30多位社康医生讲课。
“我们比美国的医疗投入少50%,但是我们却能够为所有英国公民提供医疗服务。”英国卫生部次长尤娜·奥布莱恩2012年8月在中国卫生论坛上骄傲地说,英国医疗体系最看重就是基层医疗服务,特别是全科医生。“我们现在和中国卫生部进行合作,包括对于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全科医生培养等各方面进行合作。”
Trevor Gibbs就是尤娜·奥布莱恩指出“中英合作”的具体执行者。过去两年半里,这位头顶着世界卫生组织医学初级卫生保健、医学教育顾问,欧洲医学教育联盟发展部主管,苏格兰皇家医学院国际事务部CEO,全球家庭医生组织顾问以及全球医学教育联盟顾问多个头衔的英国人,每2个月都会出现在福田区福华路5号的一栋小楼里。
他的任务是给30多位福田区社康医生上课。
“能够接触到世界顶级全科医学专家给我带来了不少改变,从诊疗技术到服务技能,再到思维模式,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全新的。”在园岭社康中心工作了七八年的段琪说。3月7日,这堂关于儿科常见问题的课上,段琪代表他所在的第三小组演讲,他的幽默和健谈赢得了不少掌声。可就在2年多前,段琪只懂得听课和记笔记,很少参与课堂讨论。
“自信心不足”是Trevor Gibbs对目前中国全科医生最深的印象,在课堂上如此,面对病人时亦如此,“他们对自己照管病人的能力不自信”。
是因为中国全科医生起步晚吗?Trevor Gibbs说,不,其实中国从清末民初开始就有全科医生,那时他们的名字是“赤脚医生”,只是后来有段时间停止了发展。Trevor Gibbs表示,中国全科医生发展有近百年历史,1948年全面医疗体系形成,全科医生概念被接受之后开始突破性的发展。
“在英国,病人很相信他们的全科医生。”英国全面医疗体系将全科医生定义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英国人一旦生病后第一时间会找自己的全科医生,没有全科医师的首诊和转诊证明,他到医院的就诊费用就无法报销。
“英国人90%以上的疾病由全科医生解决。”Trevor Gibbs说,英国全科医生不仅拥有与专科医生相当的社会地位,在经济收入上,也与专科医生相当。英国政府更赋予了全科医生一项特权,一旦遇到需要紧急送院的病人,可以在自己私家车上安装一个警灯,一路畅行。
除了制度、地位外,Trevor Gibbs认为,中国全科医生目前最缺乏的还是系统的培训。
“英国全科医生培训标准相当高,医学院校毕业生经过2年实习期,如果选择全科医学专业,还要经过4年培训,其中2年在医院和2年在全科诊所。”Trevor Gibbs表示,培训合格后,这名医生才能正式成为全科医生,他仍需接受全科医学的终身培训。但目前中国全科医生体系刚刚起步,培训效果不好,造成了医生的不自信。
Trevor Gibbs说,他很高兴中国政府开始着力发展全科医生。“发展的关键就是建立良好的全科医生培训体系。”Trevor Gibbs认为,目前国内不少卫生行政部门的主管都是公共卫生专业的,而非全科医学专业,因此没有真正理解全科医生的内涵。
“中国全科医生很少能够走出国门。”Trevor Gibbs说,在国际性全科医学论坛上绝少能够看到中国全科医生的身影。今后,鼓励全科医生走出去,应该是中国全科医生培训体系转变的一大方向。
与专科医生不同,全科医生与病人的联系更紧密,他们需要照顾的是病人的身心和全面的健康需求。因此,全科医生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你所面对的不是一个疾病,而是生病的人,你要听他的诉说,然后去思考。”Trevor Gibbs认为一个好的全科医生就像英国著名侦探福尔摩斯一样,懂得抽丝剥茧,通过各种表象去洞察病因。全科医生通过为病人解决问题,赢得病人对自己的信心。
Trevor Gibbs说,除了培训体系和全科医生本身的心态需要改变外,他认为中国目前对全科医生的经济激励方式也应该转变,不再与处方挂钩。据了解,英国高素质的全科医生不仅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也是医疗费用的“守门人”。全科医生一半以上的收入来自政府固定的“人头拨款”。很多全科医生通过组织和开展预防性保健、妇幼保健和其他日常公共卫生服务,让居民少生病,甚至不生病,节约医疗成本,获得合理收益,同时为政府大量减少了“过度医疗”开支。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
0人喜欢
0人收藏
登录后评论
©2012 北京华媒康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注册地址:北京 联系电话:82736610
京ICP证150092号 京卫网审[2014]第1812号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京)-非经营性-2014-005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