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更新医疗健康领域的要闻,打造最及时、最鲜活的资讯平台。

72 小时热文

临终医院,你反对建在你们小区附近吗?

文/王煜 2014-03-08 来源:新民周刊
A- A+
摘要 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千年古镇新场因临终关怀医院建设事件而变得不甚宁静。

多名业主表示,他们不反对建设临终关怀医院,但坚决抵制建在如此靠近小区的地方,“这不符合中国的民俗”。徐女士说,万科清林径有约1200户人家,邻近的另一个小区东方冠郡的住户更是高达2000多户。“临终关怀医院不该建在人口密度如此高的地方;而且,医院规划地块不仅紧邻居民小区,还挨着幼儿园和在建的小学,将来我们的孩子们每天上下学都要经过这样的地方,真的难以想象……”

徐女士称,该小区的入住居民大多是年龄在30岁左右的新上海人,学历较高,多在张江高科等地工作,选择在这里买房就是看中了周边的良好环境,特别是为自己孩子的成长着想。一想到孩子将来“每天要与死亡为伴”,她就不禁悲愤交加:“我们靠自己的努力好不容易在上海安家落脚,没想到却要面临这样的处境!”还有业主称,要建“临终医院”的消息已经影响到了周边商圈的建设,对自己房屋将来的价格也肯定有影响。尤为令他们气愤的是,最近看到的这份环评报告已经是“第二次”公示了,而就连第一次环评,他们作为利益密切相关的群体,也没有一人知情,“从来没有业主接到任何调查问卷、情况咨询、听证会邀请”。

被误解的老年医院

处在风口浪尖的浦东新区老年医院实情如何?2月28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宣桥镇张家桥的医院一探究竟。这里距离新场镇规划中的新址大约5公里路程,周围多是村庄的平房或是两三层的建筑。从公路旁到医院门口是一条狭窄的小路,两旁开得最多的是饭店和水果店,唯一能看出和医院明显相关的是一家销售成人纸尿裤的店面。新场镇业主担心的“殡葬一条街”,在这里看不到任何影子。

新场镇部分业主称自己曾到该医院暗访,“见到大多数都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气氛很悲惨”。而记者走进老年医院大门,迎面可见一个小小的庭院,亭台花草,可闻鸟鸣,不时能碰到拄着拐杖在院子里散步的老人。几栋病房紧挨着矗立,外墙统一刷成淡黄色。走进病区,病房里的老人们有的在看电视,有的在和旁人聊天;有人在走廊上压腿,活动室里还有人在打麻将。医生护士不时查看老人的情况,护工为老人喂饭、擦身等。除了呼吸病区间或能听到老人的咳嗽外,其他区域都比较安静。

谈到医院搬迁扩建的选址以及将来的定位,该院院长顾伟民表示,这些都是由主管单位即浦东新区卫计委决定的,医院只是配合执行方,因此无权回答。浦东新区卫计委党政办工作人员顾敏告诉记者,他们目前对此问题暂不表态;而谈及业主知情权,她称,卫生部门的相关工作依照程序执行,并非所有的信息都公开。

提及“全国首家临终关怀医院”,顾伟民马上摇头说:“我们是全国首家老年护理医院。”他介绍,该医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66年的南汇工农兵医院,1988年改为南汇老年护理院。他说,医院现有400张床位,以收治老年病患者为主,主要包括呼吸、心血管、内分泌疾病等;另外医院还开展老年患者的护理和康复服务。他说:“你也能看到,我们医院建筑年代久远,占地面积小,交通不便,跟不上不断增长的患者需求,确实也需要搬迁和扩建。”

至于临终关怀,顾伟民称,这只是医院提供服务的很小一部分。他说,医院为临终关怀预留了6张床位,而实际投入使用的只有1张;近两年里,使用该床位的为13人次。“绝对不是像有些业主想象的那样,400张全都是临终关怀床位。”

他说,医院里并没有专门的临终关怀床位,当确实有病人需要该服务时,医院是把原来普通病房里的4张床改为只留1张,并配上沙发、冰箱、饮水机等,让病人入住,门口挂上的是“安宁室”或者“宁静室”的牌子。“实际上相当于一个高级病房,但我们的收费是和普通病房一样的。”

顾伟民说,对他们来说,目前不可能将临终关怀扩展到很大规模,因为这项服务带有很大程度上的公益性质,目前的政策对医院和患者在相关资源上都没有优惠,而医院的投入是很多的,在有限的条件下没办法惠及更多人。

谈及业主担心的死亡率高的问题,顾伟民说,实际上,根据统计数据,近年来该医院的病死率并不高。虽然一再声明自己不能对医院搬迁后的定位下定论,但顾伟民推测,将来的浦东新区老年医院可能会改为综合医院和康复为主。

重优生,轻优死

事实上,就在一个月前,上海的杨浦区也发生了类似的小区业主坚决抵制在小区附近建设“大型临终关怀医院”的事件。

部分民众为何对临终关怀如此恐惧?

复旦大学社会工作学系教师、实习督导主任刘勇认为,中国人对于死亡有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认为死是不吉利的,比如尸体、鬼等等都属于此类;但另一方面我们又非常敬畏死者。“认为死者亡灵具有特殊的能力,可以对生者造成影响,有的人害怕被死者的鬼魂伤害因而恐惧;同时又认为死者能保佑后人,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庇护。这些认识深刻地影响甚至内化于国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中。”

但是,某些传统的观念随着社会的变迁被异化扭曲了。刘勇举例说,我们现在常说“五福临门”,有人认为“五福”是“福禄寿喜财”,其实它真正源自《书经·洪范》:“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而“考终命”就是善终、寿终正寝,古人认为是一种福气。“那些恐惧临终关怀的人知道‘五福’的真正含义后,恐怕不会再敢把‘五福临门’贴在自家门口了。”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

0人收藏

评论

点评
评论
24小时更新医疗健康领域的要闻,打造最及时、最鲜活的资讯平台。
取消 回复

©2012  北京华媒康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注册地址:北京  联系电话:82736610

京ICP证150092号 京卫网审[2014]第1812号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京)-非经营性-2014-005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1554号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