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袭击来临时,美国医院怎么做
编者按:昆明“3·01”严重暴力恐怖事件震惊全国,当地医院迅速派出救护队伍参与抢救。执行紧急医疗救援任务的医院,如何能够及时、高效、合理地完成任务显得十分重要。
美国医院在经过一系列诸如“9·11 事件”、“炭疽事件”、Katrina飓风等事件的洗礼后,必然有很多心得值得分享。来看看美国医院在面对恐怖袭击时,都有什么具体措施和经验:
三级医疗救援应对体系
美国的医疗救援体系分为三级,自上而下包括:CDC(联邦疾病控制与预防系统)——HRSA(地区/州医院应急准备系统)——MMRS(地方城市医疗应急系统)。
出现突发公共事件时,指挥系统由CDC提升到联邦应急计划,总统有权根据危机事态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并启动联邦应急计划;HRSA主要通过提高医院、门诊中心和其它卫生保健部门合作的应急能力,来发展区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主要负责药物获得、急救、运输、信息传递、隔离检疫、医务人员培训以及医院系统协调;MMRS通过地方的各个执行部门,如消防、自然灾害处理部门、医院等部门,现场救援人员协作,确保城市在一起公共卫生危机中最初48小时的有效应对。
未雨绸缪的医院应急管理
2003年,美国建立了国家突发事件管理系统 (National Incident Management System, NIMS) 。NIMS 是一个应急管理方法的模版性文件,适用于全国各级政府的应急管理。
美国 NIMS 主要从7个方面对医院应急管理提出了要求,这7个方面主要包括:组织领导、应急指挥和协调、应急准备、应急培训、应急演练、应急物资管理、通讯和信息传递。
为了不断满足 NIMS 的各项要求,做好各种应急准备,不断提高应急反应能力,美国卫生系统和医院管理人员认识到,医院必须建立常态和应急管理状态下的组织管理模式。
美国医院常态下的应急管理机制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应急管理工作专人负责制、建立医院应急管理委员会、制定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做好应急设备和设施等必要物资准备、定期对预案进行脆弱性分析、定期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注意各部门之间的横向和纵向协调、定期进行回顾与总结评估。
把应急管理纳入医院评审范围
美国有6000多所医院采用突发事件指挥系统 (Hospital incident command system, HICS)进行应急状态下的组织管理。HICS是医院专门用于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指挥系统,HICS主要由指挥、行动、计划、后勤、财务五个功能模块组成。
2008 年,美国联合委员会在新版医院评审标准中对医院的应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医院应急能力必须具有“全面应对”和“可扩展性”。所谓“全面应对”就是指医院要有能力灵活、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所谓“可扩展性”就是指医院不但要能够独立、而且要与其他机构合作或与整个社区合作,可以有效地应对规模较大的、复杂的突发公共事件。
新版医院评审标准要求医院在应急状态下要保证五个关键功能的发挥,即:明确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并督促有效履行、对各种设施和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确保医院安全、对临床活动进行管理、保持内外联络与沟通的顺畅。
专业的应急队伍和培训
美国应急队伍包括应急管理队 (Incident Management Team, IMT)和应急救援队(如消防队、城市搜救队和医疗队等),并根据突发事件的复杂性分为五级,具备不同的应急能力。美国应急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专业应急”,即应急管理中各个角色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而政府的领导层主要进行政策、策略以及涉及全局的重大决策。应急管理队成员一般有 5 年以上应急工作经验,平时处于 24 小时待命状态。美国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深入县、市。美国要求应急各类岗位应由专业职称的人员来担任。因此十分重视应急管理培训,联邦政府每年投入六七千万美元用于应急培训工作。
美国应急培训机构遍布全美,伊利诺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伊州应急管理学院)是伊州法定的应急管理培训机构,也是全美最大的州一级应急管理培训机构。该中心主要依据 NIMS 进行应对突发事件的培训,用以推动 NIMS 和 ICS 的执行,目前已有 17 门纳入美国国土安全部培训体系的课程。该中心在全州建立了拥有 500 名实地应急经验的兼职教员的教学网络,其教师包括学院高级培训教员和来源于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的实际管理人员,每年培训达 9000 人次。除了理论培训外,伊州应急管理学院也承担实际处置操作的培训工作,拥有火灾、危化品、地震搜救、交通救援、医疗急救、反恐防恐等各类培训设施和大型装置。
参考资料:
《美国灾害医疗救援制度》
李娟,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研究,《中国医院管理》
青义春,突发公共事件医院应急救援机制研究,第三军医大学硕士论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