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界曝光名医被出诊 “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2014年3月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凌锋、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主任委员尹佳(@协和尹佳)、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廖新波(@医生哥波子)、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庄一强)以个人身份联合发起微签名“名医被出诊”活动,并发布了活动倡议书。
此次活动直指医疗领域虚假信息——名医“被”出诊。“这是不良医疗机构在名医不知道的情况下,利用名医的影响力来欺骗患者,同时也损害了名医的声誉。”活动倡议书指出。
“这些虚假信息不仅让医生的名誉受损,更严重的是对患者造成了伤害,那些希望找专家看疑难病的患者,花了很多钱看到的其实不是专家,他们甚至连行医资格都不具备。”庄一强批评指出。
他认为,上述行为在伤害医生和患者的同时,对当下医疗环境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医改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大量民营医院涌现,可患者分不清哪些是正规军,哪些是挂羊头卖狗肉;医改鼓励医生多点执业,但虚假信息的泛滥,让患者分不清医生到底是真的多点执业,还是‘被出诊’了。几颗老鼠屎,可能坏了一锅粥。”
早在2013年3月,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廖新波、北京协和医院医生余可谊、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共同发起随手曝光虚假医药广告活动。庄一强指出,医生们除了指出自己“被代言”之外,也抱怨“被出诊”:自己的照片和简介被放在一些根本没听说的医院网站上,并被冠以“医学顾问”、“出诊专家”的头衔。
尽管没有发现过自己“被出诊”,凌锋仍然愿意站在活动发起人的行列。“患者生病已经很不幸,还要被不负责任的机构欺骗,等于往伤口上撒盐。而且,这种事情频繁发生,让社会对整个医生群体越来越不信任。真正治病救人的医生反而被连累,躺着中枪。”她指出。
名医“被出诊”骗术大起底
“名医‘被出诊’的方式通常有三种。”庄一强总结。
第一种是“一次性被出诊”。他介绍,为了忽悠足够多的人来医院“治病”,一些医院往往宣布专家到院义诊,而且被冒充的专家往往地位比较高,甚至还包括院士。这些不良医院会通过当地报纸等媒体刊登广告,在医院里到处张贴广告,误导患者。这种情况更多发生在一些消息闭塞的小城市里的小医院。
北京军区总医院泌尿外科郭应禄院士就遭遇了“被义诊”的尴尬。庄一强介绍,“郭院士说,有一次他的进修生从外地给他打电话,问他是不是要到那个地方义诊,还说当地报纸上已经刊登了,可郭院士自己根本不知道这回事。到了‘义诊’当天,进修生专门跑到报纸上写的医院去看,居然好多患者在排队,现场还坐着个穿白大褂的人冒充郭院士。”
在报纸上刊登的一则虚假广告中,原卫生部部长陈竺被列入
第二种则是“永久性被出诊”。庄一强说,一些医院先在网上搜索到具体领域的专家,然后直接把专家的照片、简介贴到医院网站上。他们再通过搜索引擎的竞价排名,让大量患者看到专家在自家医院出诊的信息,把人骗到医院去。
尹佳教授就遭遇到类似的“被出诊”。2013年5月13日,一位就诊的患者告知尹佳,自己在百度百科上见到了尹佳在西安出诊的消息。
尹佳吃惊之余,回家后上网查询,居然真有其事。“我第一次在百度百科上搜索了我的名字。在百度百科里,照片、研究成就等基本消息的确都显示是我。然而,所属医院却是西安牛皮癣治疗中心,专科擅长里还增加了皮肤性病。事实是,我不在西安出诊,我的专业领域是变态反应,而非皮肤性病。”
庄一强把第三种称之为“路过性被出诊”。一些小医院的院长去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借机跟大专家合影,回来就把照片放在自己医院的网站上,宣传“我院荣幸地聘请某专家担任顾问”等等。
中国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就曾遭遇“路过性出诊”,一家医院还在网站上写着向其“发放顾问津贴”。“胡大一教授自己根本没听说过这家医院,更没有当顾问这回事。”庄一强提到。
“虽然没有做过严格统计,但从观察来看,男科、妇科、不孕不育、皮肤性病科是名医‘被出诊’问题的重灾区。”庄一强希望通过健康界提醒医生和患者注意。
“发动每一个公民”
“2013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中医泰斗、北京医院教授李辅仁讲到自己‘被出诊’的经历,90多岁的老人家一度哽咽。三家医疗机构的宣传栏里贴着自己的巨幅照片和简历;更有甚者,还有人用他的名字注册了商标,销售以‘李辅仁’命名的药丸。他老人家还经常接到从全国各地寄来的控诉信,说花了好几千块钱买药却没疗效,希望他能退款。但他对此无能为力。”
同为政协委员的凌锋,心里一直记挂着李辅仁的遭遇。此次,她决定为这些“被出诊”的医生们站出来,愿意成为活动的发起人。
“过去,医生遇到类似事情都是无可奈何。郭应禄院士本人对这种事虽然生气,却无可奈何。他也试过去维权,但冒名的情况太多,打假都忙不过来。”庄一强告诉健康界,“或许医界还应该集体发声。”
在尹佳看来,“发生这样的事情首先是因监管不力,政府对这类违法违规事件惩罚力度不够。由于违法成本低,而收益却巨大,因此,总有人铤而走险采用违法手段欺骗患者。其次,老百姓求医心切,很容易被虚假信息所迷惑。”
说到医疗虚假信息泛滥的危害,庄一强认为它在伤害医生和患者的同时,也给当下的医疗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医改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大量民营医院涌现,可患者分不清哪些是正规医疗机构,哪些是挂羊头卖狗肉。医改鼓励医生多点执业,但虚假信息的泛滥,让患者分不清医生到底是真的多点执业,还是‘被出诊’了。”
据了解,尹佳教授在发现百度百科存在不实信息后,也曾自己开展维权活动。她自己单独与百度多次沟通无果。在不得已的情况,她只好选择在微博上将此消息发布,一时间引起了很多业内人士关注。
“我们医院的很多医生也都去百度搜索自己的名字,发现不少‘被出诊’、‘被性病’、‘被牛皮癣’的情况。在多方沟通下,百度最终同意了更改百度百科信息。但是,如果现在点击历史版本,依然可以看到我‘被出诊’的信息。”尹佳对此颇为无奈。
“这一问题仅靠医生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彻底改变的。首先要靠民营医院的行业自律,也要靠卫生行政部门加强监管。在当前的环境下,等待监管部门地去查实惩处,只是解决问题的一方面,我认为还应该利用新媒体,发动每一个公民,创造一个公民举报与辨别、医生来核实与澄清的平台。”庄一强总结。
曝光#名医被出诊#微签名
倡议书
目前,在网络、电视、报刊上,经常见到一些大医院的知名专家在非本医院“被出诊”的现象。这是不良医疗机构在名医不知道的情况下,利用名医的影响力来欺骗患者,同时也损害了名医的声誉。
为了减少无辜人们上当受骗,促进社会资本诚信办医,保护名医声誉,呼吁和唤醒公民社会的正能量。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凌锋、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主任委员尹佳(@协和尹佳)、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医生哥波子)、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庄一强)以个人身份联合发起微签名“名医被出诊”活动。只要在微博或微信朋友圈转发本倡议书,并写“支持”即视为签名同意参加本活动。如果你是医生,首先在百度上搜索一下自己的名字,看看有没有“被出诊”。
签名者如何行动:
1)上传疑似“名医被出诊”的虚假信息和广告;
2)转发别人的微博微信并评论、证伪;
3)澄清、证实医生真实的出诊信息。
曝光方法:
1)微博微信微视上传疑似“名医被出诊”发布虚假出诊信息的网址,求真相;
2)用手机拍下疑似虚假出诊信息,发布到微博微信微视上,求真相;
3)本活动将由好大夫在线网站统一收集“名医被出诊”信息,汇总为虚假曝光台。网友如有曝光信息,请微博@好大夫或“好大夫在线”微信留言举报。
本活动于2014年3月1日正式启动,新浪微博、腾讯微信及好大夫在线网站同步开展。
曝光#名医被出诊#,正能量从我做起,曝光一点是一点,勿以善小而不为。公民社会需要公民力量。
曝光#名医被出诊#,星星萤火,汇聚光明。微力量改变大世界。正义的人多了,邪恶的人就会减少。
曝光#名医被出诊#,历史将会记录在这个社会转型期,最大的悲剧不是坏人的嚣张,而是好人的过度沉默。(马丁·路德·金)
共同发起人:
钟南山、凌锋、尹佳、廖新波、庄一强
2014.3.1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