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未登录
登录后即可体验更多功能
文章收藏
资源下载
评论互动
积分好礼
发布文章
发布课程
我的项目
我的消息
手机扫码,一键分享给微信好友
敢做敢当者张聪
四川会理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9医院院长,少将军衔,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工学博士,研究生导师,2008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
由一名医生起步,直至担任医院院长,张聪并没有去刻意总结独具匠心的管理哲学,但“敢做敢当”成为他留给同行者们最深刻的印象标签。
接到调令的那天,张聪有些纠结。
2013年初,上级领导决定调整解放军309医院的管理班子。目标很明确:新院长既要懂医疗专业技术,在医学领域有所成就,又要兼具丰富的医院管理经验。当“作为备选对象”的消息传到张聪耳朵里,他当时的感受是“咯噔一下”。
那时,张聪身为解放军第452医院的院长,已挑大梁12年,带领医院由弱变强,如今成为成都军区以及全军中心医院里的佼佼者。就医疗技术而言,一直醉心于学术的张聪不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还曾在国际权威性杂志上发表论著十余篇,其负责的国家重点项目“骨诱导磷酸钙陶瓷和体内骨组织”课题,获得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
结果似乎没有意外,一道命令让张聪来不及收拾行囊就赴北京任职。
常言道,和气生财。可张聪认为,实施管理时要辩证地看待此言。
张聪素来主张医院管理上不能追求“一团和气”。在他的管理观里,管理者改革制度、制定新发展战略、调整近远期目标时,难免会得罪一些人,若一味讲变味的和谐,不去较真地改革,必然难以调动绝大多数人的积极性,医疗质量上不去,“哪来的生财之道”。
309医院偏偏曾经频繁更替管理者,始终缺乏一个延续性的长远战略。
有着12年医院管理经历的张聪,并没有照搬过往经验。他很清楚因地制宜的道理,医院不同,原有经验很可能会“水土不服”,因此选择从零开始,从最薄弱的环节切入。“我上任之初,没有大刀阔斧地施展改革组合拳,而是费尽心思强基本,狠抓医疗质量控制,比如第一件事情就是成立医院质量管理控制委员会。”
张聪说自己人生中不会有三个职业的朋友:卖药的,卖医疗设备的,做医院工程的。
曾经一位领导请他吃饭,坐在桌上10几个人,其中有几位医疗界同行,另有5张陌生面孔。还没等邀集宴请的领导做介绍,似乎明白什么的张聪就有些坐不住了,有些“不识趣”地抢先发言,“今天坐到这个桌子上的人,这边5个,那边5个,你们那边5个人都比我们有钱,但是我们这边5个人都比你们有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饭我会吃,但吃完后我该怎么做还会怎么做。”一番话后,这场精心安排的饭局不欢而散。
有些人说,张聪的耿直并不适合在官场发展,因为不会“来事”。可事实上,这种直来直去的性格,反而成就了他一帆风顺的仕途。“过去12年的院长职业生涯,没有招致一封告状信,没有收过一次红包,这是我觉得最骄傲的事情。”
与国内很多医务人员一样,张聪回忆起汶川地震救援,总会眼泛泪光。
作为第一支到达北川的军队医疗队,张聪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先后21次率医疗队深入都江堰、映秀、北川、什邡、江油、安县等重灾区,行程12000余公里。在他的带领下,452医院抢救抗震救灾危重伤员365人,成功实施手术382台,无一例烈性感染,无一例死亡,无一起医疗事故。灾区截肢伤员李科在该院成功安装假肢后,成为震后第一个站起来的截肢伤员。后来张聪被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
张聪坦言,地震发生后,他并没有接到部队的命令,看着院内接诊的伤员逐渐增多,意识到现场救援工作刻不容缓,于是他冒着生命危险,自己带着一批人员奔赴重灾区。等到上级命令他们赶往灾难现场实施救援时,他带领的部队早已到达目的地。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我有话说
共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同步到新浪微博
进群即领
扫码加入
扫码进群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意见反馈
下载APP
健康界APP
了解更多
返回顶部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