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南:护理安全是头等大事 还需全员保障
“护士是医生的哨兵,战斗中的侦查兵,可以发现敌情,防患于未然。”《唤醒护理》一书的作者,著名医院管理专家张中南认为,医疗安全是医疗的头等大事,而护理安全则是重中之重。
常常到患者身边去
病人病情发生变化时,护士最有可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要做到‘及时’,就要调动一切因素,这其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调动所有感官。”张中南告诉健康界。
夜班是病人安全出现问题的高发时间段,张中南认为,病人发病率时间限制相对低,之所以夜间出现问题更多,主要原因在于夜间深入的看护较少,失去了一个信息来源。
张中南指出,要做到及时发现,就要把所有感官充分调动起来,去看、去听、去问,这就意味着护士要“常常到患者身边去”。
“常常到患者身边不是口号,要抽出时间去观察病人,利用一切与病人接触的机会。”张中南举例说,“在做治疗处置时,可以对病人进行观察;在做生活护理时,可以对病人进行自理能力评估;在做教育指导时,可以询问患者还有哪些需求等等。只要和患者在一起,护士一定有事可以做。”
张中南举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一位护士在为一位患者输完液后,问了病房内的其他病人一句“大家还有什么事情吗?”,6个人中,5个人都给了回答,唯独一人没有答复。护士走到了这位病人跟前,发现病人口唇发白,没有反应,摸了一下脉搏,跳动加速,想到位病人有心脏病史,护士立刻按响了呼叫铃,让另一位护士报告医生,并且迅速给他吸上氧气。经过抢救,这位病人生命得以延续。
“如果这位护士扎完针转身就走,等到再来观察时,恐怕这位病人早就没有性命了。”张中南如是说。
生命体征是生命反映的重要信号,一旦出现明显变化,意味着“病人需要抢救”,因此,在出现明显变化之前,发现问题,对病人的救护会最有效。在张中南看来,“只要生命体征在正常值范围内,我就不过问”的理念是错误的。
“对于安全,更多时候,护士会关注差异值,正常值不会给予太多关注,这恰恰是个误区。”张中南说,在不同的班次,病人病情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如果仅仅观察一个点,就有可能带来误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