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医院护士定岗分四类 可与薪酬挂钩
“护理管理方式改革,最重要的就是护理岗位的改革,只有岗位理顺了,护士人员配备、绩效考核、薪酬分配、培训、职业发展规划,这一系列的工作才能够开展起来,才能够实现护理管理的真正变革。”2013年4月20日首届中英国际护理管理高峰论坛上,中华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友谊医院护理部主任郑一宁向参会者介绍了北京友谊医院实施护理岗位管理的工作经验。
据悉,北京友谊医院于2011年8月被确定为卫生部护士岗位管理试点医院,目前,医院已经建立起四类共计625个护理岗位,其中包含:527个病房护理岗位、61个门诊系统护理岗位、19个手术室系统护理岗位和18个支持系统护理岗位。
郑一宁强调,在护士岗位设置过程中,医院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明确岗位并且进行岗位梳理。“岗位不等同于班次”郑一宁指出,班次仅仅是对护理工作时间段、大致工作内容的划分,对人员资质、胜任能力等并没有要求,而岗位设置,就需要考虑到这些问题。
其次,针对岗位建立岗位说明书。据郑一宁介绍,友谊医院护理岗位说明书包含岗位描述、岗位职责、基本能力、任职资格四个方面的内容。“岗位说明书是岗位准入的标准,每个岗位必须要有岗位说明书。”郑一宁强调。
第三,进行岗位价值量测量与评价。“我们医院通过知识、能力、技术、责任四个方面来体现不同护理岗位的风险。”郑一宁介绍道:“每一个岗位都有不同的价值量,通过岗位价值量的测量,可以确定岗位的价值系数,系数的大小反映了岗位价值大小,并且可以与薪酬直接挂钩。”
最后,在岗位价值量测量数据的前提下,开展岗位培训工作。“只有更加明确了岗位责任、人员需要的知识结构,我们才能够更加明确、有针对性的开展岗位培训工作,让护理人员更加胜任岗位。”
据郑一宁介绍,在开展护理岗位管理过程中,也让医院护士的层级管理更加科学。“我们利用岗位证书,实施护士的分层管理、分级使用。”郑一宁说:“以往我们注重学历、职称,现在我们打破了这种概念,以能力作为判断衡量标准。”
据悉,根据胜任力、工作负荷度情况,友谊医院护理工作人员可以一人享受多个岗位证书,获得的证书越多,说明可以从事多项临床工作,这也为护理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成长路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