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石应康卸任前后

原创 2013-04-11 15:50 桂克全 / 健康界

就工作而言,我想做三件事:一是继续关注华西医院,做一些调研,再提一些改革建议;二是把在华西医院干了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管理人员组织起来,集合他们的智慧给其他的医院做培训和咨询。第三个是最重要的,就是“打破围墙促进医药发展”。

2013年1月21日,掌舵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年的石应康卸任。很多媒体用“翻天覆地”来评价他任期内的医院变化。就他个人的知名度而言,一位四川省卫生厅官员曾笑表“醋意”:“好多次我们一起开会,大家都围着他握手和换名片,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待遇”。相信每个人离开演出20年的舞台都会心生不舍。职业生涯充满“创新”、“苦干”“荆棘”、“误会”元素的石应康,此时油然而生哪些想法?他是否又像年轻时那样还在规划未来?这是行业内外很多人的共同关注。

《健康界》:卸任前的那个月您在做什么?

石应康:正式卸任前一个半月吧,那时已经启动换届了,这期间我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修订医院的进人制度。比如招进医疗人员,制度就提前规定出培养过程、每个阶段有怎样的待遇、什么时候进编制、什么时候提职称、什么时候应该当医疗组长等。

二是做了华西医院未来学科发展的规划。

三是设计了华西医院未来科室管理的模式。因为我们现在的规模大了,科室人员越来越多的时候,亚专业发展和资源分配就会遇到问题,因此科室也要变成两级管理,做到更加合理地分配资源和信息公开等。这就是我经常讲的一个管理法则——把球传出去。

《健康界》:您以前给华西医院制定了很多规则,卸任时有没有担心“过往的制度能否得到延续”?

石应康:顾虑没有,但肯定会存在部分制度难以延续的现象。为何没有顾虑呢?因为我卸任后就变成了(推动医院发展的)外因,没下来之前则是(推动医院发展的)内因。世界上的规律是,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

《健康界》:您和新任院长交接时交谈了哪些话题?

石应康:当时有过交流,我谈了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在我看来,华西医院未来 5到 10年的发展中有哪几件事是最重要的;二是医院当前的危机是什么,以及有哪些防范对策。

《健康界》:有人说您是华西医院史上四位称得上“里程碑”的院长之一,您怎么看待这个评价?

石应康:这些评价可能有一部分人讲,但也会有不同的评价。我觉得还是把评价留给历史,时间过得越长,评价越全面、越真实。只有进行比较才会产生评价,若没有比较,评价也就没有太大的价值。

另外,所谓的比较,最好由第三方去做。

《健康界》:将来有何打算?

石应康:生活吧,我没有很多爱好,家里人也挺忙,好像就没什么特别的安排,也没认真考虑过。就工作而言,我想做三件事:一是继续关注华西医院,做一些调研,再提一些改革建议;二是把在华西医院干了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管理人员组织起来,集合他们的智慧给其他的医院做培训和咨询。

第三个是最重要的,就是“打破围墙促进医药发展”。什么意思呢?现在我们的医药发展有很多的围墙,企业有它的围墙,医务人员有他的围墙,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有它的围墙,开发区有它的围墙,风险投资有它的围墙,政府有它的围墙 ......既然如此,我们可以做些工作,利用西部医药技术转移中心这个平台打破各自的围墙,让大家走出围城进行沟通,创造更大的生产力,最后促进整个医药的发展。

《健康界》:听说有医院愿意花百万年薪请您担任院长,但看来您不会选择这条路?

石应康:是的。第一,我没有必要为了更多的收入去做这件事情;第二,现在我不应该再去做具体的管理,要做的应该是管理指导,这也是我卸任后的一个新挑战,否则一点价值都没有,只不过是将以前的医院管理生涯推移,消耗现有的价值;第三,若是去民营医院当院长,我觉得很大的一个问题是上面总有领导,彼此的价值观很难统一,等到发现大家的价值观不同再散伙,完全没必要转这么一圈。

速度,速度!

◆石应康,37岁时由主治医师晋升为副主任医师;41岁时被破格提升为主任医师;43岁时从科室主任直接晋升为院长,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三甲医院掌门人。“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完成了从住院医生到院长的全过程”,南方人物周刊的报道中如此评价石应康。

◆华西医院,1993年底仅有病床1235张,年门急诊病人67.2万人次,出院病人1.8万人次,规模和医疗服务量在国内大约排在50名左右。后来的事情众所周知:创造出全年340万人次门急诊量的记录,医院单点规模和各项医疗服务量在全球居首;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组织评选的最新“中国最佳医院综合排行榜”,华西医院位列第二。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石应康,卸任,华西医院,健康界,围墙,科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发表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