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徐建光:量价挂钩和降低流通成本是集采难点

原创 2013-01-11 08:43 王建秀 / 健康界

取消药品加成只是公立医院改革的第一步,而接下来如何压缩流通领域的“水分”才是改革真正的深水区。

2013年年初,上海市正式拉开取消“以药补医”的帷幕。1月4日,上海市4家公立医院试点取消药品加成。华山北院、瑞金北院、仁济南院和第六人民医院东院取消药品加成。上海在取消加成的同时,对医疗服务价格也进行了调整。

对于上海医改举措,在1月7日举行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上海市卫生局局长徐建光在接受中国健康界专访时表示,取消药品加成只是公立医院改革的第一步,而接下来如何压缩流通领域的“水分”才是改革真正的深水区。

在他看来,这需要从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入手,进一步调整药品流通领域的招标采购、供应链等多层改革。

尊重老百姓既得利益

改革以尊重老百姓的既得利益不受影响为原则。

中国健康界:这次上海市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是基于什么原则?

徐建光:这次改革在整体上以尊重老百姓的既得利益为原则,使其利益尽量不受影响。尽管社会上有一些不理解的声音,但这与前期的宣传和后期政策解读有关。

按照这个大原则,此次价格调整经过了合理测算,大部分由医保来承担,老百姓的利益基本实现了“平移”。

中国健康界:上海这4家医院率先试点改革,是否会导致老百姓选择性就医?

徐建光:目前还没有发现这种行为。不过我们希望尽快在全市推开改革,否则的确会形成低洼。比如,有的老百姓可能就会在别的医院看病,在试点医院拿药。

当然,我们也允许试点存在问题,但这些问题都是经验,可以更好地调整改革方案。

箭在弦上直指流通环节

接下来,改革最难之处在于挤干流通领域的“水分”。

中国健康界:上海试点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刚刚开始,接下来改革的关键或难点是什么?

徐建光:取消药品15%的加成只是改革较小的一部分,接下来最难的地方在于陈竺部长所提出的:挤干流通领域的“水分”。

我认为,这需要从集中招标采购入手,进一步开展流通领域的招标采购、供应链等多层改革。

中国健康界:但现在大家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争议很大。

徐建光:集中招标采购肯定是要做的,但是要有一个预期,而且要明确如何做。现在我们也不敢冒然改革。因为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点,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改革。上海的情况不同于江西和安徽,老百姓用药水平和期望需求要相对较高,所涉及的医药企业数量也不一样。

药品流通领域的改革的确会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甚至会引发很多医药生产企业关停并转,也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流通领域是改革的关键所在。

这时候需要把握好度,维护改革的总体方向。同时,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应该有预判、有准备。

中国健康界:集中招标采购最难突破的地方在哪里?

徐建光:第一难题是如何降低流通环节的成本。比如在销售药品过程中的成本,对医院、医生的回扣等。

第二个难点是量价挂钩。所谓“量价挂钩”,就是招标前公布投标药品的采购数量,生产企业可以按照数量进行报价,并获取独家供货的权利。但现在实现量价挂钩还是一个问题。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徐建光,集采,挂钩,医院,医疗,药品,改革
VIP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发表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