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2011首届“中国地级医院·竞争力”排行出炉

原创 2012-11-30 17:20 白宣娇 / 健康界

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建议,地级城市医院要突破泡沫化、边缘化、空虚化的三大尴尬,首先需要进行差异定位,寻求错位发展;其次,需要借力区域协同,发挥双塔功能。

继成功发布2010、2011两届“中国县级医院·竞争力”100强榜单后,11月25日,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正式推出2011“中国地级医院·竞争力”100/250强排行榜榜单。在此次100强榜单上,东部地区横扫前10强。

所谓地市级城市医院是指设立于地级城市(含计划单列市)的医院,包括市卫生局管辖的医院和位于地级城市辖区内的医学院附属医院,但不包括部队医院和位于省会城市的医院。排名对象主要包括地级市/盟/州/地区卫生局直接管辖的综合性医院(含中医院)及位于地级市/盟/州/地区的大学附属医院等两类。

据悉,该榜单对符合资质的1196家地级城市医院的进行初筛,经由专家评审委员会专家对3个维度12个指标的评比,筛选出250家综合竞争力领先医院,再对此进行TOPSIS的定量评分,并利用加权TOPSIS分析法对竞争维度分值进行综合评分,历经近一年时间,包括2011“中国地级城市医院·竞争力100强”排行榜总榜单、2011“中国地级城市医院.竞争力101~250强”排行榜单以及三大经济区域子榜单。

竞争态势:“东强西弱,一城多院”

在2011“中国地级城市医院·竞争力100强”排行榜上,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名列冠亚季军。

从省份来看,广东省和江苏省都有18家医院上榜,并列第一,山东上榜14家,四川、福建、湖北、河南各上榜5家,辽宁、湖南、河北、黑龙江各上榜4家,安徽上榜3家,贵州、广西、内蒙古各上榜1家。

从经济区域划分来看,地级城市医院竞争力呈现“东强西弱,一城多院”的竞争态势。在榜单上,东部11个省有71家入围百强;中部8省入围21家;西部11省仅入围8家。东、中、西平均每省的入围医院为6.45家、2.63家、0.72家。

上榜医院在具体评价指标上的表现差异也说明了这点。此次的评选指标包括医院规模、医疗技术、经济运行能力三个方面。其中,医院规模的4个指标,除年门诊量外,上榜医院其他指标差别不大。而年门诊量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东部远高于中西部的医院;医疗技术的4个指标中,三个经济区无明显差别。

不过,三个经济区的医院的经济运行差别大。在排行榜中,东部优于中部,中部又优于西部。由此可见,门诊量大小和经济运行的优劣,在本次竞争力排名中差别显著。

但对于地级城市医院而言,更大的挑战应该来自于“一城多院”。

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指出,从整体的现状来看,地级城市医院夹在中间,上有技术和资源雄厚的省级医院,下有新医改中国家大力扶持的县级医院,同城中又有多家同级医院相互竞争。在区域协同中,许多县级医院直接与省部级大型医院建立合作关系,使地级医院处于泡沫化、边缘化和空虚化的风险,大多显现出夹心层的尴尬和无奈。

此次榜单也反映了这一现状。如本次大连、苏州、深圳和徐州都分别有三家医院入围百强。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表示,与县级医院一家独大不同的是,地级城市内同级医院多,相互间差异不大。如中部地区的某地级城市市区内,三级医院就有12家,所以同城的竞争十分激烈。如何打造医院的差异化品牌是考验院长品牌战略和运营管理的大挑战。

解决之道:扩容增量 挂牌联网

不过,目前,部分医院已经采取措施应对这一问题。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表示,目前地级城市医院较为主流的发展方向有两种:一种是规模效益——“扩容增量”;另种是名片效益——“挂牌联网”。

所谓扩容增量主要表现为医院以建新楼为主,快速扩充门诊量和住院量。不过也面临着

建楼需要大量资金,即便建好一旦开业,如果病源不足,就会加大运营压力等问题。

另外,建立医院集团或建分院的模式,也是扩容增量的一种。例如中部入围的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属于集团医院。但松散型的集团模式难以发挥效用,紧密型的挑战较多,诸如人、财、物等资源的调配等。对院长及中层干部团队的管理水平要求较高。

挂牌联网是指贴牌使医院成为某省部级医院或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目前,这种借船出海的模式,在地级城市医院中十分普遍。该措施通过向上贴牌,向下联网的方式,使医院实现了区域间的协同。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另方面还可建立有效的病人互转机制,对于医院品牌的提升和推广是有利的。

从现状看,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认为,中小医院较多希望通过贴牌提升,难免造成名不副实、滥竽充数的现实。另外,联网时地级城市医院与省部级医院比,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不过,如果地级城市医院借助区域网络的力量,可以成为地级城市医院突破夹心包围的一道利器。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表示,例如在发展战略和运营模式中,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实行多家小医院加盟,做到了横向的医疗协同。如病理科、放射科的虚拟运营,既节省小医院的信息化投入,又利用了大医院的高端设备、高级医生资源,通过信息共享,抱团发展,真正起到了1+1>2的效益。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医院发展路径其实可以很多。不同的医院,按管理学的“超Y理论”来说,没有一成不变的,所有最佳的管理方式都需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就地级城市医院整体而言,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建议,地级城市医院要突破泡沫化、边缘化、空虚化的三大尴尬,首先需要进行差异定位,寻求错位发展;其次,需要借力区域协同,发挥双塔功能。

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认为,地级城市医院可以依托地域优势、政策优势、主动服务及协作效率,利用省医院区域协同中的被动局面,抓住地级城市医院—县级—乡镇卫生院、地级城市医院—区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两大协同体系,实现区域信息协同,走出医疗小圈子,实现合力突围。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竞争力,医院,排行,管理研究中心,rdquo,ldquo,榜单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发表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