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医院后勤服务市场协同障碍在哪里?

原创 2012-09-14 11:37 杨晓慧 / 健康界

国内的医院后勤服务供给市场发展的滞后,医院后勤服务供给主体不够成熟,导致医院未能通过更充分的后勤服务社会化来实现更大的协同效益。此外,由于医院对于后勤服务提供商缺乏统一的指导和经验借鉴,未建立完善科学的考核机制,导致后勤服务提供商的服务方式和标准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医院后勤服务的运营不仅涉及与医院医疗服务之间的协调匹配问题,而且也涉及各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合作问题。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林正刚认为尽管医院后勤服务运营中存在着很多协同的机会,但在现实中却存在很多阻碍。他在2012年第1期《中国医院管理》上发表了《我国医院后勤服务协同的现实障碍分析》一文,文章从从市场、制度、人力资源方面探讨了阻碍协同达成和协同效益发挥的原因,尤其在市场角度方面,林正刚进行了更为深刻的分析。

一、医院后勤服务供给市场发展滞后

在医院后勤保障体系中,后勤服务提供商是服务供给市场的主体。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医院后勤业务的提供商仅仅是承包诸如环境保洁、餐饮、医疗设备保养与维修、警卫等单项服务,业务渗透程度较低,难以形成能够提供全方面、专业化级别的后勤服务提供商。

国内的医院后勤服务供给市场发展的滞后,医院后勤服务供给主体不够成熟,导致医院未能通过更充分的后勤服务社会化来实现更大的协同效益。此外,由于医院对于后勤服务提供商缺乏统一的指导和经验借鉴,未建立完善科学的考核机制,导致后勤服务提供商的服务方式和标准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由于缺乏完善的后勤服务评价机制,不仅加大了后勤服务提供商为适应医院服务模式而付出的信息搜索成本,而且使得后勤服务提供商水平参差不齐,降低了整体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医院后勤服务供给市场的发展,阻碍了医院与后勤服务提供商之间协同的达成。

二、医院后勤服务需求市场发展缓慢

医院实行社会化改革,将医院后勤服务外包给公司,必然会出现管理结构、人事方面重大的变动。

首先,由于医院体制改革使原有的医院后勤的管理者受到冲击。在医院原有体制下形成的旧观念阻碍了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进程,使得医院仅局限于如洗涤、保洁等小部分业务的外包,丧失了通过与后勤服务提供商相互协同而获得更大的效益的机会,同时也导致我国医院后勤服务需求市场发展缓慢。

其次,医院后勤服务外包,必然使原有的医院后勤工作人员出现富余。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仍属于事业单位,后勤职工的年龄相对偏大,文化和技术层次偏低,这导致医院后勤社会化寻求更大的协同收益的过程中,面临严峻的安置原有职工的问题。同时,目前仍然未能形成非常完善的人事关系的配套政策和保障机制,更加大了安置工作的难度,引发抵触情绪。由于种种争议的存在,导致医院后勤外包和社会化的步伐缓慢。

再者,由于我国大多数的医院仍然为事业单位,所以医院后勤改革除受内部因素的影响之外,还受到外部政策、配套措施的影响和制约。医院后勤的改革牵涉到人事、养老、国资、财税和社会保险等方面的配套措施,要求这些政策具有系统性、协调性和各行业政策的一致性等。总而言之,医院作为医院后勤服务需求市场的主体,由于后勤社会化面临很大的阻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医院后勤保障体系的需求动力,阻碍了供需协同的进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障碍,医院,协同,协同效益,提供商,服务,外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发表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