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识别防御性医疗,做好自我管理

原创 2012-07-12 10:48 杨晓慧(整理) / 健康界

防御性医疗是指医务人员为了减少医疗风险、保护自我而实施的偏离规范化医疗服务准则的医疗行为。

防御性医疗(defensive medicine)是指医务人员为了减少医疗风险、保护自我而实施的偏离规范化医疗服务准则的医疗行为。

一、与常规医疗行为相比较,防御性医疗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非必要性

防御性医疗行为发生于常规诊断、治疗的过程中,但与一般情况下医生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而进行的合理检查、治疗行为相比是多余的。

隐匿性

防御性医疗行为与常规医疗行为之间的界限有时难以区分,对于非医学专业人员的患者更加难以识别。甚至有时表面上是为患者着想,而实际上是在规避医疗风险,使患者自身形成误解,更不易发现防御性医疗行为。

保护性

防御性医疗本质上是医生或医院的一种为避免医疗风险和医疗诉讼而采取的自我保护性行为。

可诉性

医务人员或医院不适当地适用防御性医疗对患者合法权益的侵害,后者可以通过诉讼途径要求医方赔偿进行救济。

二、防御性医疗的表现形式

目前比较认同的分类方式是将防御性医疗按照其主要表现不同分为:

“积极型防御性医疗”

积极型防御性医疗行为具体表现如下:医生在医疗过程中表现为服务态度热情;依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条例为病人做更为详细的病情解释工作;医生严格遵守病历书写制度,更加认真仔细地记录病情;各种普查和筛选更为细致:积极开展更多的健康教育以及认真履行医疗同意书制度等。

“消极型防御性医疗”

消极型防御性医疗行为主要表现为医生对较大风险的危重病人,拒绝治疗等应当作为而不为。消极防御性医疗行为体现了医疗卫生服务的负面影响,不利于病人对服务满意度的提高,同时也不利于患者的治疗,这种消极防御性医疗行为表现是不合理的。

第三类是医疗同意书制度

医院对病人实施各种有风险的诊疗措施时,或涉及到病人需承担高额费用的诊疗措施时,必须在同病人签订医患双方权力义务的文书后,医方再实施具体医疗的行为。

备注:本文根据以下文章整理而成:

《防御性医疗与医疗诚信的冲突与统一》   作者: 郭存丽    来源: 华章  2011年第18期

《我国防御性医疗研究现状分析》  作者:王银发,徐凌忠 来源: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8年第11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防御性,医疗,识别,风险,患者,病人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发表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