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管理库存、提高周转效率!看中山一院如何通过SPD降低人力、物流、库存等成本

健康界

11月2日,新华社报道,国家医保局发布公告,首次通过药品追溯码药品追溯码的采集正全面展开,凸显了追溯码在保障药品安全中的重要性。在医用耗材领域,耗材追溯码即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DI)的推广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果。

2019年7月,我国正式启动UDI试点,中山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成为全国首批试点单位之一,并于2022年被选为首批示范单位。2023年,中山一院与企业合作实现了耗材编码、医保编码和收费码的三码合一,构建了全流程智慧物流体系。

2024年12月24日,健康界邀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余冬兰主任详细介绍了UDI在医用耗材管理中的创新应用。

基于UDI和SPD的医用耗材精益化管理

SPD和UDI是医疗行业中非常重要的概念,SPD主要关注医用耗材的精益管理和服务模式,确保医用耗材的质量安全和临床保障需求的满足。通过建立信息系统和智能化硬件支持,以及专业的运营团队,实现耗材的全流程专业化管理,提升安全和效率。

自2021年起,SPD系统不仅得到医院的认可,也被政府监管部门纳入医院智慧化建设体系,成为三级医院评审标准之一。此外,UDI系统在实现医用耗材全流程监管中也启到重要作用,促进医院向零库存管理和全链条追溯的目标迈进。

早在2019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开始了SPD系统实施的调研,2023年正式开启建设。医院选择了第三方服务团队来支持SPD平台建设,旨在实现医院内高值耗材与低值耗材的精细化流转管理,通过区分可收费耗材与不可收费耗材,降低管理的复杂度。对于不可收费耗材,采用定数包管理,减少浪费,通过扫码完成消耗与自动补货,实现智能感知与效率提升。而可收费耗材,则实行一物一码的全流程监管,确保收费和医保结算的准确性。这一系统优化了耗材管理,提升了医院运营效率和物资使用的透明度。

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DI)的实施与应用

UDI被比作医疗器械的身份证,是实现医疗器械全流程管理的关键。2019年,中国开始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的试点工作,由国家药监局和国家卫健委共同推动,目的是加强医疗器械的溯源和监管。UDI通过一维码、二维码或RFID等方式在医疗器械外包装上进行标识,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此标识制度的实施,旨在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医疗机构内部的管理,以及支持医保等监管部门的全流程监管,实现了全球范围内医疗器械管理的同步推进。

随着医保支付过程中耗材分类代码的实施,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DI)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从2011年起,逐步推进了UDI在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涵盖从目录准入到支付管理等多方面,特别是在智慧医院建设中。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通过为医疗器械赋予二维码身份证,实现了耗材从入院到使用的全过程智慧化管理,极大提升了管理效率并降低了成本。这一过程不仅促进了医用耗材的精益化管理,也为后续全院耗材的智慧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UDI(医疗器械唯一标识)不仅在医院内部识别器械,还贯穿整个供应链体系,从生产到使用再到监管,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全流程的追溯。通过UDI,加强了医院与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之间的联系,形成共享和共治的平台,提高了管理效能,并实现了对医疗器材全链条的精细化管理。此外,UDI的引入也改变了订单和配送方式,实现了自动补货,减少了人工操作,提升了管理效率。

通过要求供应商在备货时扫描原厂UDI码,进行产品初步校验,确保产品符合医院订单的质量和配送要求。此流程不仅形成了备货出库的记录,还生成了二维码,便于医院扫描获取产品校验信息,实现了供应链信息的共享。这种方法将校验工作前置到供应商端,极大提升了医院的验收效率,保证了产品合格率百分之百,减少了退换货产生的成本,提升了整体效率。

利用智慧化硬件如智能柜、智能墙等,优化医院库存管理,实现精细化管理。通过使用行为感知技术和人员识别,实时监测库存产品的存放和取用,确保高值产品的安全和管理。此外,通过UDI编码实现产品使用、收费、结算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提升临床工作效率,确保收费准确和医保结算准确,同时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

医疗器械闭环管理的优势与实践

医疗器械闭环管理能有效提高医疗安全和质量,通过及时追溯不良事件或召回事件中涉及的耗材和患者,以及确定存在问题的产品的库存位置,从而迅速排除隐患。其次,闭环管理支持对耗材使用的临床应用管理和用量监测,提供了真实、准确、全面和精细的数据支撑,对用量管理、单病种分析和整体监管至关重要。再者,通过引入UDI(唯一设备标识),简化了不良事件的上报流程,提高了上报效率和质量,有利于跟踪和分析不良事件,进而提升医疗质量。这些措施在省级和国家级不良事件反应监测中获得了好评,体现了全流程的高效跟踪和管理。

智慧化管理通过整合全链条数据,实现了对医用耗材从全院到科室运行的全面监测,不仅促进了临床用药的监测和监管,而且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智慧化分析手段。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数据优化,显著提升了医院运营和专科建设的质量。

手术室智能化管理升级实践分享

通过引入智能化设备如智能柜、智能墙及智能屋,实现了对手术室二级库的高效管理,涵盖了低值耗材的定出补货和高值耗材的一物一码管理。这一模式不仅解放了手术室护士从繁重的耗材管理工作,还通过智慧化手段确保了耗材使用的精准追溯和自动补货,极大地提高了手术室的管理效率和安全性。此外,这一创新实践也为其他病区的管理提供了借鉴,展现了全生命周期智慧化管理体系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价值。

在手术室使用UDI码后,使用医疗器械原厂码的重要性,以避免人工赋码可能引起的错误,确保了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信息化管理的准确性。通过UDI实现的管理包括库存、使用和收费等流程,从而解决了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的复杂性问题。

在医院设备科管理中,耗材库存时效的控制和降低耗材支出成本占比是关键问题。通过精细化管理,全流程记录耗材使用过程,可以有效防止耗材的浪费,特别是对于低值耗材的跑冒滴漏和高值耗材的严格监管。精细化管理不仅提高了耗材使用的透明度,还有助于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耗材使用,提高成本效益。通过监管数据的应用,可以提出更优化的耗材使用建议,进而实现成本和控费的信息化基础,从而实现从基础属性工作到病种优化的全面提升。

数智驱动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直播为医疗行业的耗材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

如果您想学习更多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回放链接。

扫码查看回放

精彩预告:下一期直播主题为“基于手术室管理的 SPD 创新研究”,我们将邀请相关行业专家带来更多关于医用耗材管理的深入分析和最新技术应用。您也可扫码预约直播及进入社群,与讲师一对一提问,感谢您的关注。

                                 扫码进入社群及预约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