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甲医院奋斗4年 建1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杂志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初步建成了辐射全国、覆盖城乡、专科齐全的医疗服务体系,部分专业医疗服务能力和医疗技术水平已经进入或接近国际先进行列。但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专科医疗服务能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医疗资源总量不足,特别是优质医疗资源不足;医疗服务体系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尚不能满足医疗需求;医疗资源结构和配置不合理;医疗服务整体能力效率不高等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等中央宏观政策提出要增加政府投入,加强公立医院建设,这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带来了发展机遇。

本文针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试点评分标准,及2011年~2015年底北京市某三甲医院1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创建过程及建设前后主要指标变化等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大型公立医院通过科学筹划,实现自身发展与区域辐射提供借鉴。

对象与方法

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估试点评分标准(通用部分)和某院呼吸内科、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胸外科、疼痛科、急诊科、老年病科、中医风湿病科、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中医肺病科、肛肠科、临床护理1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相关指标变化为研究对象。基线值为各专科建设前一年指标数据,现状值为2015年底数据结果。

结果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考核指标为千分制,包括有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27个、评价要素、评价标准等内容。各个专科评估指标体系略有不同,所占比重稍有差异。其一级指标包括基础条件(100分,约占10%)、医疗技术队伍(200分,约20%)、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400分,约占40%)、医疗质量状况(200分,约占20%)、科研与教学(100分,约占10%)等5个要素,每项一级指标包含有4~8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项下的具体评价标准明细80多项,二级指标中诊治能力(13.00%)、病区质量(9.00%)、创新能力(8.00%)、质量概况(7.00%)、学科骨干(6.00%)、技术特色(6.00%)、亚专科建设(5.00%)涵盖了评分标准的54%的权重,属于关键性指标。“科研与教学”虽然只占临床重点专科评估系统总分量的10%,

实际上“科研教学”决定着“医疗技术队伍”,“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和“医疗质量状况”。硬件指标在标准中所占的比例小(5.00%),不构成落选的决定项。提高医疗质量和诊治能力,突出技术特色,加强危急重症和疑难病种处置力度是突破口,这与该院的发展目标、价值主张相一致。

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公布的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上,该院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连续三年专科声誉名列前十,呼吸病科、胸外科、肾脏病科3个专科也多次进入前十或获提名。该院提出了大学科建设的思路。即通过横向联通,纵向深入来整合学科资源,在大学科建设的平台之上,通过亚学科的深入发展来促进整个医院科研实力、运行效率、发展潜力、品牌影响力的系统提升。

该院呼吸中心成立于2015年,是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的核心单位和主任单位,科技部呼吸与肺循环研究创新团队带头人与主要成员所在单位,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胸外科、中医肺病科均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16年呼吸中心被指定为世界卫生组织(WHO)戒烟与呼吸疾病预防合作中心。2016年8月,该院与各地医疗机构联合成立“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中日医院呼吸专科医联体”。将发挥该院的学科优势,围绕呼吸疾病的预防、诊疗、人才培养及临床研究,广泛开展业务合作。该项举措对于解决我国现阶段医疗资源不足与严重的碎片化、不均衡和非同质并存的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讨论与建议

加强学科建设是打造医院的核心竞争力的支点,需要及早部署和规划。医院运用SWOT分析制定各学科规划。确保专科建设目标明确,专科发展后继有人、梯队合理、亚专业方向清晰。

专科建设任重道远,其品牌优势会起到吸引外埠患者的作用,在集中力量将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向领衔学科发展的同时,辐射其他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乃至一般学科,提升医院专科整体实力,为医疗技术创新提供了保障。通过加强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跨学科协作攻关,带动院内立体学科群发展。

该院对所有学科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评审、考核,年度一次的医疗奖评审秉承“重专科,不唯专科”的原则,通过对学科间横向、纵向的比较,鼓励公平竞争,实现了学科发展的“培养—贮备—发展”良性循环,为学科建设的持续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临床专科是医院的基础,其重点专科的数量和水平往往直接代表了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是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当前,学科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优势学科兴替瞬息万变。哪家医院能抢占先机,其学科就能够卓然于众。

合理规划和加强重点专科建设,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有利于高层次技术人才培养,有利于医院内部医疗资源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有利于全面提升服务质量。该院以发挥“国家队”的示范、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培育领衔于国内外的先进学科,为医学界造就精英人才为己任,有效把握了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品牌价值。其内在的价值创造机制反映了该院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了专科自身价值、医院的价值主张以及社会价值的充分融合。

原标题: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与竞争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