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核蛋白表达是指利用原核生物(主要是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也包括枯草芽孢杆菌等)作为宿主,将外源目标基因导入并在其细胞内进行转录和翻译
原核蛋白表达是指利用原核生物(主要是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也包括枯草芽孢杆菌等)作为宿主,将外源目标基因导入并在其细胞内进行转录和翻译,从而合成重组蛋白的过程。该系统因培养快速、成本低廉、表达量高而广泛应用于科研与工业,但其缺乏真核生物的复杂后翻译修饰,且部分蛋白易形成包涵体,需要通过优化表达条件和纯化策略来获得功能性蛋白。
原核蛋白表达宿主菌株与表达载体的选择
1. 宿主菌株的选择
BL21 系列菌株:最常用的表达宿主,如 BL21(DE3),因缺乏 Lon 与 OmpT 蛋白酶,可减少重组蛋白降解,配合 T7 表达系统可实现高水平表达。
Rosetta 系列菌株:携带额外稀有 tRNA,可解决真核来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密码子偏好差异问题,提高翻译效率。
Origami、Shuffle 等氧化型菌株:通过改变胞质氧化还原环境,促进二硫键形成,适用于含有复杂结构域的蛋白表达。
C41、C43 等突变株:对有毒或难表达蛋白更为耐受,常用于膜蛋白或代谢负担较大的蛋白。
2. 表达载体的选择
启动子系统:最常见为 T7 启动子(如 pET 系列),表达强度高;若需较温和表达,可选用 tac、trc 或冷诱导启动子。
融合标签设计:His-tag、GST、MBP、SUMO 等标签可增强可溶性并便于亲和纯化,同时可设计特定酶切位点以去除标签。
信号肽元件:如 pelB、ompA 信号肽,可将蛋白导向周质空间,利于二硫键形成和提高可溶性。
质粒拷贝数与选择标记:高拷贝质粒能提高表达量,但可能增加宿主负担;低拷贝质粒适合对宿主敏感或有毒的目标蛋白。
重组蛋白表达纯化策略
1. 融合伴体与提高溶解性
将目的蛋白与融合伴体(fusion partner)如GST、MBP、Trx等融合,有利于促进表达、提高溶解性,并保护蛋白免受降解,同时便于纯化。例如,使用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 Trx)作为融合伴体,可大幅提高表达溶解性,并通过加Tag(如6×His)简化纯化步骤,之后切除伴体以获得目标蛋白。
此外,对于碱性蛋白,可构建融合保护多肽(如GST、Nus、MBP等)融合策略,通过保护作用避免降解。结合连接肽和酶切位点,既保留表达产量,又能后续切除保护模块。
2. 蛋白表达纯化方法
亲和层析:利用His-tag与Ni²⁺亲和、GST与谷胱甘肽、MBP与淀粉等特异性结合方式,达到高纯度表达蛋白分离;
离子交换、凝胶过滤:进一步提高纯度,去除杂质或进行分子量分级;
组合策略:如实施亲和层析后再进行凝胶过滤或离子交换,以获得高纯度蛋白。
3. 小规模表达测试与优化
在大规模表达前,需进行小规模试表达检测表达溶解性、条件优化(诱导温度、宿主菌株、表达载体等)。例如使用携带冷激蛋白promoter的表达载体,在较低温度(如11℃)下诱导,可显著提高可溶表达几率。
蛋白表达定制服务
1. 目标蛋白及修饰/标签设计:根据实验需求确定是否添加His-tag、GST等融合标签,是否加入酶切位点;
2. 基因合成与密码子优化:针对E. coli 系统进行优化,提升表达效率;
3. 构建表达载体:选择合适promoter(如T7、低温诱导promoter)与融合伴体;
4. 小规模表达筛选:不同诱导温度、菌株、培养方式下检测表达产量与溶解性;
5. 大规模表达与裂解;
6. 蛋白纯化:亲和层析 → 可选凝胶过滤或离子交换等进一步纯化;
7. 酶切去伴体:如需去除融合标签,采用特异性酶处理;
8. 纯化后处理:如脱盐、浓缩、折叠/复性(针对包涵体);
9. 质量分析:SDS-PAGE、Western blot、活动检测、内毒素检测等。
蛋白修饰策略
虽然原核系统自身不具备复杂翻译后修饰(如糖基化、磷酸化等),但可以通过体外或融合手段实现一定程度的蛋白修饰:
融合标签修饰:如加入His-tag、GST、MBP等,不属于天然修饰,但在纯化、检测和功能研究中具很大帮助;
酶切位点设计:在融合伴体与目标蛋白间设计特异性酶切位点(如Enterokinase, Thrombin, Factor Xa等),用于后续去标签和恢复天然蛋白序列;
体外化学或酶促修饰:表达后可进行磷酸化、泛素化等体外修饰。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