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前,C先生在足球运动中,一个急停转向起动瞬间,右足跟突然传来剧痛,仿佛被人用“扫堂腿”踢了一脚。
高强度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越来越多人选择运动作为减压的良方--运动。然而,运动过程中受伤的风险也如影随形,就像C先生经历的那样……
3个月前,C先生在足球运动中,一个急停转向起动瞬间,右足跟突然传来剧痛,仿佛被人用"扫堂腿"踢了一脚,伤后C先生自觉右足无法正常发力及行走,自认为仅是普通扭伤未前往医院就诊,回家冰敷、贴膏药;可一周过去了,右脚仍无法行走,肿胀加剧,才匆匆赶到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就诊。
当C先生右下肢跛行入创伤中心诊室时,接诊值班医生发现C先生右足跟部及小腿下段肿胀,瘀斑。右跟腱部位可触及明显凹陷,压痛明显,扪及右跟腱连续性中断。行Thompson试验,结果呈阳性(即患者俯卧位,足垂于检查床边,检查者挤压其右小腿三头肌,右踝关节无跖屈动作)。
立即给予彩色B超检查,结果提示右跟腱连续性中断,提示跟腱断裂并血肿形成。
随后完善MRI检查,进一步明确右跟腱在距跟骨结节上方3cm处完全断裂,断端回缩。
彩超检查
MRI检查
右足跟腱断裂诊断明确,入院后,创伤骨科医生为C先生行"右跟腱断裂修复手术",术后石膏制动、预防感染等综合治疗后伤口愈合出院,近期回院复查,患肢功能恢复良好。
医生提醒,临床工作中,像C先生这样自行保守治疗延误病情的情况并不少见。许多运动损伤看似普通,实则可能隐藏严重问题。自行处理可能因缺乏专业判断,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比如轻微骨折,若未及时发现和固定,可能导致骨折移位,增加治疗难度;韧带扭伤处理不当,会影响关节稳定性,日后易反复扭伤,甚至引发骨质增生及创伤性关节炎。
科普时间
常见运动损伤及急救措施
1.擦伤
如果伤口干净且不深,只需清洗伤口后涂上消毒药水即可。
重度擦伤:若伤口有泥土、沙粒、油污、布絮等污物,应前往医院彻底清洁创面后再消毒包扎。如有持续出血,需用纱布类敷料进行加压包扎止血后立即送至医院进一步诊治。
2.肌肉拉伤
立即停止运动,避免加重损伤;使用冰块或冷毛巾冷敷30分钟,禁止揉搓和热敷,以防加重伤势。
若受伤部位肿痛无减轻并进行性加重,则需要到医院就诊,甚至进一步彩色B超或MRI检查,了解肌肉损伤的情况:有否血肿、撕裂长度及深度,是否需要外固定甚至手术治疗。
3.韧带扭伤
扭伤部位会迅速出现疼痛、肿胀,关节活动时疼痛加剧,有时还能感觉到关节"错位"般的不适感。
立即停止运动,进行冷敷,使血管收缩,减轻出血和肿胀;抬高受伤部位,并用绷带加压包扎(包扎时注意包扎的力度,避免包扎过紧导致肢体缺血性坏死);72小时后,可改为热敷,促进淤血吸收。
如果伤严重,肿胀疼痛进行性加重,并出现瘀斑,应及时就医。
4.脱臼
常见为指间关节脱位、肩关节脱臼、肘关节脱臼、髋关节脱位。
保持冷静,停止活动受伤部位;对脱臼部位进行临时固定,然后立刻送医院进一步治疗;切勿自行复位,以免造成二次损伤。
5.骨折
受伤部位剧痛,伴有明显肿胀、畸形,活动障碍,有时还能听到骨擦音。
使用木板、塑料板等工具,将骨折部位的上、下两个关节固定,送医院救治。
对于开放性骨折,即伤口内可见骨头的骨折,应用消毒纱布对伤口做初步包扎,止血后再固定,然后迅速送往医院。
6.跟腱断裂
受伤瞬间足跟后方剧痛(就像被木棒打了一下或者被人踢了一脚),跟腱可摸到凹陷空虚的部位,足踝活动受限,无法正常踮脚、行走。
立即停止运动,以免加重损伤或导致二次损伤;局部冰敷,护踝保护受伤的肢体;立即到医院做专业的判断或辅助检查明确诊断以便获得后续专业的治疗。
急救注意事项
1.止血
如有活动性出血伤口,应立即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按压止血,并进行加压包扎,立即送往医院治疗。不要在伤口内喷洒任何药粉,以免增加伤口感染的风险以及影响医生对伤口的判断。
2.冷敷
在受伤后的24~72小时内,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受伤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2~3小时一次。冷敷能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和肿胀,缓解疼痛。注意不要让冰块直接接触皮肤,可用毛巾、衣服或多层纸巾包裹后使用。
3.固定
将受伤的肢体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利用重力作用促进血液回流,利于消肿。比如下肢受伤,可在脚下垫几个枕头或者把床位抬高;上肢受伤,可用三角巾、前臂吊带、丝巾等悬吊在胸前。
4.包扎
受伤后,使用弹力绷带对局部肿胀部位进行适当地包扎,对控制肿胀,稳定受伤肢体有一定的帮助。
医生提醒
对于伤势严重或无法确定伤势的情况,应及时拨打120或前往医院就医。
什么时候需要就医?
1.畸形
受伤后肢体出现畸形或反常活动、弹性固定,务必及时就医,通过专业检查(如X线、CT、MRI等)明确损伤程度,接受规范治疗。
2.伤口深大或污染严重
擦伤伤口较深,出血量大,或伤口内有大量异物,如泥土、沙石等,容易引发感染,应立即就医进行清创缝合处理。
3.疼痛剧烈且持续不缓解
受伤后疼痛严重,经过简单处理后数小时甚至数天疼痛仍未减轻,需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骨折、韧带断裂等严重损伤。
4.肿胀明显且不断加重
受伤部位肿胀迅速,范围不断扩大,可能是内部出血较多,应尽快前往医院检查。
5.肢体活动严重受限
受伤肢体无法正常活动,或活动时出现异常声响、感觉,提示可能有骨骼、关节或肌肉肌腱的严重损伤,需专业医生诊断治疗。
预防运动伤害,可以这样做
✅充分热身。运动前进行充分的热身,增加肌肉和关节的灵活性。包括踝关节的活动、小腿肌肉的拉伸等,增强跟腱的柔韧性和耐受性。
✅使用适当的装备。如运动鞋、护膝等,以减少受伤风险。良好的运动护具可以保护身体免受擦伤和软组织挫伤,帮助稳定关节,减少运动损伤的程度;护具佩戴松紧要合适,过紧以免导致缺血;过松则起不到保护效果。
✅遵守运动规则。正确理解和执行运动规定,避免不必要的身体接触。
✅逐步增加运动强度。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和体能水平,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突然增加运动量,给身体足够的适应时间、量力而为。
✅定期进行体检。关注骨骼、关节、肌腱、韧带的健康状况,关注心肺功能耐受对运动方式的选择。
运动是保持健康的好方式,但正确的运动方式和伤后处理同样重要。了解运动受伤的应对方法,能让我们在意外来临时冷静处理。希望通过以上的科普,大家能够在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的同时,也能有效地预防和处理运动伤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