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浙江省中医院参与了「第七届CMIA医学创新大会·2025」。借此机会,健康界对浙江省中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吴建浓展开访谈,解析该院乌梅汤破圈的成功经验,以及医院的「成果转化经」。
浙江省中医院的「梅汤2.0版」…一贴难求,扬州市中医院食堂的药膳面包,最多一天卖出约3000个,基本天天售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食堂被视为「传说一般的存在」,91号民族糖酥卷、91号香酥烤包子、手抓饭和拌米粉;贵州省人民医院职工食堂出品「云腿月饼」,在高峰期月饼比专家号还难抢……
这些医院的养生茶饮、药膳面包、月饼、文创等产品正在不断破圈,走向市场,融入生活。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种「破圈」是一种趋势。医院跨界大健康产业领域,既是医保控压下「自救」的商业策略,也是健康消费升级与传统文化复兴的共振,「这是医院角色的转变,从‘疾病救治者’升级为‘健康生活方式提供者’;还是产业价值重构,以医疗IP为核心,延伸出‘产品+服务+文化’的新生态。不过,未来医院需在健康保障、医疗公益与大健康产业间找到平衡,这样才能在健康消费红海中建立起可持续的模式。」
近期,浙江省中医院参与了「第七届CMIA医学创新大会·2025」。借此机会,健康界对浙江省中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吴建浓展开访谈,解析该院乌梅汤破圈的成功经验,以及医院的「成果转化经」。
转型研究型医院
大力支持科技成果转化
研究型医院是医学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其基本特征是坚持临床与科研交融并举,有稳定的原创性、突破性成果产出。随着「加快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建设」目标的提出,如何促进大型公立医院提高科研转化能力,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浙江省中医院一直在尝试围绕「临床关键问题及人民健康问题」摸索科研成果转化。早在20世纪70年代,该院通过中西医协同开展肿瘤治疗研究,李大鹏院士团队曾成功研发抗癌中药注射液康莱特。康莱特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获准三期临床试验,成为中国第一个在美国开展三期临床研究的中药注射液产品。其能调节肿瘤患者免疫力,提升其生存质量并延长生存时间。
彼时,在医药资源匮乏的背景下,该院专家还研发出改善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及化疗后患者状态的生血宁胶囊,该药疗效显著,得到了同行和百姓的认可。
「一路走来,浙江省中医院的发展之路上一直刻有科研成果转化的基因。2023 年疫情结束后,我们决定朝研究型医院建设进发,并以成果转化为抓手营造临床研究氛围。」吴建浓对健康界回忆道。
说干就干。当年该院进一步完善管理团队,优化成果转化文件,明确剔除成本之后80%收益归项目团队,10%归管理团队;同时还将成果转化纳入晋升条件,依据转化到账金额划定项目级别,医务人员可凭借优质临床研究及有效数据转化参与优秀人才选拔评优,带动大家推动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这些措施生效后,有力激发了科研活力。
其中互联网医院上的爆款茶饮乌梅汤则为转化带来了重要启示。乌梅汤具有生津止渴疗效,效果显著,获得了年轻人的喜爱。
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该院研发的乌梅汤2.0曾创下单日配出1200万帖的记录。今年5月下旬,该院还上线了「乌梅汤2.0升级版」,升级为「乌梅荷叶系列茶饮」。当时该院中医内科主任夏永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版乌梅汤不仅解暑化湿,还能减脂降浊,适合高脂血症和超重人群饮用。」
吴建浓透露,当前国家对中医药发展愈发重视,2025 年 3 月出台的《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到,一是要把控中药饮片质量,实现可追溯;二是中药可作为食品或保健品等产品,让更多百姓受益。借助这一政策支持,医院将进一步推进相关院内制剂和中药茶饮的转化工作。
事实也的确如此。乌梅汤只是转化过程中的一类产品,该院还计划推出精油、香囊和月饼/糕点。相关产品将结合现代人的体质特点,考虑季节因素,针对有睡眠不适、睡眠障碍等问题的人群,采用药食同源的材料,使之更利于健康。如药膳月饼预计今年中秋就会推向市场。
分享线索、探讨合作,加入社群
关键是反哺临床
最终推动新药转化
据悉,浙江省中医院的乌梅汤2.0转化费用首笔到账金额达千万级。
「这确实是医院探索非医保收入外的一笔重要收益,为医院运转提供了有力支持;但更重要的是反哺临床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吴建浓说。
她认为,要明确中医药在治未病、治已病以及康复各阶段的应用,且需通过临床研究和数据积累,明晰其疗效;同时,这也能提升医务人员的创新能力,医生在看病过程中,需评价方子对哪些患者有效或者无效,明确不同人群适用的相关产品,针对特定人群研发相关产品。针对不同阶段开发不同的功能产品等。总之,要在临床研究和临床过程中不断总结,明确优势、发现问题并改进,进而转向机制研究。
比如说,中医药在药食同源方面能发挥作用,这类产品既能治病,也能防病,其治未病作用突出,能够让人健康且有质量地生活。在推进药食同源过程中,中医院的参与非常必要。电商平台上虽有很多相关商品,但医院推出的方子基于前期人群使用的数据,能够开发精准针对特定人群的健康食品或功能性食品。
据了解,该院不仅重视患者的体验与评价,也关注消费者反映的问题,这些对维护医院品牌至关重要。对于每一条群众的反馈或投诉,医院都极其重视,并在此过程中改进流程监管。
不过,就目前而言,浙江省中医院的成果转化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主要还是基于功效进行的。「我们以成果转化为抓手,旨在营造良好的临床研究和科学研究氛围,这是初心,也是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未来,要实现数据驱动下的临床研究,最终推动新药研发和转化工作,从而提升医院综合实力、更精准地满足群众对健康的需求。」
医院的成功经验能否复制?
这些成果转化的经验是否能够复制,为其他医院提供一些借鉴?
「这种转化思路是具有可复制性的,不过每家医院都有各自的特色,不应照搬浙江省中医院的模式,而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转化路径。」吴建浓说。
以中医院为例,虽以中医药转化为主,但信息软件转化同样也成效显著。中医院初期可围绕自身中药特色开展转化,不过不应仅局限于此。医院可以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进行转化并形成专属的知识产权。如临床一线人员针对呼吸机管道易积水引发系统性肺炎导致病人病情恶化的问题,借鉴导尿管原理开发解决方案,形成自己的专利产品和解决方案,并推动了该方案转化。
吴建浓指出,形成敢于创新和解决问题的氛围,对转化具有重要意义。要实现转化,她认为这几点缺一不可。一是要引进人才,要招募愿意钻研、敢于挑战的人才,开展方法论学习;二是要在临床研究上给予支持,遴选优质项目加大投入;三是要搭建相关平台,整合各方面的支持力量,形成合力。
「2024年,医院围绕研究型医院建设,专门制订了 333 工程,即「三年三亿三大核心任务」。围绕人才、临床研究及平台搭建,计划三年投入三个亿,以提升临床研究能力和成果转化效果。」吴建浓表示,这一工程不仅为医院下一阶段研究型医院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吹响了科研成果转化全流程规范化推进的号角。
扫码加入「以健康为中心」医院发展与能力建设专区
【系列直播,抢先观看
【标杆探访,抢先报名】
【社群交流,持续学习】
【解决方案,提升效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