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劳作突然晕倒、体温飙升至 40℃以上、皮肤干燥无汗… 这不是普通中暑,而是死亡率高达 50% 的热射病!作为夏季最凶险的急症之一,热射病常被称为 “高温杀手
热射病防治指南:高温下的致命预警与科学应对
户外劳作突然晕倒、体温飙升至 40℃以上、皮肤干燥无汗…… 这不是普通中暑,而是死亡率高达 50% 的热射病!作为夏季最凶险的急症之一,热射病常被称为 "高温杀手",但早期识别与正确急救能大幅提高生存率。今天就为高温作业者、户外工作人群及家属详解热射病的全程防治要点,筑牢安全防线。
一、什么是热射病?-- 高温下的 "器官熔断"
热射病是由于长期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或高强度运动导致体内热量过度蓄积,体温调节中枢失效,引发核心体温≥40℃、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致命性疾病。
1、核心机制:人体散热效率<产热效率,汗腺因过度劳累 "罢工",热量在体内像 "滚雪球" 般堆积,最终灼伤大脑、心脏、肝肾等器官。
2、两大类型:
2.1经典型热射病:多见于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无明显体力活动,因环境闷热(如通风差的房间、车内)缓慢发病。
2.2劳力型热射病:好发于户外工作者、运动员,因高强度劳动或运动突发高热,病情进展更快,多在 1-2 小时内昏迷。
二、热射病的典型症状:身体发出的 "红色警报"
(一)"三联征" 快速识别(出现 2 项以上立即就医!)
1、超高热:体温≥40℃,皮肤灼热发红(早期可能有短暂出汗,随后无汗)。
2、意识障碍:从烦躁不安、反应迟钝迅速发展为昏迷,可伴抽搐、瞳孔异常(一侧散大或双侧缩小)。
3、多器官损伤表现:
3.1呼吸急促、咳嗽(肺水肿);
3..2恶心呕吐、腹痛(肝损伤、胃肠黏膜灼伤);
3.3尿少、茶色尿(急性肾损伤);
3.4全身瘀斑、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二)前驱信号(发病前数小时)
1、头晕头痛、肌肉酸痛、心慌乏力(类似重度中暑,但补水后不缓解);
2、口渴却无汗、皮肤干燥发烫,或出现异常烦躁、行为失控(如脱衣、打人,因脑损伤导致)。
三、哪些人容易被热射病 "盯上"?-- 高危人群与场景
(一)高发人群(风险比普通人高 10 倍 +)
1、户外作业者:建筑工人、快递员、交警(日均暴露高温环境>6 小时,且常穿不透风衣物);
2、年老体弱者:65 岁以上老人(汗腺退化,散热效率降 30%)、慢性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体温调节能力差);
3、特殊场景人群:马拉松选手(运动产热骤增)、醉酒者(体温感知迟钝)、被遗忘在车内的儿童(车内温度 10 分钟可超 50℃)。
(二)诱发因素
1、环境因素:气温>35℃+ 湿度>60%(汗液无法蒸发,散热失效)、通风不良的密闭空间(如温室、矿井、车内);
2、行为因素:未及时补水、穿紧身 / 深色衣物(吸热快)、连续作业无休息、熬夜后体力透支。
四、如何确诊热射病?--3 步判断法
(一)诊断依据(医生判断)
1、高温暴露史:发病前 1-4 小时有高温环境停留或高强度运动史;
2、临床表现:高热(>40℃)+ 无汗 + 意识障碍,或出现休克、抽搐、多器官损伤症状;
3、实验室检查(医院必查):
3.1血常规:白细胞升高(应激反应)、血小板下降(提示 DIC);
3.2肝肾功能:转氨酶(ALT/AST)>正常值 10 倍(肝损伤)、肌酐(Cr)升高(肾损伤);
3.3凝血功能:凝血时间延长(INR>1.5),纤维蛋白原降低(提示凝血障碍);
3.4肌酶:肌酸激酶(CK)>5000U/L(肌肉溶解,劳力型热射病典型表现)。
(二)鉴别诊断(避免误诊)
疾病
关键区别
快速判断
中暑(轻症)
体温<40℃,有汗,无意识障碍
补水降温后症状缓解
脑卒中(中风)
突发偏瘫、言语障碍,体温正常或低热
CT 检查可见脑部出血 / 梗死灶
低血糖昏迷
有糖尿病史,冷汗、手抖,血糖<3.9mmol/L
测指尖血糖即可鉴别
五、分秒必争!热射病的急救与治疗
(一)现场急救:黄金 10 分钟决定生死!
1、快速脱离高温环境:立即移至阴凉通风处(如空调房、树荫下),解开衣物,暴露皮肤。
2、物理降温(核心措施!):
2.1冰水浸浴:将患者躯干(胸部以下)浸泡在 15-20℃的冷水桶中(避免全身浸泡引发寒战,儿童可用浴缸),同时按摩四肢促进血液循环散热;
2.2蒸发降温:无冰水时,用喷雾瓶向患者全身喷洒温水(32-35℃),同时用风扇直吹(风速>5 米 / 秒,模拟 "对流散热");
2.3重点冰敷:用塑料袋装冰或冰袋,包裹毛巾后置于颈部、腋下、腹股沟(大血管集中处),每 10 分钟更换一次。
警示:禁止用酒精擦身(酒精吸收快,对儿童 / 老人有毒性)、禁止拍打患者(防止肌肉溶解加重)。
3、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患者侧卧,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分泌物,防止呕吐物窒息;若呼吸停止,立即心肺复苏(CPR)。
4、快速送医:降温同时拨打 120,告知 "疑似热射病,体温>40℃,已昏迷",途中持续物理降温(可用车载空调制冷,冰袋垫在背部)。
(二)医院治疗:多学科抢救(ICU 级治疗)
1、快速降温(1 小时内目标):
1.1体外降温:冰毯覆盖全身、灌肠冰盐水(30℃,成人 1000ml / 次);
1.2体内降温:静脉输注 4℃生理盐水(10-15ml/kg),或使用血管内降温仪(直接冷却血液),目标 2 小时内体温降至 38.5℃。
2、器官支持治疗:
2.1呼吸支持:气管插管 + 机械通气(防呼吸衰竭);
2.2循环支持:静脉补液(生理盐水 + 林格液),血压低时用多巴胺升压;
2.3肾脏保护:血液净化(CRRT,清除肌红蛋白、炎症因子,预防肾衰);
2.4脑保护:静滴甘露醇(减轻脑水肿)、亚低温治疗(维持体温 36-37℃,保护神经细胞)。
3、药物治疗:
3.1控制抽搐:地西泮(安定)10mg 静注,防止脑损伤加重;
3.2纠正凝血:补充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针对 DIC);
3.3护肝护心:还原型谷胱甘肽(护肝)、磷酸肌酸钠(护心)。
(三)中医疗法(辅助恢复期)
1、昏迷期:安宫牛黄丸(清热开窍)鼻饲,促醒开窍;
2、恢复期:生脉饮(党参、麦冬、五味子煎服)益气养阴,改善乏力、心慌;
3、针灸辅助:针刺人中、十宣、曲池穴,缓解高热昏迷(需专业医师操作)。
六、热射病患者的注意事项与康复管理
1、饮食调理:
1.1清醒后 24 小时内:禁食油腻、辛辣,从米汤、藕粉等流食开始,逐步过渡到粥、蒸蛋羹(保护胃肠黏膜);
1.2恢复期(1-2 周):多吃高蛋白食物(牛奶、瘦肉、鱼)修复器官损伤,补充维生素(新鲜果蔬),避免生冷食物(如刺身、冰饮)。
2、休息与监测:
2.1出院后 1 个月内避免高温作业、剧烈运动,每日监测体温(晨起、午后、睡前),>37.5℃及时就医;
2.2每周复查肝肾功能、心肌酶、凝血功能,持续 3 个月(警惕迟发器官损伤)。
3、特殊人群护理:
3.1儿童患者:康复后 1 周内避免阳光直射,观察是否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脑损伤后遗症);
◦ 3.2老年患者:家属需协助翻身、拍背(防卧床肺炎),记录每日尿量(<400ml / 天提示肾损伤未愈)。
七、热射病的预防措施:从源头切断风险
(一)高危人群 "五要" 原则
1、要错峰作业:户外工作者上午 10 点 - 下午 4 点高温时段暂停作业,如需工作,每 20 分钟到阴凉处休息 5 分钟,随身携带便携小风扇。
1.1要科学补水:
1.2提前补水:开工前 30 分钟喝 500ml 淡盐水(500ml 水 + 1g 盐);
1.3定时补水:每小时饮用 100-200ml(全天至少 3L),分次慢饮,避免牛饮(防胃扩张)。
2、要正确穿戴:
2.1穿浅色、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深色衣物吸热率高 40%);
2.2戴遮阳帽(帽檐>250px)+ 防晒袖套,户外作业者穿 "空调服"(内置水冷循环装置)。
3、要主动监测:
3.1自备电子体温计,每 2 小时测一次体温,≥37.5℃立即降温;
3.2观察尿液颜色:深黄色提示脱水,需马上补水补盐。
4、要随身携带急救包:
4.1必备物品:冰袋、退热贴、口服补液盐(Ⅲ 型)、仁丹 / 十滴水(缓解轻症中暑)、急救联系卡(标注家属电话、附近医院急诊电话)。
(二)家庭与环境防护
1、儿童 / 老人看护:
2、绝不将儿童单独留在车内(哪怕开窗,5 分钟内温度可达 50℃);
3、老人房间保持通风,空调设定 26-28℃,每日用温水擦拭身体 2 次(促进散热)。
4、高温天居家细节:
5、窗帘拉上(阻挡太阳直射),中午关闭朝南窗户,傍晚通风;
6、备足凉白开、淡盐水,冰箱冷藏湿毛巾(可随时擦拭降温)。
八、专家提醒:这些误区千万别踩!
1、误区一:热射病是 "中暑加重",休息一下就好
真相:热射病是独立急症,从昏迷到器官衰竭仅需 2 小时,必须立即降温 + 送医,拖延 1 分钟死亡率上升 10%!
2、误区二:用退烧药(如布洛芬)能快速降温
真相:退烧药通过发汗起效,但热射病患者汗腺已衰竭,用药无效且可能加重肝肾负担,物理降温才是 "唯一通路"。
3、误区三:轻症中暑好转后可以马上回到高温环境
真相:身体对高温的耐受能力需 7-10 天恢复,康复后 3 天内避免正午外出,逐步增加暴露时间。
4、误区四:"我年轻体壮,不会得热射病"
真相:劳力型热射病多发于 20-40 岁健康人群,因高强度运动产热超过身体极限,近年马拉松、军训中频发,不可掉以轻心!
九、高温天 "保命" 口诀
热射病,别轻视,高温无汗昏迷急;
现场降温是第一,冰水擦身快送医;
户外作业勤休息,补水补盐要牢记;
老人儿童多看护,车内停留要禁忌;
预防做得好,夏天没烦恼!
热射病虽凶险,但早期识别与正确急救能改写结局。记住:高温环境下,任何异常的头晕、无汗、意识模糊都是 "致命预警",立即行动才能为生命抢时间!关注身边高温作业者,转发科普知识,让这个夏天多一份警惕,少一份悲剧。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