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亿爆雷!1.2万老人血本无归。康养+理财的尽头是跑路?
一位杭州老人颤抖着交出存折时喃喃道:“他们喊我妈妈,比亲儿子还亲...”三个月后,105万元养老钱与山屿海董事长熊雄一同人间蒸发。
2025年4月,杭州西湖区公安分局门口排起蜿蜒长队。坐轮椅的七旬老人、拎着尿袋的衰弱长者,在春寒中攥着投资合同瑟瑟发抖。他们身后,是一家号称“候鸟式旅居第一股”的上市企业崩塌的废墟——山屿海集团非法吸存26亿元,其中85%受害者是60岁以上老人。
精准狙击银发族的心理骗局
山屿海将目标明确锁定为高净值中老年“高客”群体。这部分“有钱有闲”银发族随着年龄增长,对生活品质和养老保障有着较高的追求,且拥有一定的积蓄。山屿海瞅准了他们渴望在晚年享受舒适、体面生活的心理,以提供优质康养服务为幌子,抛出了一个个诱人“陷阱”。
1.1 会员制陷阱
山屿海推出了铂金和钻石会员制度,要求客户一次性支付数万至数十万元不等的会员费。承诺给予年化6%-8%的收益,同时还声称会员可享受免费旅居服务。对于渴望丰富晚年生活、体验不同地域风情的老人来说,这样的条件极具吸引力。70岁的张华就是被“免费旅游+健康服务”所吸引,投入了50万元。可到了2025年1月,收益突然停止支付,他才发现自己陷入了一场骗局。
1.2 房产托管骗局
“海边养老房,躺着赚租金”,山屿海拿安吉这些地方的低价房当噱头。跟老人说年租金回报能有6%-8%,要不就是托管分成,好多上了年纪的人就信了去投资。李梅花70万在安吉深山买了套58平米的养老房,头四年每年能拿2.25万租金,可到2025年1月之后就没下文了。这房子位置太偏根本租不出去,更别说好多房产手续都不全,老人们投进去的钱基本就打了水漂。
1.3 电子产品转租业务陷阱
山屿海旗下“麦子租赁”平台诱导老人投资电子产品转租业务,承诺年化9.9%-12%的高收益。投资者花6999元“租一部华为手机”,30天后能收回8388元,年化收益远超正常水平。然而,投资者从未接触过实际产品,一切都只是数字游戏。2025年4月,该平台爆雷,投资者的到期资金无法提现,页面长期显示“系统正在更新”,不少老人省吃俭用攒的钱就这么打了水漂。
山屿海这套路子里,除了拿高收益当幌子,最戳中老人心窝子的还是那套情感营销。业务员见着老人就“叔叔阿姨”甜腻腻地喊,每月雷打不动办健康讲座,老人生日了端来长寿面、塞维生素片,过年还带着写春联、凑一起吃年夜饭。这股子“亲情服务”做得滴水不漏,好多老人平时缺人惦记,在这儿突然尝到被嘘寒问暖的滋味。有个维权的老人直叹气:“他们喊‘爸妈’比亲孩子还热乎,我们哪儿架得住这种软磨硬泡?”就这么着,老人们心里对他们生出依赖,等到推销投资的时候,自然就慢慢松了防备。
网红创始人熊雄的双面人生
西装革履的熊雄站在聚光灯下,对着镜头侃侃而谈,屏幕前数万银发族正认真聆听这位“理财教父”解读时政财经。谁能想到,这位口口声声要“让中国老人老得安心、赚得体面”的“孝子”,实则在编织一张巨大的资本骗局。
2009年,熊雄带着全家搬到海南,初衷是为父亲寻找养病的好环境,却意外发现了养老度假的商机。他在琼海创办香水湖度假农场,推出“候鸟式旅居”养老新模式,冬天到南方避寒,夏天回北方避暑,精准的定位让山屿海迅速打开市场。为赢得中老年客户信任,熊雄精心打造“孝子”和“退伍军人”人设,在各大平台宣扬自己的诚信与担当,很快收获大批拥趸。靠着这手操作,山屿海2015年居然在新三板敲了钟,号称“候鸟旅居第一股”,往后七年连续挤进“浙商500强”。熊雄更是头顶“风云浙商”“康养领军人物”的光环,走到哪儿都前呼后拥。那会儿搞免费旅游,领队对老人嘘寒问暖,哄得大爷大妈直送锦旗,谁能想到这光鲜背后全是资本骗局?
2025年3月,山屿海旗下“麦子租赁”APP突然提不了现,页面卡死,成了引爆雷区的导火索。之前这平台拿“手机租赁”当幌子,忽悠人花6999元“租华为手机”,30天返8388元,算下来年化收益超20%——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拆东墙补西墙的资金盘,偏要包装成“国家支持的康养金融试点”。麦子租赁一暴雷,山屿海的窟窿全露馅了。卖出去的康养房交不了房,养老社区成了烂尾楼,会员分红说停就停,短视频账号集体断更。而那个天天喊“让老人赚体面”的熊雄,早没了人影。他最后一次露面是在“习安健康赴美上市发布会”上,拍着胸脯说要当“中国康养第一股”,结果所谓的赴美上市压根是瞎编的。老板跑路后,公司高管跟着集体蒸发,留一堆老人对着取不出钱的APP干瞪眼。
警方迅速立案,上海、杭州、海南多地同步侦办,查封公司资产。但面对40亿的巨额损失,能追回的资金少之又少,受害老人的名单还在不断拉长。曾经风光无限,拥有多个“概念项目”的企业集团,一夜之间崩塌。这场骗局,不仅是资本的狂欢与破灭,更是无数家庭的噩梦,也为社会敲响了防范金融诈骗的警钟。
银发经济陷入系统性信任危机
山屿海的轰然垮塌,撕开了康养行业华丽外衣下的伤疤。这不仅是一家企业的覆灭,更是“资本玩金融、品牌拉信任”的康养模式系统性失效的缩影,为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资本运作的骗局,让山屿海在扩张之路上疯狂“踩雷”。超70个康养项目遍布全国,从地产、旅居到酒店、电商,再到金融、矿业,看似庞大的产业版图实则是资本的迷魂阵。多数项目停留在纸面,或长期深陷亏损泥潭,所谓的“多元化”协同,不过是资本空转的障眼法。这种激进的扩张,既像镜花水月,又如沙滩上建高楼,一旦潮水退去,崩塌只是时间问题。
山屿海的遭遇并非个例,而是整个康养行业乱象的集中体现。行业频频暴雷的根源,在于“前热后冷”与“资本先行,服务失速”的尖锐矛盾。中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60岁以上人口突破3亿,占比超21%,万亿级养老市场的诱惑,引得房企、资本、平台机构蜂拥而至。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愿意为高价康养服务持续买单的老年人少之又少。高价康养公寓动辄数十万元起售,远超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多数家庭养老仍依赖子女补贴。
在盈利压力下,行业模式开始扭曲变形。“高息返租”“以房养老”“会员制投资”等金融手段层出不穷,企业试图用概念包装地产本质,玩起了资金游戏。但这种模式无异于饮鸩止渴,一旦资金链断裂,所有的表面繁荣瞬间化为泡影。“中绿康健”以12%年回报为诱饵吸纳上万人资金后崩盘,湖南六步溪舜圣健康养生集团2023年7月资金链断裂后,公司改名并注销分公司,新公司为空壳。该公司以旅游开发、黄精种植等项目吸引投资者,承诺高额返利,最终人去楼空……就连实力雄厚的大牌房企,也在养老布局中折戟沉沙。绿地“康养小镇”资产贬值,中铁建康养项目暂停开发,泰康、大家保险等头部企业也纷纷收缩战线,转向轻资产运营,聚焦高净值人群。
尾声:山屿海的轰然崩塌,不仅卷走了1.2万老人毕生积蓄,更重创了银发群体对康养行业的信心。这场以“孝心”为名、高息为饵的骗局,精准狙击了老人对体面养老与情感慰藉的双重渴望,暴露了“资本玩金融、服务成空谈”模式的致命缺陷。其并非孤例,行业乱象丛生,“高息返租”“会员投资”等金融化手段屡屡暴雷。万亿银发市场潜力巨大,唯有回归服务本质、严控金融风险、筑牢监管堤坝,方能避免悲剧重演,让“老有所养”的期盼不再沦为资本的祭品!
参考资料:
华夏时报:以高额回报向老年人兜售康养项目,山屿海投资集团涉集资诈骗细节曝光
山屿海暴雷40亿元资金骗局:从康养明星到金融黑洞-中房网
解码险资“巨轮”泰康的主动收缩-华尔街见闻
每经网保险集团“跨界”投资玩什么?透视900+非保险子公司:“医康养”是新高地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