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 岁胡某珠老人术后重见光明,晶体自费仅11元,得益于政策。医院开展筛查,已助3000余患者,母亲节病房尽显温情。
"后生仔叽,你牌几上的笑脸是明晃晃的黄!"5月11日上午,汝城县中医医院眼耳鼻喉头颈外科病房内,98岁的胡某珠老人颤巍巍伸出食指,轻轻指了指科主任欧阳明胸前的工作牌上的"笑脸"夹子。
阳光漫洒在病房地板,映出一片温暖的金色,也照亮了老人眼中重新绽放的光彩--这是她五年来第一次清晰分辨色彩。
五年朦胧世界里的母亲守望
胡某珠老人的视界从2020年起逐渐褪色。最初是菜碗里的青红椒混作模糊色块,继而晚辈的笑颜褪成朦胧剪影,近一年来只能扶墙摸索前行:"夜里怕摔跟头,解手都要等囡来扶。""我妈总说年纪大了,看不清就看不清了。"直到前日摸索倒水时打翻暖瓶,滚水差点烫伤腿,家人才硬着心肠送医。
5月8日入院时,老人血压高达183/74mmHg,冠心病病史加剧了手术风险。眼耳鼻喉头颈外科主治医师袁东秀手持裂隙灯检查发现,其双眼视力仅为手动/250px,几乎处于"十厘米外难辨人影"的状态。
医院迅速组织心内科等多学科会诊,考虑到老人高龄及基础疾病,决定采用局部麻醉方案。护理团队24小时陪护在侧,从掰药滴药到擦手谈心,用细节打消老人的紧张:"老人家别怕,我们就在旁边守着。"
二十分钟手术重启光明之门
5月9日,手术室准备就绪。市级眼科专家陈书扬操作超声乳化仪稳如磐石,护士在眼内轻滴局麻药:"老人家,有点凉,忍一下就好。"全程清醒的胡某珠老人听见仪器轻微震动,也听见医师唐羽的贴心指导:"别眨眼,很好,马上就好了。"
这场仅20分钟的手术,承载着全家人对光明的期盼。次日清晨拆纱布瞬间,胡某珠老人突然指着墙上的时钟:"现在是九点十分吧?"护士们赶紧拿来移动视力表,她眯眼辨认:"这个是右边,这个是……"
复测视力达0.4,这个数字让老人笑得合不拢嘴:"以后能自己择菜、认人,不用总麻烦孩子了。"
十一元账单背后的民生温度
当护士将结账清单送到胡某珠老人女儿手中时,她反复核对三遍:总费用4616.42 元,医保报销后自费1832.12元,其中人工晶体自付部分仅11元。
"以前听说有的晶体要好几千,现在政策真是帮了大忙!"欧阳明解释,这得益于国家医用耗材集采政策,国产晶体价格从数千元降至百元,叠加医保报销以及医院惠民政策等,切实减轻了群众负担。
近年来,该院眼耳鼻喉头颈外科团队深入全县14个乡镇开展白内障筛查,累计为3000余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减免费用超千万元。办公室墙上,"光明使者、医者父母心"的锦旗格外醒目,见证着"不让一人因贫失明"的初心坚守。
母亲节病房里的双向温情
护士站飘来康乃馨香,胡某珠老人端坐在床头任由女儿梳发:"闺女,你头发里的白丝比我还多嘞。"指尖轻划过女儿眼角:"没变,还是小时候那个爱哭闹的丫头,就是眼角多了几条'笑纹 '。"一旁的护士想起今天母亲的电话:"你守着病人过节,妈给你留着艾草煮的鸡蛋。"
出院时,胡某珠老人拉住欧阳明的手:"后生仔叽,你名字里的'明'字好,让我这把老骨头又看见明晃晃的天日喽!"转身又对护士们说:"后生女叽,听说明天就是护士节了,祝你们天天开心,比这阳光还亮堂!"据悉,胡某珠老人将于半月后返院进行左眼手术,届时视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走廊里,复查的孩子蹦跳着说"现在能看清黑板上的字",出院的家属不停致谢……
"我们修复的不只是视力,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汝城县中医医院副院长朱俊表示。在这片传承"半条被子"精神的红色热土上,汝城县中医医院持续深化"光明"工程以及青少年眼健康宣教活动,用精湛医术和惠民政策守护群众"看得见的幸福",让更多家庭重获清晰世界的温暖馈赠。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