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特辑|转发!这些致癌物,妈妈们每天都在接触!

2025
05/12

+
分享
评论
爱D讯希站
A-
A+

别再忽视!转发提醒身边的女性!

"妈妈的味道"

是许多人心中最温暖的记忆

但这份爱意背后

可能藏着意想不到的健康危机

16031746945317536

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2024年发布的最新数据,对于女性,2022年肺癌(40.19万)超过乳腺癌(35.72万)成为女性第一大常见癌种。

过去,我们总认为男性是肺癌高发群体,为何如今女性也成为了肺癌的受害者?

肺癌高发,与整体人群的吸烟率高有明确关系。以美国为例,其女性肺癌患者约80%以上都是烟民,但在中国,情况却大有不同--中国的女性肺癌患者中,约有80%都从不吸烟。

在全球范围内,男性肺癌患者中有15%从不吸烟。但是,女性肺癌患者中约有一半从未吸烟。从不吸烟的女性患肺癌的可能性是从未吸烟的男性的2倍。

不吸烟,却高发肺癌,到底是谁偷走了妈妈们的肺部健康?

今天,就让我们聚焦妈妈们每天接触的三大致癌风险,用科学数据揭开真相,为妈妈的健康保驾护航。

3891746945335401

01.

厨房油烟

爱意背后的呼吸之痛

每个妈妈都熟悉这样的场景:油锅烧热,葱花爆香,食材下锅时"滋啦"一声腾起白烟。这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却可能让肺部承受着看不见的伤害。

当食用油加热到200℃以上时,油脂会发生热裂解,产生苯并芘(1类致癌物)和丙烯醛。这些物质会直接损伤呼吸道细胞DNA,诱发基因突变。

上海一项追踪十年的研究发现,经常用爆炒、煎炸方式做饭,长期接触厨房油烟的女性,患肺癌的风险是普通人的2.8倍。

在通风不良或抽油烟机使用不当的情况下进行中式爆炒时,厨房PM2.5浓度可达800μg/m³,是户外雾霾时的数倍。

而很多人炒完菜立刻关油烟机的习惯,更会导致室内油烟存留,让身处其中的人吸入更多油烟。这些颗粒,会钻进肺部最深处扎根,悄悄积累,当量变引起质变,疾病也便悄然而至。

88951746945356092

防癌行动:油烟机不是摆设,是"救命神器"

想要减少女性在厨房中所受的健康威胁,优化烹饪方式与抽油烟机使用方式都十分重要。

多用蒸煮、凉拌,少用锅煎炸。如果实在无法改变,可以改用空气炸锅,也可以大大减少油烟。

老旧抽油烟机吸油烟的效率变低,应及时更换。选择抽油烟机时,建议购买风量≥20m³/min、风压≥300Pa的抽油烟机(参考《家用吸油烟机》国家标准GB/T 17713-2022)。

此外,用对也很重要。很多人为了省电,都会晚开早关抽油烟机,导致吸入过多油烟。正确的使用方式,应该是在开火前3分钟启动,关火后继续运行10分钟,这样操作,可以让PM2.5浓度降低80%。比起剩下的那点电费,多出的健康显然更重要。

02.

二手烟与三手烟

肺癌的双重打击

爸爸在阳台抽完烟,转身抱起孩子亲昵;爷爷抽完烟坐在沙发上,小孙子趴在他膝头玩耍……这些温馨的日常,可能正把70多种有害化学物质悄悄传递给家人。

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已将二手烟列为1类致癌物,其中包含70多种致癌化合物,例如:

●亚硝胺:直接导致DNA损伤,诱发肺癌。

●多环芳烃:黏附在肺部,长期积累引发慢性炎症。

而且,世界卫生组织早已明确指出:二手烟没有"安全剂量"。哪怕每天只吸入少量烟雾,肺癌风险也会增加近三成。

二手烟,不仅仅是不吸烟者站在吸烟者附近时所接触的烟雾。美国研究者曾发现,吸烟者即便在室外抽烟,烟雾仍会通过门窗缝隙回流,让客厅的空气质量瞬间恶化5倍。

更值得警惕的,还有三手烟。所谓"三手烟"是指吸烟者"吞云吐雾"后残留在衣物、墙壁、地毯、窗帘、皮革、家具,甚至头发和皮肤等表面的烟草烟残留物,是目前危害最为广泛的室内空气污染。三手烟会附着在接触到的任何物体上,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累积,可以深入到地板和墙壁中,很难清除和清洁。另一方面,吸附在物体表面的三手烟还会重新散发到空气中,与氧化剂反应和其他化合物产生二次污染物。

这些残留物中含有尼古丁、致癌物、重金属、放射性物质等有害物质,可通过皮肤接触和呼吸持续危害家人。

防癌行动:远离烟草,为自己也为家人

戒烟,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健康,也能保护家人的健康。爱她,就从掐灭手中的烟开始。

如果暂时戒不掉,请专门准备一套"吸烟外套",进屋前脱下挂在门外。尽量不在小房间、车内空间吸烟,避免身上沾染过多烟雾。

每周用温水加白醋擦拭家具表面,给客厅添置一台能过滤PM0.3颗粒的空气净化器,都能有效减少室内残留的有害物质。

外出时,也应选择禁止吸烟的餐厅和其他室内场所,降低接触烟草的几率。

03.

忙碌的生活

多种癌症的沉默推手

其实,除了高发的肺癌。女性们还被乳腺癌、甲状腺癌、结直肠癌和子宫颈癌所困扰。尤其是乳腺癌,更是成为了妈妈们头上的一个巨大阴影。

实际上,乳腺癌的一些危险因素也常常隐藏在妈妈们的日常生活中。

"每天喝点红酒美容养颜""更年期吃点激素药能永葆青春"……这些看似体贴的建议,可能正在把妈妈推向乳腺癌的风险中。

85871746945387128

《柳叶刀》的研究表明:每天一杯红酒,乳腺癌风险就会增加4%-15%。酒精在体内分解时产生的毒素,不仅会破坏DNA,还会让雌激素水平失衡--而多余的雌激素,正是喂养乳腺癌细胞的肥料。

同样危险的还有长期服用雌激素药物,英国一项涉及10万女性的研究发现,连续使用5年激素替代疗法,乳腺癌风险最高提高30%。而激素治疗,是很多更年期女性缓解潮热、失眠等症状的常用治疗方式。

乳腺癌预防三原则

●限酒:女性每日酒精摄入≤10克。

●控体重:BMI维持在18.5-24,腰围<85cm(亚洲女性标准)。

●科学应对更年期:优先尝试瑜伽、豆制品(含植物雌激素)等缓解不适,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短期用药。

31131746945409530

04.

癌症筛查指南

抓住黄金时间窗

肺癌Ⅰ期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80%,而Ⅳ期不足20%;乳腺癌早期治愈率超过90%。尽管具体数值因治疗方式和个体差异略有不同,但这些林林总总的数据都告诉我们:防癌投入的每一分钟,都能换来更长的陪伴时光。

但太多妈妈总把体检表塞在抽屉最底层,说着"等忙完这阵子再去"。身为儿女,我们一定要定期督促、陪伴妈妈将这些检查放进家庭日程,将癌症的风险扼杀在萌芽中:

1. 低剂量螺旋CT-早期肺癌筛查的杀手锏

适用人群:40岁以上,且符合以下任一条:

●每年下厨≥150次(相当于每周3次爆炒);

●家人吸烟或长期接触二手烟;

●有肺癌家族史;

●检查频率:每年1次低剂量螺旋CT。

2. 乳腺癌筛查:钼靶+超声,双管齐下

30-40岁:基础筛查阶段

●乳腺超声(每年1次):无辐射,适合致密型乳腺组织。

●自检(每月经期后7-10天):触摸乳房和腋窝,观察皮肤凹陷、乳头溢液等异常。

●高危人群附加建议(有家族史、BRCA基因突变等):乳腺超声+乳腺钼靶联合检查(每6-12个月)。

40岁以上:强化筛查阶段

●常规检查:

乳腺钼靶X线(每1-2年1次):国际公认的早期钙化灶检测手段。

乳腺超声(每年1次):与钼靶互补,提高肿块检出率。

●高危人群附加建议:

乳腺MRI(每年1次):对BRCA突变携带者敏感性达90%以上(NCCN指南)。

Her2检测(确诊乳腺癌后):通过病理活检检测Her2蛋白表达或基因扩增状态,指导靶向治疗。

3. 其他关键筛查

宫颈癌:HPV检测+TCT联合筛查(每3-5年)。

结直肠癌:45岁起每年粪便潜血检测,每10年一次肠镜。

从今天起,让抽油烟机的轰鸣成为守护健康的背景音,让无烟的家成为爱的堡垒,让美好生活成为妈妈的日常。让我们一起守护妈妈的笑容,毕竟,它才是全家最珍贵的财富。

注明:本文配图均由AI生成。

参考文献:

[1]Han, B., Zheng, R., Zeng, H., Wang, S., Sun, K., Chen, R., ... & He, J. (2024).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22.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 4(1), 47-53.

[2]Chen, T. Y., Fang, Y. H., Chen, H. L., Chang, C. H., Huang, H., Chen, Y. S., ... & Hsiung, C. A. (2020). Impact of cooking oil fume exposure and fume extractor use on lung cancer risk in non-smoking Han Chinese women. Scientific reports, 10(1), 6774.

[3]Collaborative Group on Hormonal Factors in Breast Cancer. (2019). Type and timing of 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 and breast cancer risk: individual participant meta-analysis of the worldwide epidemiological evidence. The Lancet, 394(10204), 1159-1168.

[4]Vinogradova, Y., Coupland, C., & Hippisley-Cox, J. (2020). Use of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and risk of breast cancer: nested case-control studies using the QResearch and CPRD databases. bmj, 371.

[5]LoConte, N. K., Brewster, A. M., Kaur, J. S., Merrill, J. K., & Alberg, A. J. (2018). Alcohol and cancer: a statement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36(1), 83-93.

[6]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 (2020). List of classifications by cancer sites with sufficient or limited evidence in humans, IARC Monographs volumes 1-13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7]National Cancer Center of China. (2023).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23.

[8]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2023). WHO global report on trends in prevalence of tobacco use 2023.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吸烟,女性,妈妈,乳腺癌,肺癌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健康为民 体验提升”案例征集 加入
  • 第九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