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之光闪耀医疗前沿!5月4日,汝城县中医医院唐汝军团队于多学科协作下,成功开展CT引导下经皮十二指肠造瘘术,填补县域空白,开启治疗新篇章。
5月4日,汝城县中医医院介入医学科团队在学科掌门人唐汝军带领下,成功完成县域内首例CT引导下经皮十二指肠造瘘术。该手术通过CT三维重建精准定位,仅用30分钟即在局麻下为食管癌术后复发患者建立肠内营养通道,以5mm微创创口突破传统外科造瘘局限,标志医院在复杂消化道介入治疗领域取得关键突破。
多学科协作破解重症患者营养困境
50岁的患者何先生自2024年底食管癌术后复发,因食管完全闭塞出现严重进食障碍,体重骤降15公斤,陷入"吞咽呛咳-静脉营养-全身衰竭"恶性循环。
术前
面对传统外科造瘘创伤大、胃镜无法通过食管狭窄段的治疗难题,由介入医学科牵头,联合内三科、外一科、放射诊断科组成的MDT团队创新采用CT引导微创技术--利用CT三维重建精确定位因胃大部切除导致位置异常的残胃及十二指肠,制定"DSA引导置鼻胃管-CT引导精准穿刺造瘘"分步手术方案,成功突破正常解剖结构改变带来的穿刺风险。
微创技术凸显精准医疗优势
手术团队先在介入手术室DSA引导下经鼻置入胃管,再于CT室通过注气扩张残胃及十二指肠,在毫米级精度的CT引导下完成十二指肠造瘘管置入。造影显示对比剂在十二指肠内顺畅显影,标志着肠内营养通道正式建立。
术中
术后6小时患者即开始经造瘘管进食,次日精神状态显著改善:"终于摆脱了每天12小时的静脉输液,感觉身体有了力气。"
术后
相较传统开腹手术,该技术具有三大核心优势:
1.微创安全:局麻下操作,体表创口仅5mm,显著降低麻醉及手术创伤风险;
2.精准高效:CT三维重建解决复杂解剖定位难题,尤其适用于外科术后胃肠道解剖结构改变患者;
3.快速康复:术后即刻启动肠内营养,6小时恢复饮食,为后续抗肿瘤治疗创造条件。
县域医疗技术升级惠及基层患者
汝城县中医医院此次技术突破具有双重意义:既填补了县域CT引导下复杂消化道置管技术空白,更建立了"术前影像评估-术中精准导航-术后规范管理"的全流程标准化体系。
唐汝军指出:"去年我们还需转诊的胃肠造瘘患者,如今在县域内即可接受同等疗效的微创治疗。"该技术将为肿瘤晚期、神经系统疾病等长期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提供稳定的肠内营养支持,避免反复住院及长途转诊。
目前,医院介入医学科已启动肿瘤冷冻消融等技术攻关。正如唐汝军所言:"让先进医疗技术扎根县域,让老百姓在家门口获得高质量救治,是我们践行健康湖南建设的初心使命。"
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不仅彰显了基层医院多学科协作的诊疗实力,更标志着县级医院在微创介入领域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式发展,为分级诊疗制度落地提供了可复制的"汝城经验"。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