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鼾声”背后的健康危机:睡眠中的隐形杀手

2025
04/30

+
分享
评论
推医汇
A-
A+

短暂、偶发的鼾声可能由疲劳或睡姿不当引起,但若鼾声“打打停停”,即呼吸暂停超过10秒并频繁发生(每小时≥5次),则需警惕OSAHS。

深夜的鼾声,常被误认为是"熟睡"的象征,但背后可能隐藏着致命的健康风险。近年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这一"隐形杀手"逐渐进入公众视野。数据显示,我国约有1.76亿OSAHS患者,但其中90%的人尚未确诊。这种疾病不仅导致夜间缺氧、睡眠质量下降,更与高血压、糖尿病、心梗甚至猝死密切相关。

鼾声:从"睡眠噪音"到健康警报

1. 鼾声的科学机制

鼾声的产生源于睡眠时气道狭窄或阻塞,气流冲击松弛的软腭、舌根等组织引发振动。短暂、偶发的鼾声可能由疲劳或睡姿不当引起,但若鼾声"打打停停",即呼吸暂停超过10秒并频繁发生(每小时≥5次),则需警惕OSAHS。

2. 高危人群画像

肥胖者:BMI≥30的人群风险显著增加,颈部脂肪堆积压迫气道。

男性与老年人:男性患病率是女性的23倍;随年龄增长,肌肉松弛加剧气道塌陷。

儿童:腺样体或扁桃体肥大可引发鼾症,长期张口呼吸可能导致"腺样体面容"和智力发育迟缓。

合并慢性病者: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OSAHS会加重病情,形成恶性循环。

71511745980601304

睡眠中的"断气危机":OSAHS的致命危害

1. 心血管系统的"定时炸弹"

OSAHS患者夜间反复缺氧,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压飙升,心梗风险增加5倍,中风风险上升3倍。更危险的是,呼吸暂停超过120秒可能直接引发猝死。

2. 代谢与认知的双重打击

代谢紊乱:缺氧抑制胰岛素分泌,糖尿病患者病情恶化;脂肪肝、高尿酸血症风险增加。

日间功能障碍:嗜睡、记忆力下降,交通事故率比常人高7倍。

3. 儿童健康隐患

长期打鼾的儿童可能出现生长迟缓、注意力缺陷,甚至因缺氧导致脑发育受损。

诊断与治疗:打破"恶性循环"

1. 精准诊断:多导睡眠监测(PSG)

PSG是诊断OSAHS的"金标准",可记录呼吸暂停次数、血氧饱和度等数据。便携式初筛仪则为居家监测提供便利。

2. 分级干预策略

生活方式调整:减重10%15%可显著改善症状;侧卧睡姿、戒烟限酒、规律作息是关键。

呼吸机治疗(CPAP):通过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维持气道开放,有效率超80%。

手术与矫正器:针对解剖结构异常者,如腭咽成形术、口腔矫治器等。

30821745980602177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副主任医师呼吸科任毅预防建议: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方法有保持健康体重、养成良好睡姿、避免饮酒吸烟、积极治疗基础疾病、规律运动锻炼等。若已出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症状,如打鼾、呼吸暂停等,应及时就医治疗。除此之外,患者也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绝非小问题,它是潜伏在夜晚的"沉默杀手"。2025年世界睡眠日提出"健康睡眠,优先之选",呼吁全社会重视睡眠质量。若您或家人正受鼾症困扰,请及时行动,一次睡眠监测或许能挽救生命。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暂停,睡眠,呼吸,鼾声,健康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健康为民 体验提升”案例征集 加入
  • 第九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