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穿刺活检:16G vs 18G,活检针如何选择?

2025
04/22

+
分享
评论
华星医械小管
A-
A+

16G活检针在取材效果上更具优势,能提供更可靠的病理诊断依据,且在合理操作下并发症可控。在无特殊禁忌的情况下,优先推荐使用16G活检针进行肾穿刺活检。

在肾穿刺活检中,活检针的选择至关重要,16G与18G活检针各有特点,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抉择。

从取材效果来看,16G活检针较粗,取材质量和一次成功率高。研究表明,使用16G针穿刺取材活检成功率较18G针高,且取得的样本肾小球数更多。这意味着16G针能获取更充足的组织样本,为病理诊断提供更丰富的信息,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减少因样本不足导致的漏诊或误诊情况。

在并发症方面,18G针直径小,样本取材时对机体组织创伤性小,取样合格率相对较低,常出现取材不良或失败情况,但并发症发生率理论上可能相对低一些。然而,16G针虽创伤较大,血肿发生率可能稍高,但由于其取样效率高,穿刺次数少,反而能减少血尿发生率和患者腰痛症状。实际临床数据显示,在合理操作下,16G针并发症发生率并不一定高于18G针,且其总体优势更明显。

患者自身情况也是选择活检针的重要考量因素。对于体型肥胖、皮下脂肪或肾周脂肪较厚的患者,选用切割力较强的16G或14G弹射切割针,穿刺进针会更顺利;而儿童患者通常腰围较小,脂肪较薄,肾小于成人,适宜选择弹力相对较小的18G或更小规格的弹射切割针。

此外,操作人员的经验和技术水平同样不可忽视。经验丰富的医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穿刺技巧,无论使用16G还是18G针,都能最大程度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取材成功率。

综合来看,16G活检针在取材效果上更具优势,能提供更可靠的病理诊断依据,且在合理操作下并发症可控。在无特殊禁忌的情况下,优先推荐使用16G活检针进行肾穿刺活检。当然,具体选择还需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医生的操作经验以及医院的设备条件等综合决定,以确保肾穿刺活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患者的肾脏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穿刺,患者,活检,取材,并发症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健康为民 体验提升”案例征集 加入
  • 第九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