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进化神经心理学,认知症可能并非完全源于神经破坏,是对老化的进化适应性而进入低功耗认知状态。
[摘要] 阿尔茨海默病与其他类型的认知症长期被视为神经系统"硬件损坏"所致。虽然诸如Aβ、Tau等生物标记物不断被研究,但真正解释其"早期认知退缩"、"情绪冷漠"、"时间定向障碍"等现象的机制仍显不足。然而基于进化神经心理学,这些现象可能并非完全源于神经破坏,而是源于大脑对生理激素衰退所做出的进化式适应性应答--即"进入低功耗认知模式"的演化策略。
一、认知症--低功耗认知状态
传统观点将认知症(如阿尔茨海默病)视为神经退行性疾病,强调结构性病变与病理蛋白的沉积。虽然诸如Aβ、Tau等生物标记物不断被研究,但真正解释其"早期认知退缩"、"情绪冷漠"、"时间定向障碍"等现象的机制仍显不足。然而,基于进化神经心理学可提出一种全新假说:认知症可被视为一种进化意义上的"低功耗认知状态"的过度激活,其发生机制根植于激素-情绪标记系统的逐步退化。在老年阶段,内源性激素(多巴胺、催产素、内啡肽等)供能下降,引发情绪信号弱化、记忆具体性丧失、动机系统瘫痪,最终使认知系统主动进入保守化、节能化的运行状态。因此尝试在4E认知理论视角下重新构建认知症的动态模型,并提出激素-具身情境-延展认知三位一体的干预建议。
二、理论背景与模型提出
2.1 激素与情绪标记系统
人体内的激素系统通过调节情绪感知、社会动机与记忆加工,构成"情绪标记-行为驱动"的基础能量系统:
- 多巴胺:编码预期满足,维持目标导向;
- 催产素:维系社会连接,建立归属感;
- 内啡肽:标记完成与成就,产生愉悦反馈;
- 肾上腺素:促发行动与反应调节,增强警觉性。
2.2 情绪记忆与认知功耗的关系
记忆的具体化需要情绪信号作为锚点,情绪信号缺乏会导致"过度概括记忆"(Overgeneral Memory, OGM),最终进入"节能认知"状态。精细记忆更需要情绪信号标记才能在长期存储中得以巩固,同样,情绪缺失或信号强度不足会导致"过度概括记忆",使回忆趋于模糊、抽象甚至被快速遗忘。
2.3 认知症的"低功耗状态模型"
[激素系统老化] →[情绪标记削弱] →[记忆具体性丧失 + 社会动机下降] →↓
→[大脑进入节能运行模式] →[认知表现退化 + 行为功能收缩] → 认知症典型表现
三、4E认知视角下的再解构
4E认知模型是指认知不是仅在大脑中发生,而是具身(身体参与)、嵌入(情境依赖)、施行(在行动中生成)、延展(借助工具拓展)。强调认知是一个身体-环境-工具协同作用的动态过程(图-1)。基于该理论可与重新解释低功耗条件下的认知状态。
3.1 具身性(Embodied):激素失衡削弱身体-情绪反馈
躯体信号(如姿态、呼吸、微表情)与情绪生成高度相关,老年人激素失衡导致具身回馈机制削弱,身体成为"低反馈源"。
3.2 嵌入性(Embedded):情绪标记削弱导致"失情境感"
认知总是在具体社会文化背景中进行,认知症患者由于情绪-记忆标记削弱,逐渐"失去情境嵌入",表现为失定向、环境抽离。
3.3 参与性(Enactive):动机系统衰退阻断世界交互
认知通过与世界互动生成,当动机系统低效,参与意愿下降,反馈信息减少,认知系统进一步"自我关闭"。
3.4 延展性(Extended):失去外部辅助系统调动能力
外部认知支持工具(如照片、语音、地图)可延续个体记忆,但认知症个体对其调动能力也因内部能量缺乏而受限。
图-14E认知模型
四、干预启示与实践框架
认知症并非仅是结构性损伤,而是能量系统、情绪系统与社会参与系统协同衰退的结果。未来的研究更需要关注内分泌-认知-具身整合系统的互动机制,这可为干预提供全新方向(表-1)。
表-1 低功耗认知状态的干预
杨金宇 初稿(健康界): 2025.4.21
引用资料:
[1] Damasio, A. (1999). The Feeling of What Happens
[2] Schilbach, L. et al. (2013).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3] Hölzel, B. et al. (2011). Psychiatry Research
[4] Swaab, D. (2014). We Are Our Brains
[5] Tulving, E. (2002).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6] 4E认知模型理论与认知症照护 杨金宇 健康界 2025.4.15
[7] ChatGPT 4.0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