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疗护的介入,温暖了病入膏肓患者“等死”的无奈与麻木,通过疼痛管理、心理疏导、床旁照护,让患者有尊严地完成生命谢幕。提升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尊严与舒适。
我,41岁,省肿瘤医院的护士。
我发小,43岁,胰腺癌晚期患者。
当他的生命进入倒计时,初中同学小聚一下,是送行,也是永别。
就在大家都假装坚强的谈着初中的趣事,发小拼尽全力配合着笑着,每一个咧嘴发出的微笑都是那么的艰难。他想融入其中,说说初中的糗事,但他此刻近乎失声。
"你还有什么未了心愿,趁着大家都在,分配一下任务吧。"
我的话犹如晴天霹雳,有女生开始偷偷抹眼泪。几个男生发小也蒙了,惊讶的看着我。
我正视着发小,看着笑容从他脸上一点,一点的消失。因为虚弱无力,微笑的消失,成了一种动态变化。
(二)谈判
大家看着发小沉默不语,一时间都不知道该如何打破这压抑的寂静,每个人的呼吸沉重而悠长。
班长拽拽我的衣角说道:"这个话题,要不,改天再说。"
全班同学只有我一个人从事医疗行业,大家的担忧我也清楚。毕竟,死亡,这个字眼,是中国百姓最忌讳的词语。不是公共场合可以随意提及和议论的。即使大家心知肚明。
此刻,我的嘴唇都要咬破了。我还是憋足了气,看着病重的同学说道:"你自己的身体状况比我从医的都清楚,你上有老,下有小......"说到这里,年迈阿姨的身影,未成人孩子的样子都跑到了我的面前。
痛,真的很痛!
我的指甲嵌进手背皮肤里,已有豆大的血珠渗出来。
我要以"坏人"的角色,告诉他安宁疗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可是我从11岁就在一起成长的发小啊!
我也彻底崩溃了!生命是一场单程旅行,他即将下站,再也不见。
我作为专业人士,除了陪伴他的整个治疗周期,我理应告诉他当下最体面,最有尊严,最不留遗憾的离开,就是正视死亡,这就是安宁疗护最核心的地方。
"如果说,我和大家一起哄骗着你,直到你无能为力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你未完成的心愿将是你离开时最大的牵挂。"我早已泣不成声,班长不在阻止我,陪在我身边,给我力量,让我继续说下去。
"你我都是八零后,我们接受的是新时代的知识和理念,我们深知死亡没有后悔,没有重来。就要在死亡到来之前,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在能力还允许的情况下处理完你认为最重要的事情,这样,才叫做不遗憾的人生。"
发小坐在轮椅上,低头不语。我看到泪水打湿了他的手背。
这是多么绝望的一刻,我切断了他对生命所有的幻想。
我喊着发小的名字,希望他能抬头看看我。
他却摇了摇头。
接受和面对,岂止是一个"难"字能形容的。
"你身体上的疼痛,不适,医院都能帮你解决,在医疗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让你少受罪。可是,你的生活呢?医生没办法来替你过你的生活。你现在就要面对你离开后,有些事情对你家庭的影响,现在就要去处理。你听懂了吗?"这是我的嘶吼,不知道能否吓退死神。
相识近30年的同学,第一次见我如此癫狂。
心痛,会让人失去理智,这是真的。
忽然,他缓缓的从轮椅上起身,抱住了我,有气无力的说道:"我懂了,都听你的。"
(三)永别
后边为数不多的几日里,我班男同学东奔西走的帮他处理了债务问题,女生帮他四处找房源,给家里老人,妻子,孩子置办了房子。家里亲朋好友,趁他还清醒的时候都见了见面。
在他弥留之际,我抓着他皮包骨头的手说道:"累了,就安心地走吧"。
我和同学陪在他身边,送他最后一程。他还念叨着,让班里男同学一定要把我送回家,太晚了,不安全。
或许,他接受了我的建议,也原谅了我如此直白又和传统相悖的劝慰方式。
只是,他再也无法回复"我已安全到家"的信息。
(四)安宁疗护
安宁疗护(又称临终关怀)作为一种现代医疗理念,旨在通过减轻患者痛苦、提升生命质量的方式,帮助终末期患者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安宁疗护就是医护与患者共同执笔,在生死边缘书写着超越疾病的生命诗篇。
安宁疗护的介入,温暖了病入膏肓患者"等死"的无奈与麻木,通过疼痛管理、心理疏导、床旁照护,让患者有尊严地完成生命谢幕。提升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尊严与舒适并存的安宁疗护,已然成为患者最后一程的指路灯,患者家属无望中的情感寄托和依靠。
然而,其核心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医疗观念及家庭伦理存在一定冲突。
蜕变,就是打破禁锢,破茧蝴蝶。当事实无法改变之际,就要去接受,死亡亦如此。
在有限的生命里,让患者有一个不留遗憾的余生,或许这就是我们从医努力的目的,也是安宁疗护应运而生的真谛吧。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