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粒子精准“狙击”盆腔肿瘤
一、病例简介
基本信息:男性,64岁,PS 0分
主诉:前列腺癌盆腔转移综合治疗后2周
现病史:患者2019年1月确诊前列腺癌,2019-1-17开始行诺雷德10.8mg+比卡鲁胺治疗。2019-04-24在我院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扩大淋巴结清扫术", 术后病理:前列腺腺癌,术后分期:pT2N1M0 IV期,2019-07-01~2019-08-13期间行放疗,靶区包括前列腺瘤床及精囊腺,2021.9MRI复查提示右侧盆壁占位,考虑转移灶,于2021.10.8、2021.10.29第1-2周期T单药化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具体用药:多西他赛 120mg d1,q3w,2019.1.17-2021.12.每日口服50mg比卡鲁胺,2022年01月06日行挽救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2022.1.9起口服阿比特龙+泼尼松治疗,2022.2.21行经尿道膀胱病损电切术+右输尿管支架取出术,末次服用阿比特龙+泼尼松时间为2023.11.8,后改用恩扎鲁胺,2019-1-17开始行诺雷德10.8mg,每三个月一次输注。2023.12.5参加临床试验,患者自2023.12.18至2024.01.30行CBP-1018 8.1mg静滴化疗,疗效评价为PD出组;2024年2月患者前往介入科就诊。
既往史:既往体检,无特殊病史;
查体:腹平软,肝区无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
二、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 4.5×109/L,PLT 281×109/L,Hb 123g/L
肝肾功能:ALB 38.8g/L,TBIL 3.9umol/L,Cr 58.5umol/L
凝血功能:正常,D-二聚体 1.39mg/L
肿瘤标志物:PSA 19.70ng/mL
影像学检查
2024.02.06盆腔增强CT提示:右侧闭孔区软组织肿块,大小约3.0*117.5px,考虑转移(图1)
图1.盆腔增强CT所示,右侧闭孔区软组织肿块
三、临床诊断和分期
盆腔继发恶性肿瘤
前列腺恶性肿瘤(pT2N1M1 IVB期)
右肾结石
肾囊肿
肝囊肿
四、治疗过程
2024-02-22、2024-04-10分别行第一次和第二次经导管髂内动脉栓塞化疗术,Angio-CT术中扫描明确肿瘤病灶,介入灌注药物:白蛋白紫杉醇200mg+法玛新50mg,介入栓塞药物:明胶海绵颗粒150-300um以及350-560um。详见图2
图2.髂内动脉栓塞化疗术造影图像表现
2024.5.13盆腔增强CT示:右侧闭孔区软组织肿块范围较前相仿。
2024.5.22盆腔MRI:右侧闭孔区多发结节状异常信号灶,右侧输尿管下段和膀胱右后壁可疑受累。疗效评价为SD,见图3
图3.盆腔增强CT和MRI影像表现
2024-05-30行3D打印模板辅助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术中植入放射性粒子70粒,过程顺利。详见图4-7
图4.3D模板辅助CT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术前计划:针数=11,粒子数目=65,处方剂量130Gy,粒子活度0.6mCi
图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前计划
图6.术中粒子植入,共植入放射性粒子70粒
图7.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剂量学验证
2024.9.04复查盆腔MRI和CT提示:右侧盆壁肿瘤范围较前缩小,右侧肾盂积水扩张较前好转。疗效评价为PR。
2024.9.04该患者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无殊,肿瘤标志物PSA 13.10ng/m,较前下降。
图8.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前后对比
图9.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后CT扫描
五、病例总结与体会
1.放射性粒子植入是前列腺癌的首选非手术治疗,对于前列腺癌转移灶亦具有不错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2.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动脉介入栓塞化疗可作为难治性盆腔恶性肿瘤的可选择治疗方式,疗效确切且安全;
3.3D打印模板技术具有定位、定向准确的特点,剂量学参数可较好达到术前计划的设计要求,为标准化,规范化粒子植入治疗提供了有效工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注:该病例来源于浙江省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由章浙伟主治医师提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