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的医院医疗服务项目点数或收支结余提成绩效模式,与DRG/DIP付费“格格不入”,绩效方案从项目收入数量驱动,彻底变革翻盘激励成本控制价值驱动。
DRG/DIP付费下成本为王时代医院绩效大翻盘?
秦永方 誉方医管创始人/顾问
现行的医院医疗服务项目点数或收支结余提成绩效模式,激励导向是多做多收多得,与医保按照医疗服务项目付费相适应,与DRG/DIP付费"格格不入",激励多做多收多得,成本付出较大,超过定额医保不买单,医院还要支付科室绩效,还要面临激励偏失下医疗服务行为不规范,医保飞检罚款,从而导致医院多亏的局面。DRG/DIP 付费模式下,医院不再依据服务数量收费,而是按病种固定支付。需要绩效方案从项目收入数量驱动,彻底变革翻盘激励成本控制价值驱动。
一、传统绩效模式困境:多做多收的 "甜蜜陷阱"
我国多数医院采用医疗服务项目点数(RBRVS)或收支结余提成绩效模式。这种模式下,医生的绩效与服务数量、收入直接挂钩,激励导向鲜明 -- 多做多收多得 。在传统的按项目付费医保体系中,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项目越多,收入也就越高,此种模式与之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医疗服务的供给,医院业务量不断增长,绩效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医院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医院分享了全民医保建立的利好。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医疗消费需求提升,医疗费用告诉上涨,给社会和医保基金带来了较大的负担,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政策三令五申绩效不允许与药品、耗材、检查检验收入挂钩,现实是医院暗度陈仓都在挂钩。
DRG/DIP付费模式的核心都是按病种固定支付,医院不再能通过无限制增加服务项目来获取更多收入。如果绩效依然多做多收多得,超过医保支付限额,医保不买单,医院不仅要承担亏损损失,还会因为医院医疗服务行为不规范的问题,过度检查、过度用药、分解住院等,被医保飞检查处面临巨额罚款。医院还要支付科室绩效,导致医院出现"多亏"局面。
二、成本控制价值驱动:医院绩效的 "诺亚方舟"
在传统的项目收入数量驱动绩效方案下,医院的医疗服务行为逐渐偏离了合理轨道,一系列问题如雪球般越滚越大,成为医院发展道路上的巨大阻碍。
但随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推进,DRG/DIP 付费全覆盖,传统绩效模式的弊端开始暴露无遗。原有"按项目付费"下的激励逻辑(多做多收多得)与DRG/DIP"按病种打包付费"的内在要求(控成本、提质量)存在本质冲突。许多医院激励多做多得的绩效导向与DRG/DIP付费相悖,这种矛盾直接导致医院陷入"成本失控-绩效超支-医保罚款"的恶性循环,出现医保亏损严重问题,给医院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运营压力,医院绩效如何突围?
在 DRG/DIP 付费模式的大背景下,医院绩效方案从项目收入数量驱动向成本控制价值驱动变革已迫在眉睫。这种转变就如同为在汹涌波涛中航行的医院找到了 "诺亚方舟",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希望 。
成本控制价值驱动的绩效方案,核心在于将成本控制作为绩效考核的关键指标,引导医院全体员工共同关注成本、降低成本,同时提升医疗服务的价值。这场绩效变革不仅是医院适应医保支付改革的必然选择,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必由之路 。
誉方医管开创的"多维价值驱动积分绩效管理模式",与DRG/DIP付费相适应,激励导向"价值医疗",质量、成本、满意度等多维度,寻求到医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
医院应积极行动起来,摒弃对传统绩效模式的依赖,以开放的心态拥抱新的支付模式和绩效理念。要深入研究 DRG/DIP 付费的规则和内涵,结合医院自身的特点和发展战略,制定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绩效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医院管理者要发挥引领作用,加强与各科室的沟通协作,充分调动全体员工参与绩效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总之,新的绩效模式的推动下,医院将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让我们共同期待医院绩效管理的新时代,见证医疗行业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前行,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