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经济】病药模式VS全人健康模式:对癌症治疗的影响与评价

2025
02/05

+
分享
评论
杨金宇
A-
A+

病药模式关注肿瘤本身,强调药物、手术、放化疗等手段。全人健康模式则综关注癌症患者的治疗,心理、营养、运动、社会等整体健康。两者使用不同评价体系导致不同健康绩效。

[摘要] 癌症治疗的模式正在从"病药模式"(Biomedical Model)向"全人健康模式"(Holistic Health Model)转变。病药模式主要关注肿瘤本身,强调药物、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手段;而全人健康模式则关注癌症患者的整体健康,包括心理支持、营养、运动、社会适应等因素。这种转变不仅影响癌症的治疗效果,还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长期生存率和医疗体系的可持续性。

一. 病药模式下的癌症治疗:高度依赖药物和手术

1.1病药模式的特点

病药模式的核心策略是癌症治疗以"去除肿瘤"为目标,主要依赖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其优势在于早期癌症和部分可切除肿瘤(如乳腺癌、结直肠癌)中,病药模式有较好的治愈效果。但是弊端一是过于关注肿瘤消退,而忽视患者的长期康复和生活质量。二是副作用大,如化疗导致免疫力下降、恶心、脱发,放疗可能损伤正常组织。三是忽视心理因素,导致癌症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影响治疗依从性和康复。四是健康管理不足,容易导致癌症复发或新发癌症。

1.2 病药模式对癌症治疗的影响

虽然,病药模式在癌症治疗中不可或缺,但单纯依赖药物和手术无法全面提升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长期健康。

1) 早期癌症(如I期乳腺癌、结直肠癌):手术+辅助化疗可实现治愈,病药模式仍是主要治疗方式。

2) 晚期癌症(如IV期肺癌、胰腺癌):病药模式下的治疗往往延长生存期有限,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3) 癌症康复阶段:病药模式缺乏长期健康管理,癌症患者心血管病、代谢病风险增加,但未能得到充分关注。

二. 全人健康模式对癌症治疗的优化:个体化、综合健康管理

2.1全人健康模式的特点

1)核心策略:不仅关注肿瘤消退,还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功能恢复、生活质量,采用多维度健康管理。

2)关键干预措施: ①精准治疗(个性化药物、基因检测、免疫治疗);②营养干预(高蛋白、高抗氧化饮食,改善癌症恶病质);③运动康复(适量运动降低疲劳、减少复发);④心理支持(癌症患者抑郁率高,心理干预可提高生存率);⑤社会支持(家人、社区、志愿者等支持体系)

2.2 全人健康模式改善癌症治疗

全人健康模式通过诊前预防和治疗中精准以及干预后的康复优化癌症治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副作用,提高康复效果。

1) 癌症治疗前(预防+筛查):

①癌症早筛(如乳腺癌筛查、结肠镜检查)可降低死亡率。

②生活方式干预:如减少红肉、戒烟、运动,可降低癌症发病率。

2) 癌症治疗中(提高耐受性+减少副作用):

①精准营养:合理膳食可减少化疗恶心、贫血,提高免疫力。

②运动干预:研究显示,运动可提高乳腺癌、结肠癌患者的生存率。

③心理干预:如正念冥想、心理治疗可降低焦虑,提高患者依从性。

3)癌症治疗后(康复+长期健康管理)

①心血管管理:化疗可能增加心脏病风险,需要心血管保护策略。

②复发监测:定期复查,结合生活方式管理降低复发风险。

三. 病药模式VS全人健康模式:癌症治疗的绩效评价体系

3.1 病药模式 VS全人健康模式

评价癌症治疗的效果,不能只关注短期的肿瘤缩小率或生存期,还要综合考虑患者的长期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功能恢复、心理健康和医疗体系的可持续性。因此,病药模式与全人健康模式存在显著差异(图-1),同时绩效评价体系也大相径庭(图-2)。

69231738746292471图-1 病药模式VS全人健康模式比较

68101738746318112图-2 病药模式与全人健康模式的健康绩效评价比较

3.2传统病药模式的绩效评价体系:以医学指标为核

病药模式主要基于生物医学指标来评价癌症治疗效果,重点关注肿瘤控制和患者生存(图-3)。

1)核心评价指标

7951738746350382图-3 病药模式的绩效评价

2)病药模式评价体系的不足

现行的病药模式的评价体系主要适用于短期肿瘤控制,但对长期生存质量的衡量不足。

①忽视患者的生活质量:即使肿瘤缩小,但患者可能面临严重的化疗副作用、营养不良、疲劳等问题。②缺乏对功能恢复的关注:如癌症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认知能力是否受到影响。③心理健康未纳入考量: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在癌症患者中普遍存在,但病药模式的评价体系很少关注。④医疗资源利用未考虑:病药模式可能导致医疗资源的过度使用,如不必要的化疗、放疗,增加医疗成本。

3.3. 全人健康模式的绩效评价体系:整合生存质量、康复和社会适应

全人健康模式强调癌症患者的长期健康状态、生活质量、功能恢复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其绩效评价体系更加全面。

1)全人健康模式的核心评价指标

全人健康模式的评价体系更符合癌症患者的长期健康需求,并能优化医疗体系的可持续性(图-4)。

84871738746416814图-4 全人健康模式的核心评价指标

2)全人健康模式的绩效评价体系的优势

①关注长期生存质量:不仅关注患者是否存活,还关注他们是否能高质量地存活。②整合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全人健康模式对此高度关注。③优化医疗资源使用:降低不必要的住院和治疗,减少医疗浪费,提高癌症治疗的整体效益。

四. 癌症治疗应向"全人健康模式"转型

4.1 策略应用病药模式和全人健康模式

尤其在早期癌症的根治性治疗中发挥关键作用。但对于晚期癌症、康复期患者,全人健康模式具有更大优势,能够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全球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医疗机构正在推动癌症治疗的全人健康管理,例如,①MD安德森癌症中心(MD Anderson)的个性化癌症康复计划。②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的心理干预提高癌症生存率。③日本的整合肿瘤学(Integrative Oncology) 强调癌症患者的生活方式管理。

4.2. 建立更全面的癌症治疗绩效评价体系

为了实现不仅让癌症患者"活下来",而且更要"活得健康"的目标。建立更全面的癌症治疗绩效评价体系不可或缺。虽然全人健康模式的评价体系更全面,但病药模式的医学指标仍然不可或缺。未来的癌症治疗评价体系需要结合两者的优势。

1)短期:结合病药模式的医学指标(肿瘤缓解率、生存期)来评估治疗有效性。

2)长期:引入全人健康模式的评价体系(生活质量、功能恢复、心理健康)来衡量癌症患者的长期健康状况。

4.3 实施转型的政策建议

为提高癌症生存率,优化生活质量,从医保改革到学科健身等方面实现癌症治疗的可及可持续医疗体系。

1)医保改革:推动医保支付模式从"治疗导向"向"健康结果导向"转变,支持癌症患者的全人健康管理,如运动、营养干预的医保覆盖。例如:医保覆盖癌症康复计划(如营养、运动、心理咨询)。按健康结果付费(Value-Based Payment),激励医院提供更全面的癌症管理方案。推广个性化癌症管理计划,如"癌症康复中心"模式,将康复纳入癌症治疗体系。

2)医患教育:加强患者和医生对"全人健康癌症治疗"的认知,减少对药物的过度依赖。

3)跨学科协作:整合肿瘤学、心理学、营养学、康复医学,形成癌症治疗的综合体系。

杨金宇 初稿(健康界): 2025.2.5

引用资料:

[1] ChatGPT 4.0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癌症,健康,治疗,模式,患者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健康为民 体验提升”案例征集 加入
  • 第九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