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类对猴痘的了解

2024
09/04

+
分享
评论
南京欧凯生物
A-
A+

尽管猴痘数十年来一直在动物中循环,并偶尔传到人类,但现有信息表明,传播可以发生在动物与人之间、人与人之间以及污染环境与人之间。

1.来源及宿主

MPXV的来源和动物宿主尚不清楚。各种小型哺乳动物,如绳松鼠、袋鼠和非洲睡鼠,以及各种猴子和其他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包括黑猩猩,都易受感染。对几个不同物种的抗体或病毒检测结果表明:MPXV生命周期可能涉及宿主和附带物种的相互作用。对动物和人类的研究均证实,MPXV的I型比II型分支更具毒性。[1]

2.传播方式

尽管猴痘数十年来一直在动物中循环,并偶尔传到人类,但现有信息表明,传播可以发生在动物与人之间、人与人之间以及污染环境与人之间。迄今为止,大多数信息来自西非和中非国家,来自其他世卫组织区域的信息较少。

1)动物传人

猴痘病毒通过间接或直接接触受感染的动物传播给人类。如动物咬伤或抓伤,或在狩猎、剥皮、诱捕、烹饪、接触或食用动物(如非人灵长类动物、陆栖啮齿动物、羚羊和瞪羚以及树松鼠)等。动物群体中病毒传播的程度还不完全清楚,仍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2)人传人

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染性皮肤损伤或皮肤粘膜病变发生,这包括面对面、皮肤对皮肤、嘴对嘴或嘴对皮肤的接触以及呼吸道飞沫(可能还有长时间密切接触中的短程气溶胶)传播。病毒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表面或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感染期长短存在差异,但通常在患者皮肤损伤结痂脱落、下面形成新的皮肤层之前都具有传染性。

3)环境传人

传播也可以从环境通过带有传染性皮肤颗粒的污染衣物或床单传播给人类(也称为物媒传播)。通过抖动,这些颗粒会扩散到空气中并被吸入,落在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上,导致传播和感染。根据温度和室内湿度的不同,痘病毒(替代品)在环境中和不同类型表面上的存活时间为1-56天;然而,除了被污染的床单,目前关于表面污染和物媒传播的数据有限。痘病毒通常对环境条件具有更强的耐受力,并表现出高度的环境稳定性。[1]

3.猴痘流行病学背景

流行病学背景大致分为五种。大多数国家(或地区)属于以下情况之一:

A. 报告散发病例或持续社区传播的地区,主要通过性网络传播(例如:2022-2024年在欧洲和美洲,2023-2024年在亚洲和太平洋,2023-2024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东部)。

B. 时发或连续性存在人-人混合传播模式(性传播和非性传播)的地区,影响已知或假定接触过猴痘患者的男性、妇女和儿童(例如:西非和中非的城市或城郊地区,无相关动物接触史)。

C. 具有混合传播模式(人传人和动物传人)的地区,包括主要影响农村地区儿童和青年的偶发性或复发性疫情(例如:东非和中非主要流行地区以及西非部分地区)。

对于来历不明的疫情(例如:2003年美国的疫情),应考虑动物向人类传播的可能性。

D. 由于缺乏监测或信息矛盾,情况未知或不清楚的地区。

E. 未以任何方式报告病例;以及在充分监测的情况下,未报告病例的地区。

这些情况并不是严格的分类,也不受病毒进化支、主要传播方式或其他因素的限制。任何地方的流行病学情况都可能随着疫情的发生而突然改变,或随着新模式的出现而演变。[1]

4.不确定性和待研究领域

1)传播:

A.了解该病是否存在症状前期或无症状期。

B.了解人传人的途径,包括研究病毒动力学和轨迹与各种体液中的病毒培养之间的关联,及其对传播、感染期、按疾病表现划分的亚组和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

C.反向人畜共患病和溢出事件的可能性。

D.疾病自然史:不同亚群(新生儿、儿童和年轻人、免疫抑制者、孕妇和老年人)的疾病严重程度和重症风险因素。

2)合并感染:其他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艾滋病毒)、性传播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梅毒、软下疳、性病淋巴肉芽肿)及其他、寄生虫感染(疟疾、登革热、丝虫病)等。了解合并感染是否会影响传播和疾病严重程度。

3)皮肤护理、皮疹管理和营养的最佳对症护理方式。

4)针对眼部并发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的最佳优化护理。

5)康复患者(包括母亲和婴儿、免疫抑制者)的长期结局,是否存在病毒后综合征?

6)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包括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的疗效和安全性。

7)卫生工作者的暴露风险分类和暴露后预防。

8)了解猴痘病毒对消毒剂的敏感性及其消杀病毒特性(即活性成分和浓度、接触时间)。

9)病毒在环境中和物体表面上的稳定性。

10)废水采样和预测趋势以进行疫情应对。

11)了解减少疾病传播的最佳通风措施。

12)将患者隔离的基于传播预防措施的持续时间(何时可以解除基于传播的预防措施)。

13)居家护理的效果(经验教训、护理模式等)。

14)病毒进化的特征。[2]

原文https://www.okaybio.com/topics/2024mpox-different/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感染,皮肤,传播,动物,病毒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第八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企业服务官方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