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说话的他在平板写下:“不想活了”。其子女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近日,81岁的谢爷爷,因"喉癌至头颈部疼痛1年"来我院治疗。此前,老人因喉癌术后气管切开造瘘状态,疼痛剧烈,VAS评分8分,口服和注射强阿片类药物效果欠佳,严重影响到睡眠和饮食。不能说话的他在平板写下:"不想活了"。其子女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打听到我院疼痛科应用椎管内灌注吗啡治疗晚期癌痛有非常好的疗效后,老人从外院转至我院疼痛科,入院后24小时,疼痛科团队对患者进行VAS评分,并对其进行吗啡滴定。入院的第三天,在完善术前检查,进行周密的术前准备与讨论后,根据吗啡滴定的剂量,由疼痛科刘永峰主任医师团队在DSA引导下局麻行"椎管内灌注系统植入术"。
术后第二天,根据患者疼痛VAS评分调节吗啡给药速度,经过三天的调试,老人VAS由入院时8分到术后第三天的3分,此时患者的疼痛基本不影响其睡眠和日常活动。患者及其家属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真后悔老爸没有早点做这个手术,终于可以让他和家人都能睡个安稳觉",出院时患者及其家属衷心感谢疼痛科的全体医护人员赠送锦旗,以表感恩之心。
科普时间
癌痛的阶梯治疗
▼
在肿瘤的早期出现局部的疼痛时,可用第一阶梯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止痛治疗。如果肿瘤的扩散到周围的组织甚至远处骨质,此时可用第二阶梯的弱阿片类的药物进行止痛治疗。因弱阿片类药物具有"封顶效应"的特点,此时,给予强阿片类药物进行第三阶梯止痛治疗,如吗啡、羟考酮。
有没有第四阶梯呢?
▼
当然是有的!如果口服、注射、外用贴剂强阿片类的药物还不能使疼痛缓解,或者副作用过大。就要亮出疼痛科的终极"武器"--"椎管内灌注系统植入术",简称吗啡泵。
吗啡泵的原理
▼
简单来说,将吗啡通过椎管灌注系统直接输入到椎管内,让药物达到疼痛传递过程中所经过的脊髓相应的平面。相比于口服吗啡,椎管内灌注吗啡的效果是同等剂量下口服吗啡的300倍,晚期癌症的患者口服大量的吗啡,有严重的副作用时,鞘内给药可极大地降低吗啡的用量,进而降低吗啡的副作用。
吗啡泵的分类
▼
吗啡泵有植入式和半植入式两种。目前这两种术式,我院疼痛科均已常规开展。两者主要区别:植入式的吗啡泵是将镇痛泵埋入患者肚皮下;半植入的是将镇痛泵挂在体外,两者术式均有其利弊。疼痛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经济情况和患者身体条件进行全面评估,与患者商量后,最终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但无论哪一种手术方式,最终都是椎管类灌注镇痛药而达到缓解重度疼痛的效果。
左图为半植入式鞘内药物输注系统,包括导管、输注港(port)、蝶形针和患者自控镇痛泵;右图为可编程全植入式鞘内药物输注系统。
随着国家卫健委将疼痛作为第五大生命体征之后,医院越来越重视在院患者疼痛的管理,疼痛科也为构建无痛化医院贡献一份力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