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疾病通常症状较轻、患者不易察觉,无形中会对患者心脏、肾脏和大脑等重要器官造成严重的及不可逆性损伤。若患者能够尽早得到对原发病的明确诊断、接受规范化的治疗,
2024年5月17日是第20个世界高血压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精准测量,有效控制,健康长寿"。
高血压疾病通常症状较轻、患者不易察觉,无形中会对患者心脏、肾脏和大脑等重要器官造成严重的及不可逆性损伤。若患者能够尽早得到对原发病的明确诊断、接受规范化的治疗,将大幅度降低血压水平和减轻对重要靶器官的损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改善预后。
肾性高血压是临床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类型,肾性高血压RH分为肾实质性高血压RPL和肾血管性高血压RVD两类。
RPL主要包括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小管坏死等各类肾脏急性和慢性疾病。
RVD通常为单侧或双侧肾动脉狭窄,多见于肌纤维发育不良FMD、 动脉粥样硬化AS、大动脉炎等病因,是RH的常见原因之一, 大部分患者解除原发病后可获得理想的降压效果 。
目前临床上RPL患者并发高血压的比例较大,高达90%的患者在患有慢性肾脏疾病的同时患有高血压,且肾脏疾病越重,血压升高越明显。201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发布的高血压指南指出,当患者存在:
(1)当高血压发病时年龄小于30岁;
(2)高血压药物难以控制;
(3)既往控制良好的血压突然恶化;
(4)高血压危象;
(5)靶器官损害程度与血压严重程度不匹配,此时医生应考虑患者存在继发性高血压。
肾实质性高血压可见于各类慢性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等。目前临床上对于肾实质性高血压的主要治疗原则为:
(1)生活方式干预,低钠优质蛋白饮食,规律生活作息;
(2)保护或替代肾功能,控制原发病的进展;
(3)降压药物治疗。
肾血管性高血压由肾动脉狭窄引起,常见于儿童和青壮年高血压患者。目前按照"解除原发病、降低血压"的原则进行诊治,大部分患者在行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后血压可恢复正常水平或一定程度降低。
肾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中最常见的情况,长期的血管高压可以导致心脏、肾脏和大脑等重要器官的不可逆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寿命。因此,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RH能够更大程度的帮助患者恢复正常血压水平、减小高血压对肾脏和靶器官的损害,对提高RH的治愈率有着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1. 马延军,董云翔,贺毅,等. 临床肾性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医学创新,2024,21(1):179-184.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