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了!这查癌神器!这项技术能找到藏在身体深处的肿瘤!

2023
12/21

+
分享
评论
浙大二院
A-
A+

核医学简单地说,就是放射性核素在医学中的应用。

什么是核医学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这个问题

情不自禁地会联想到放射性实验

甚至一些医生也会一头雾水

医院还有这个科室?

那么,核医学科到底是做什么的?

12月18日,浙大二院城东院区PET中心正式启用,这也是继2004年浙大二院成立PET中心以来增建的“分中心”。借这个机会,小编就给大家揭开核医学的神秘面纱。

43621702940483409  

12月18日,浙大二院城东院区PET中心举行开业仪式

藏在医院的“神秘”学科

谈到核医学,人们或许比较陌生,但说到PET/CT,近几年接触到的患者逐渐增加,就连影视剧里也有提及。核医学简单地说,就是放射性核素在医学中的应用

精准医疗赋能健康中国的今天,这个集诊断和治疗于一体的学科,是三甲医院不可缺少的科室。

根据国家规划,2021年到2025年全国实现三级综合医院核医学科全覆盖,2026年到2035年,全国范围内实现“一县一科室”。

在浙大二院,核医学科可是医院的重要学科。追溯历史的话,1959年就成立了,当时的叫法是同位素实验室,实验室地点设在浙江医大田家园校区,这是国内早期建立的医学同位素(科)室之一。1988年同位素室正式更名为核医学科

2004年浙大二院筹建了浙江大学医学PET中心(浙大二院PET中心),这也是浙江省第一个PET中心,由张宏教授担任中心主任,此前张宏教授在国外学习工作学习了10年,主攻研究方向就是核医学。

“核医学听上去很神秘。其实,诸如神经内科、心血管、肿瘤科,等很多科室学科都离不开我们。”张宏教授介绍,核医学科已经成为各临床学科临床诊治的重要支撑,核医学诊治几乎覆盖了神经内科、儿科、血液科、肿瘤科、呼吸科等全部重大复杂疑难的疾病。

离不开的原因,是因为诊断非常有效。

“PET/CT能看到超越结构的变化,也就是分子细胞水平上的功能异常。”张宏教授解释,放入体内的放射性药物发出的射线,会被PET、SPECT这些不同的“探测器”捕捉,最终形成医学影像,有点像GPS导航,非常精准。

62921702940484098  

浙大二院城东院区PET中心

和常规影像学检查,看病变长在哪里、长什么样、长了多大相比,核医学的检查,还能反映器官和病变的血流、代谢、功能,甚至是分子水平变化,实现对疾病的早期诊断。

一个被“误解”较多的学科

其实谈到核医学

大家最担心的还是这个“核”字

会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核和放射线听起来让人恐惧,其实射线在宇宙中无处不在。”浙大二院核医学医生陈琳说。

陈琳介绍说,医用核素诊疗选用的核素都是用量极微的安全药品,核素配置这一关是由专门的技师负责,在浙大二院使用的核素药物大部分由技师合成制备,值班技师通常早上五六点就到岗,进行配置,“这些药品不会对患者造成辐射损害。”

此外,核医学显像用的都是短半衰期核素,有些只有几分钟半衰期,引入体内后会很快衰减,加上药物从体内的代谢和排泄,在患者体内的有效半衰期更短,辐射影响极为微小。而且放射性核素治疗用的核素射程非常短,并且只能被肿瘤组织高摄取,其他组织不摄取或很少摄取,因此也不会损伤正常组织。

“一次全身检查的照射剂量远小于一个部位的常规CT检查,所以医用核素诊疗是很安全的。”陈琳说,“其实我们日常接触到同位素都属于核医学范畴,比如你日常检查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医生大多会使用碳-14(C14)呼气试剂盒,C14其实就是一种同位素。”

来PET中心做检查

肿瘤患者占近四分之三

前面说到,目前在浙大二院PET中心,每天的检查量非常大,那都是什么患者来做检查呢?

陈琳医生拿最近一个月的数据来分析,800人中,有近四分之三是做全身肿瘤显像,有近四分之一是做神经系统检查,包括痴呆、帕金森及癫痫疾病检查。

“现代医学认为,许多疾病起源于分子水平的异常,到形态学发生变化时,往往比较晚了,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机。”张宏教授说,利用特异性的药物来反映疾病分子生化改变的PET,能更早期、更灵敏、更准确地诊断和指导治疗疾病,特别是对于肿瘤、冠心病和脑部疾病这三大类主要疾病。

57791702940484191  

核医学科临床业务中,肿瘤患者占据了很大比例

特别是近几年通过多学科、多团队合作、协同攻关,浙大二院PET中心在儿童癫痫阿尔茨海默病等的临床诊断上,不断取得突破性成绩。

诸如张宏教授领衔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权威专家,先后主持撰写了首个《儿童癫痫PET影像诊断国际共识》、首个《帕金森病多巴胺影像诊断国际共识》《阿尔茨海默病的tau蛋白影像诊断国际共识》《阿尔茨海默病的Aβ影像诊断国际共识》,为行业临床诊断提供了规范化指导。同时,将长期临床实践和研究相结合,创新提出“透明病理”新理论,建立无创、活体、时空动态病理+影像新模式,推动诊断模式改革与重大疾病防治端口前移

浙大二院PET中心始终坚持“始于临床、高于临床、用于临床”的科研理念,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积极开展医工信交叉研究,针对神经精神疾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开展技术创新,建立多模态分子影像癫痫诊断技术,致痫灶检测水平居国际最好水平;建立干细胞移植在体示踪评价方法,促进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转化;开发基于PET分子影像的脑功能可视化技术体系,为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机制探索提供重要支撑;搭建人工智能影像重建、分析及跨模态转化系统,显著提高疾病影像诊断效能。针对国内PET分子影像探针合成制备设备依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通过原始创新与迭代创新,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ET分子影像探针微流控模块化集成合成系统”,加速我国PET分子影像探针原创性研发,为个性化疾病精准诊治提供重大创新工具。

在研究领域不断进取的同时,中心还不忘为患者“谋福利”。2021年6月30日,浙江省成为全国第一个将肿瘤全身断层显像(PET-CT)精准检查纳入大病保险支付范围的省份,并且肿瘤全身断层显像省级公立医院价格调整为每次5300元,远低于其他省份的价格,让广大病患因此获益。其中也与张宏教授团队的努力密不可分,张宏教授作为浙江省政协委员,多次提案PET-CT精准检查纳入大病保险支付范围并协调多方面积极推动,在医保部门的支持下,最终促成这个引起医疗界和社会广泛关注的“福利”。 

专家简介

32681702940484321

张宏教授,我国著名核医学专家,浙江大学二级教授,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浙大二院核医学科/PET中心主任,浙江大学核医学与分子影像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院长,生物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留学工作于日本国立放射医学综合研究所、英国伦敦大学附属St Bartholomew’s医院等单位十年。曾挂职山西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荣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中国产学研创新成果一等奖、中国感光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来源:潮新闻 朱平

图片:宣传中心 陈丹

审核:陈国忠 张宏 方序 

责编:童小仙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浙大二院,PET,肿瘤,神器,身体,技术,深处,医学,疾病,影像,核素,学科,张宏,分子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全国医院擂台赛(第八季) 加入
  • 中国医院管理奖(第七季) 加入
  • 中国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提示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