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肌病患者,与双心室起搏相比,应用左束支起搏进行再同步治疗,可改善左室射血分数。
近日,在第二十届中国心脏病大会(CHC 2023)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顾东风院士公布了在临床与流行病领域中2022年度中国心血管病十大研究进展;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润霖院士、胡盛寿院士为入选的作者代表颁发证书和纪念奖牌。
01
论文题目:A village doctor-led multifaceted intervention for blood pressure control in rural China:an open,cluster randomised trial
由村医为主导的中国农村多方面干预血压控制:一项开放的整群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杜兰大学
第一作者:孙英贤
通讯作者:孙英贤、何江
期刊:Lancet 2022
乡村医生主导的高血压多层面干预——CRHCP研究
我国农村地区医疗基础薄弱,医疗卫生知识贫乏,自我保健意识差,农村地区的高血压防治面临较大的挑战。 该研究纳入33995例参与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接受乡村医生主导的多方面干预组和接受常规血压控制方式的“常规组”。每6个月随访一次患者的血压、心血管疾病和其他方面的结果。
研究设计
研究主要结果
结论:18个月时,干预组有57.0%的患者血压控制<130/80 mmHg,而对照组仅为19.9%,干预组收缩压较对照组低14.5 mmHg。乡村医生主导的综合降压干预策略可行、有效且可持续。
02
论文题目: Bivalirudin plus a high-dose infusion versus heparin mo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undergoing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 randomised trial
在接受初次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中,比伐卢定加大剂量输注与肝素单一疗法的比较:一项随机试验
作者单位:北部战区总医院
第一作者:李毅、梁振洋
通讯作者:韩雅玲
期刊:Lancet 2022
中国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抗凝治疗-BRIGHT-4研究
先前在接受PCI治疗的STEMI患者中,比伐卢定与肝素对比的疗效尚不明确。 在2019年2月14日至2022年4月7日期间,共6016例接受直接PCI的 STEMI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比伐芦定加PCI后高剂量输注组(n=3009)或普通肝素单药治疗组(n=3007)。
结论:对于接受PCI治疗的STEMI患者,与肝素相比,比伐卢定负荷后高剂量输注至PCI术后2-4h的抗凝方案,可降低30天全因死亡与BARC3-5型大出血复合事件的风险。
03
论文题目:Fractional Flow Reserve or Intravascular Ultrasonography to Guide PCI
血流储备分数和血管内超声成像指导PCI的比较
作者单位:首尔国立大学医院、浙江大学、亚洲大学附属医院
第一作者:Bon-Kwon Koo、胡新央、Jeeoon Kang
通讯作者:王建安、Seung-Jea Tahk
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2
指导冠脉介入治疗的辅助工具对比-FLAVOUR研究
应用血流储备分数(FFR)和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结局对比尚不明确。
研究设计
研究结果
结论:在冠脉中度狭窄患者中,以FFR指导PCI对预防2年内主要血管事件的作用不劣于IVUS。
04
论文题目:Effect of High- vs Low-Dose Tranexamic Acid Infusion on Need for Red Blood Cell Transfusion and Adverse Event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ardiac Surgery: The OPTIMAL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
高剂量与低剂量氨甲环酸输注对心脏手术患者红细胞输注需求和不良事件的影响:OPTIMAL随机临床试验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第一作者:石佳、周程辉
通讯作者:郑哲
期刊:JAMA 2022
心血管围术期抗纤溶-OPTIMAL研究
由于围术期使用氨甲环酸的最佳剂量存在争议,该研究自2018年12月至2021年4月在国内的4所心脏中心筛选、纳入了3079例受试者,并随机分配至氨甲环酸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
结论:在体外循环心血管手术围术期,氨甲环酸高剂量与低剂量相比,可减少异体红细胞输注率,且其安全性不劣于后者。
05
论文题目:A polygenic risk score improves risk stratification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 large-scale prospective Chinese cohort study
多基因风险评分改善冠心病的风险分层:一项大规模前瞻性中国队列研究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第一作者:鲁向锋
通讯作者:顾东风、鲁向锋
期刊: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2
我国首个冠心病多基因风险评分模型
多基因微信评分在欧洲意外人群中预测冠心病风险的作用尚不明确。 该研究中的训练集由2800例CAD病患和2055名对照组个体组成,并会用于检验PRS评分的表现;所有入组的CAD病例均来自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肌梗死病例的诊断遵循基于体征、症状、心电图和心肌酶活性的严格诊断规则;一个或多个主要心外膜血管狭窄程度>70%、或左主干血管狭窄程度>50%的个体也会被诊断为CAD。
研究设计
跨多基因风险类别的冠状动脉疾病累积发病曲线
结论:所构建的冠心病多基因风险评分能够有效预测冠心病发病风险,可在现有临床风险评分基础上,进一步使风险评估更加精细。
06
论文题目:Hourly Air Pollutants and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Onset in 1.29 Million Patients
空气污染小时暴露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ACS):129万患者数据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复旦大学
第一作者:陈仁杰、姜宜萱、胡嘉禄
通讯作者:葛均波、霍勇、阚海东
期刊:Circulation 2022
极短时间内空气污染物暴露于ACS的关系
极短时间内(小时水平)空气污染物与ACS及其亚型发病的关联关系尚不清楚。该研究共纳入129万名ACS患者,其中,STEMI、NSTEMI与UA患者比例分别为36.8%,20.1%和43.1%。
PM2.5、NO2、SO2及CO引起ACS及其亚型发病的时间滞后模式
结论:PM2.5、NO2、SO2和CO极短期暴露可升高ACS所有亚型的发作风险,呈线性剂量反应关系且无阈值。 粗颗粒物和O3无此作用。
07
论文题目:Effects of Cuisine-Based Chinese Heart-Healthy Diet in Lowering Blood Pressure Among Adults in China:Multicenter,Single-Blind,Randomized,Parallel Controlled Feeding Trial
中国心脏健康膳食在中国成年人中的降压效果:多中心、单盲、随机、平行对照的饮食试验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
第一作者:王燕芳、冯琳
通讯作者:曾果、朱惠莲、孙建琴、武阳丰
期刊:Circulation 2022
中国心脏健康膳食的降压作用-DECIDE-Diet研究
四家研究中心共纳入265名社区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先经过为期1周的导入期,食用符合当地饮食文化的普通膳食。顺利完成导入期的研究对象被正式纳入研究,并随机分配到干预组和对照组。进入干预组的患者每日三餐接受“中国心脏健康饮食”,进入对照组的研究对象则每日三餐继续接受导入期的当地普通膳食。
研究设计
结论:与常规饮食相比,心脏健康饮食使血压下降10/3.8 mmHg。中国心脏健康饮食降压幅度与药物相似,味道可口且可负担。
08
论文题目:Modifiable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a PURE substudy
中国心血管病和死亡率相关的可改变危险因素:一项PURE研究的子研究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麦克马斯特大学
第一作者:李思冬、刘之光
通讯作者:李卫、刘力生、Salim、Yusuf
期刊: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2
中国心血管病和死亡率相关的可改变危险因素-PURE子研究
尚不清楚中国主要亚人群的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布,以及其主要危险因素 研究队列纳入了来自中国12个省115个城乡社区的47262名中年参与者的中,研究了CVD发病率和死亡率如何随性别、城乡和地区而变化。
结论:农村心血管发病率死亡率高于城市,心血管发病主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教育水平低、高胆固醇血症和腹型肥胖,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教育水平低、不健康饮食、吸烟和家庭空气污染。
09
论文题目:First-Line Catheter Ablation of Mono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in Cardiomyopathy Concurrent With Defibrillator Implantation: The PAUSE-SCD Randomized Trial 心肌病伴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一线导管消融联合除颤器植入术:PAUSE-SCD随机试验
作者单位:芝加哥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第一作者:Roderick、Tung
通讯作者:Roderick、Tung、姚焰
期刊:Circulation 2022
导管消融为器质性室速一线治疗-PAUSE-SCD研究
尚不明确ICD植入时行导管消融能否预防室速,尤其在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中。 该研究纳入了180例有植入ICD指征的心肌病伴单形性VT患者,共有121例患者随机(1:1)分为消融+ICD植入(消融组)vs.常规药物+ICD植入(对照组)。
主要终点各个单项的K-M曲线(VT复发、心血管相关住院或死亡)
结论:对于心肌病合并单形室速患者在ICD植入前早期进行导管消融,可减少室速复发,心血管住院和死亡的复合终点事件。
10
论文题目:Randomized Trial of Left Bundle Branch vs Biventricular Pacing for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左束支起搏与双心室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随机试验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第一作者:王垚、朱浩杰
通讯作者:邹建刚、樊晓寒
期刊:JACC 2022
左束支起搏 vs 双心室起搏
左束支起搏技术迅速发展,可能优于双心室起搏,但尚待证实。
研究设计
LBBP和BiVP的主要终点比较
结论:对于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肌病患者,与双心室起搏相比,应用左束支起搏进行再同步治疗,可改善左室射血分数。
免责声明:本文所提供内容仅供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排版/编辑:医心编辑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