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健|“椎”梦未来,步履不停

2023
08/10

+
分享
评论
晔问仁医
A-
A+

董健,不仅在学术领域有深厚的造诣,同时也极为注重科普教育的推广。

DOCTOR

董健

“椎”梦未来,步履不停

人物介绍

23901691625752968

董健,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主任,复旦大学医学科普研究所所长。

荣誉称号:

国家卫计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上海科技精英、上海领军人才,国之名医、上海医学发展杰出贡献奖、上海市大众科学奖和上海市杰出专科医师奖获得者。从事骨科工作34年,在脊柱肿瘤治疗、骨缺损坏死修复和脊柱疾病防治科普的医学传播等方面取得众多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

学术任职:

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委员

上海市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脊柱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创新骨科学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学会科普分会副会长

上海市医学会科普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专业方向:

承担“国家863计划”、八项国自然科学基金等30余项课题;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26篇,SCI收录129篇,被引5500余次;副主编参编国家教材6部;已培养博士研究生60余名。

第一视角

董健 

当疾病来袭时,我们会哀叹生命不幸,在等待希望的煎熬中,有时,我们会感到生命的色彩随着日历的翻页,变得越来越淡……这时,一位医生、一个团队出现在了我们生命里,他们义无反顾、胸有成竹,让我们的生命再一次有如无声的河流,在自己的身后无限延伸。

在患者重获新生的过程中,医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是信仰的化身,指引方向、治愈病痛。这是无数患者的心声,他们由衷地感激我们今天要讲述的这位主人公——董健,上海中山医院骨科主任。

在从医的三十四载里,他帮助了一位又一位来自全国各地倍感绝望的病人,在生命的长河中渡过急流险滩,只为不给生命留任何遗憾。他却说,一切都是因为病人的信任才成就了自己的科室和团队。

在科室里,他不仅培养了六十多位博士,也极为重视临床医疗技术创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他看重民众科普,他觉得医生和病人的平等对话是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也是对病人知情权的尊重。为此,他孜孜不倦地寻找新方法,还在医院和医学院开展了针对医学生的科普培训。

在他眼里,人生有尺,做人有度,我们掌控不了命运,却能掌控自己,不求生命辉煌,但求无悔人生。这是一种快乐的境界,一种幸福的追求,只有经过、品过才会回味无穷。

5331691625753579

1、从医之路

“我在读中学时,对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故事记忆深刻。我出生的年代新中国早已成立,自然就没有机会弃医从文,从医就成了我的不二选择。”

中学时期的董健成绩优异,高考的数理化成绩居全省前列,本来可以选择北大清华的他,最终选择了上海医科大学。提到这一点,董健颇为自豪。

至今,董健还记得,1983年进入大学第一天的新生欢迎会。在那次欢迎会上,他听到了陈中伟院士的精彩演讲。

“陈中伟院士被称为‘世界断肢再植之父’,是国际显微外科重建协会的创始委员,他1米85的个子,穿着皮夹克,很酷。他介绍了自己的从青年成长为大医的经历,以及他完成的世界首例‘断肢再植’手术,让我很受鼓舞,于是,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成为陈中伟院士这样的医生。”

在大学期间,董健学习非常刻苦,成绩名列前茅,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毕业生,毕业后继续留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工作。陈中伟院士是中山的骨科主任,董健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骨科,成为一名骨科医生。四年后,董健考取陈院士的博士生。

“陈院士除了从严教学,对病人非常客气,不论是普通病人还是领导干部,他都保持同样的态度,这让我深受触动。他告诉我,作为医生,我们必须心存敬畏,病人来看病,寄托着极大的信任和希望,可能要经过请假、调整工作、提前预约、等待排队等很多麻烦事情,才能得到短暂地向看诊医生咨询的机会,我们需要从病人的角度出发,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关怀。”董健回忆道。

秉承同样的理念,董健也不断教育着自己的学生,“对病人一定要客气”。不允许医生对病人态度不好。

“医生需要耐心倾听病人的需求,给予温暖和鼓励。现在,我们中山医院的樊嘉院长也秉持着这样的原则,中山精神:一切为了病人。致力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我相信,在这样的氛围下,我们将更好地服务患者。”

55941691625753800

70531691625753885

48541691625753970

27771691625754135

42821691625754278

该患者由于患脊柱肿瘤不全瘫来上海慕名求医,术后三天就能直立行走。董健教授查房与其沟通病情,鼓励他好好恢复。

2、救治患者离不开技术与信念

在人体这个奇妙的结构中,脑、肝和骨是三个非常重要的器官,却也成为了肿瘤转移的高风险地带。其中,骨转移虽排名第三,脊柱却在骨转移中却最为常见。在那里,肿瘤细胞毫不费力地安营扎寨,导致患者出现剧烈疼痛,甚至瘫痪,大小便失禁。因此,全脊椎肿瘤整块切除(En Bloc)被誉为骨科手术中难度最高的手术之一。

过去,由于脊柱转移性肿瘤手术的风险极高,医生往往只能选择姑息治疗,患者不得不在瘫痪和剧痛中度过余生。

因此,董健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用于攻克这一难题。作为医生,必须尽力为患者解决问题,不管哪种疾病的患者都需要医生去救治,患者的需要就是他前进的动力。他下定决心,要把肿瘤整块切除。董健教授深入研究了脊柱的解剖结构,学习了大量文献,采用了一种巧妙的手术技术。他将分离出来的肿瘤椎体沿着安装了脊柱保护器的临时棒,以旋转的形式取出,既不会压迫脊髓神经和血管,又尽可能地降低了肿瘤细胞局部播散的可能性。

国际报道的脊柱肿瘤切除术式需要20个小时,出血量高达8000毫升,手术过程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然而,董健教授作为中国脊柱肿瘤外科的先行者,将国内脊柱肿瘤手术带入了“新时代”,手术时间缩减到4小时,术中无须输血,极大地降低了复发率和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这种手术技术的精髓在于利用了椎骨周围的血管和神经已经分离的特点,采取非强攻的方式取出肿瘤。”

与传统方式相比,董健教授的技术可以大大缩短术后患者在重症监护室里恢复的时间。“通常情况下,患者三五天就可以下床走路了。”

有一位于女士,53岁,被查出晚期乳腺癌,脊柱和骨盆多发骨转移病灶,胸椎管狭窄,脊髓受压严重。五年前,她的姐夫因肾癌转移到脊柱突然瘫痪在床,幸得董教授的精心救治,如今已康复良好。从姐夫处得知董教授的神奇之处后,于女士抱着一丝希望,跟随家人踏上了前往上海的征途。董教授也未放弃她,想尽可能挽救她的生命。

董教授将于女士的信息发到了团队微信群,尽管周末,大家还是放弃休息紧急商讨,制定了手术预案,提前联系了输血科、麻醉科。周一入院后,患者完成了相关检查和术前准备,周二一早就顺利完成了“脊柱转移性肿瘤分离手术”。

这种分离手术由董健率先在国内推广,2019年,该手术荣获中山医院临床新技术应用推广一等奖。如今,中山医院骨科病房里需要做脊柱肿瘤手术的床位一床难求,经常还得与其他治疗组协调借床,优先安排给像于女士这样急需抢救脊髓神经功能的患者。

面对这些复杂的手术,董健知道,自己肩负着拯救生命的重任,必须要有强大的内心支撑和责任感。

为了减少手术风险,董健及团队发明了很多手术工具。在脊柱外科手术中,一旦伤及病人的脊髓神经,病人可能会留下一生的痛苦遗憾。因此,董健研制了特殊工具来保护脊髓,避免悲剧的发生。经过多年的努力,董健教授团队所进行的全脊椎肿瘤整块切除手术迄今已成功开展了16年,没有发生重大并发症。

“我们中山医院拥有上海国际医学转化中心,将创新和临床相结合,只有创新,医学才能取得进步,技术才能往前走,生命才能更加得到受益。”

再来讲述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徐女士的丈夫,罹患罕见的脂肪肉瘤。历经九次手术,多次复发,病情越发严重危急。其他医院给出的建议是截肢或等待死亡的两个选择。徐女士慕名来到中山医院骨科,带着心中那一抹最后希望。

中山团队反复讨论,最终决定通过多学科的联合,由董健教授和王毅超教授率领团队进行这场奇迹般的手术。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与风险,他们毅然决然地开始了第十次手术,将刀锋插入了荆棘之中,目标明确:切除这个罕见巨型脂肪肉瘤,恢复并重塑功能。

五年的时光缓缓而过,徐女士的丈夫再也没有面对肉瘤复发的恐惧。徐女士和家人深深感受到了生命的奇迹。

每一次手术都是对医学进步的探索,每一次突破都是对生命价值的肯定。

12501691625754608

奉献、砥砺奋进·步履不停

13401691625754742

12771691625754942

15861691625755081

29151691625755268

中山医院骨科主任董健(中间)为一位患者做脊柱转移性肿瘤分离手术

砥砺前行

53071691625755405

由中山医院骨科主任董健和团队自主研发的多款医疗手术器械

35801691625755497

不忘初心

27351691625755587

中山医院骨科住院医师胡安南展示一款由董健主任牵头研发的医疗手术器械,上面刻有董健的名字

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董健和他的团队一直致力于推广和实践全脊椎肿瘤整块切除术,让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受益于新技术。

2019年,全国首个“脊柱肿瘤综合诊治中心”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成立,这标志着脊柱肿瘤综合治疗在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该中心不仅提供了全方位的诊疗服务,还开展了国内首个脊柱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MDT)门诊,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治疗方案。

此外,董健教授团队还开创了国际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研究脊柱肿瘤如何整块切除的学习班,为脊柱医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十多年来,2000多名全国三甲医院的主任医师们纷纷前来学习,使得全脊椎肿瘤整块切除术得以成功推广到我国各大医院。

“学习班的‘副作用’是,很多病人不用来我们中山医院看病了,但我觉得还是很自豪,因为更多的病人受益于这项技术,也拯救了更多的生命和家庭。”

除了和国内同行交流,董健教授和他的团队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外的脊柱肿瘤专家进行了深入的病例讨论。他们介绍了中国医生在脊柱肿瘤整块切除术方面的技术经验,分享了自己的病例和治疗方案。

“我们做病例分享的时候,很多外国医生都很惊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院的教授们称赞中国医生在脊柱肿瘤整块切除术方面做得非常好,甚至在某些方面领先于他们。”

这种认可和赞扬让董健教授和他的团队备感自豪、深受鼓舞,也激励着董健更加努力地推进自己的工作,造福患者。

“我相信,国内的技术已经从紧随其后转变为与国外齐头并进的水平。也许未来我们能够成为技术潮流的引领者,这也是我们的追求。”

34731691625755777

脊柱肿瘤全切技术国家级学习班

16381691625755928

10931691625756051

67971691625756120

44471691625756210

85311691625756296

93791691625756426

93611691625756500

4、科普之光,撑起人们坚实的脊梁

董健,不仅在学术领域有深厚的造诣,同时也极为注重科普教育的推广。

20年前,他出版了一本关于腰椎的科普书,从此开启了大众科普医学知识的征程。

2014年,他因杰出贡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个荣誉是对他无私奉献精神的高度肯定。

为了让更多人受益,他陆续推出了图文版、大字版以及“会成长的图书”,这些图书不仅被评为上海市优秀科普图书,还通过他的网站免费提供给大众阅读,浏览量已接近千万。

2016年,他率先拍摄了一段颈腰椎健身操的短视频,被央视、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等媒体转载,点击量超过5000万次。他带领团队完成了“守护生命之轴”的上海市科委科普微视频项目,内容总浏览量和阅读量超过5000万次。

2018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代表大会上,董健教授被授予“第十二届上海市大众科学奖”,唯一获奖人,以表彰他在科学普及事业中做出的突出贡献。他也是第一位以科普工作的杰出成绩摘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普通医生”。

他发起并牵头成立了国内首个“中国医学传播智库”,与多家机构合作,共同推动医学科普的发展。此外,他还带领团队成立了国内第一个医学科普研究所——复旦大学医学科普研究所。截至目前,他及团队创作的科普视频、微电影和纪录片已近2亿次浏览量。

2019年,他获得上海市科普教育创新奖的科普贡献一等奖。

在今年3月的国际医师节,他受到上海市委宣传部的表彰,成为先进典型,并得到央媒和其他20家媒体的广泛宣传。今年6月,荣获第一届上海市健康传播品牌的“健康科普杰出人物”称号,率领的复旦大学医学科普研究所也被评为“健康科普智库+传播平台”的“上海市健康传播品牌”。7月份,他被授予“上海市健康科普推广公益大使”。他的名字如同朴实的山泉,用平凡的角色发出温暖而动人的声音,在科普领域播撒着爱与知识的种子。

66941691625756798

中山医院骨科主任董健编写的部分科普书

40331691625756871

94461691625756943

科普之光照亮健康之路

29201691625757150

93341691625757317 38511691625757443

/   口述实录   /

Q

A

晔问仁医

董健

晔问仁医

您获得过很多奖项,包括最近的上海市杰出专科医师奖。对于这些荣誉您有什么感想吗?

董健

这些荣誉背后都是我自己和团队不断地努力和付出的结果,这应该归功于各级领导、医院同事、整个科室、更要感谢广大患者的支持和信任。

同时,我也认为这些荣誉更意味着我需要不断地努力,走得更快、更强。这些荣誉是对历史的总结,而未来仍然是空白。因此,我会像过去一样,每年设定小目标,不断挑战自己,向前迈进。

我非常感谢身边每个人对我的支持。这些荣誉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过去的成绩上,必须继续向前走。

晔问仁医

您认为中山医院骨科有哪些独到的经验和技术特点?虽然经过你们的培训,很多医院都开展类似手术,但,我想中山医院骨科肯定有很多其它学不去的精髓?您觉得这些精髓会是什么呢?

董健

中山医院有许多优秀的团队与我们骨科合作,这也非常重要,而且多学科的配合体系非常完整,深度融合。我们有专门的麻醉医生团队,中山医院放射科有专门针对我们手术的穿刺活检团队,他们的穿刺技术非常熟练且创伤小,避免了并发症和转移。中山放疗科有脊柱肿瘤治疗小组,更加精准地治疗患者。

我们对肿瘤诊断也非常重视,病理科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诊断。我们骨科病房还有康复医生团队跟随查房。这些特点使得中山医院成为了很难超越的医学中心。正是因为我们的多学科合作和专业技术的优势,使得我们在手术成功率、病人康复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优势。此外,我们的团队不断学习更新,保持着领先的技术和知识水平。

晔问仁医

您是不是在骨科领域还应用了中西医结合的一些理念,对于这块您怎么看?

董健

确实,在治疗骨科疾病时,我们也运用了中西医结合的理念。作为上海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委会的主任委员和全国骨伤科的副主任委员,我深信中西医可以相互取长补短,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我的临床实践中,我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例如,对于一些跌打损伤等病症,我会优先采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敷药、推拿等治疗;而对于一些需要手术治疗的复杂病症,我则会优先考虑西医的手术,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我认为在治疗患者时,不应该因为门户之见而排斥其他治疗方法。只要能够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我们就应该采用和借鉴其他治疗方法。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下,我们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治疗方案。

晔问仁医

您作为学科带头人,临床、科研、带教一样都不能少,您觉得如何平衡才能使我们这个学科发展得更好?

董健

在我看来,一个优秀的医生必须全面发展,既要有扎实的临床技能,又要有出色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这是因为医学是一个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学科,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能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和提高临床水平。

此外,作为学科带头人,我也认为应该注重团队建设,鼓励大家在医疗、教学和科研方面互相合作。只有通过团队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才能共同进步,从而推动整个学科的发展。

晔问仁医

刚才您也提到您也非常注重学生的培养,那么您觉得作为骨科领域的专家,除了医术之外,有哪些品质是年轻的医生必须要具备的?

董健

首先,慈悲心和换位思考的能力:医生需要具备一颗慈悲的心灵,能够站在病人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理解他们的需求和痛苦。只有换位思考,才能更好地沟通、治疗和帮助病人。

其次,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医生是一个高度负责任和专业化的职业,需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保护病人的隐私和权益。年轻医生必须要牢记自己的职业使命和救治病人的责任,时刻保持专业精神。

再次,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医学是一个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学科,年轻医生需要具备强烈的学习意愿和好奇心,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跟上时代步伐。同时,也需要具备创新意识,探索新的方法和技术,提高治疗效果和病人体验。

晔问仁医

您作为学科带头人,临床、科研、带教一样都不能少,您觉得如何平衡才能使我们这个学科发展得更好?

董健

这些荣誉背后都是我自己和团队不断地努力和付出的结果,这应该归功于各级领导、医院同事、整个科室、更要感谢广大患者的支持和信任。

同时,我也认为这些荣誉更意味着我需要不断地努力,走得更快、更强。这些荣誉是对历史的总结,而未来仍然是空白。因此,我会像过去一样,每年设定小目标,不断挑战自己,向前迈进。

我非常感谢身边每个人对我的支持。这些荣誉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过去的成绩上,必须继续向前走。

晔问仁医

在同类的科普数据中,您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系列科普书的重印版次和销量都是排名第一的,累计大概印刷了18次,发行有10万余册,您还有系列的电子书,放在董健大夫个人网站上,访问量累计也有1000余万次,您也是第一批选入国家科普专家库的专家,上海市健康科普专家库骨科学科召集人,您认为科普对于民众的核心意义是什么?

董健

我认为科普对于民众的核心意义在于促进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提高人们的健康素养和主动健康能力。通过科普,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掌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学会怎样与医生沟通,从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降低社会医疗成本。中山医院很早就意识到科普的重要性。最重要的是,我们坚持为病人着想,这也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和支持。

晔问仁医

您在医学科普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积累,您计划在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开设一个医学科普课程来培养更多的医学科普人才,您认为这个课程对学生有哪些好处?

董健

对于医生,科普的要求不只是WHO对五好医生的基本要求,也是医生自身素养的提高。我认为这个课程对学生有很多好处。首先,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医学科普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掌握科普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其次,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医学科普的实际应用和发展趋势,改善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最后,学生还可以结交同行专家和志同道合的朋友,拓展自己的人脉资源和学术视野。

晔问仁医

我相信您平时非常忙碌,或许也没有时间从事业余活动。您曾经有过哪些兴趣爱好?未来是否会捡起来?

董健

我过去非常喜欢游泳,在国外学习期间每天都会游泳4000米。但现在由于工作的原因,没有太多时间去从事这个爱好了,但我还是保持每天运动的习惯。现在我的最大爱好是读书和弹钢琴。弹钢琴可以帮助我保持双手的灵巧和大脑的机敏,读书使我能够深入地思考问题。这些让我能调动双手和大脑,保持最佳反应状态。

采访/晔问仁医 

编辑/陈庆

版权声明:

本文系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在[晔问仁医]后台留言;

授权使用请注明:“来源[晔问仁医]及作者”。

所有文章版权属于【晔问仁医】。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中山医院,董健,骨科,肿瘤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全国医院擂台赛(第八季) 加入
  • 中国医院管理奖(第七季) 加入
  • 中国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提示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