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护险本土化实践探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向所有参与长护险发展、为之孜孜努力的人们致敬。
2022年,49个试点城市中参加长期护理保险人数共16990.2万人,享受待遇人数120.8万人。2022年基金收入240.8亿元,基金支出104.4亿元。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服务机构7679个,护理服务人员33.1万人。
笔者感触:
第一,长护险自带“抚养比”,目前是17000万人除以120万人,在100倍以上。这个水平是一定要变化的,也可以参考国际上跑得久的长护险运行数据,看“抚养比”将来可能是接近多少。
第二,长护险“抚养比”的形成,有政策待遇设计原因,也有实施阶段干预。当“抚养比”变动后,趋势是分母绝对变大、相对也变大,关于待遇享受排队,是否加费或加保,应早些做考虑。
第三,长护险也是多层次保障的一个重要组成。长护险基于对“抚养比”或基金运行安全的考虑,有筹资与待遇总体联动。长护险基于服务形式及能力的局限,实际运行也需要找更多服务方。
第四,需要澄清的一点:多层次保障、多层次服务,不仅仅是层次向上拔高,商业护理险、商业护理服务也可以布局基本层次。政策待遇设置应回归公正客观,争取超越服务能力的狭隘制约。
第五,长护险目前“抚养比”比较不实,因为正处在快速发展中。当前,长护险筹资参保工作非常努力,待遇发放也表现一定积极,但是总体仍处于精于计算,而非支付形势受迫的精于管理。
第六,长护险目前处在买方战略购买凸显的卖方市场,是一个不稳态。接下来,可能遭遇买方战略购买不凸显的卖方市场,继而是买方战略购买不凸显的买方市场,此时,出现虚假过度服务。
第七,因此,长护险在社商融合方面,必要汲取医保的发展教训。早立规矩,逐步有序。长护险必然是社商融合,尤其在服务端更是如此。在支付端保障基本应保什么?这是很值得讨论命题。
第八,长护险应该全面覆盖中重度失能、失智,应该尽力覆盖自闭症、较严重的罕见病患者家庭,应该尽力覆盖评估后确实有需要的残障人士。超脱狭隘的扣在局限人群上的福利刚性的狂奔。
长护险本土化实践探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向所有参与长护险发展、为之孜孜努力的人们致敬。
长护险的事业巨细,注定与每一个社会个体息息相关。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