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能准确测量护理质量的水平,就没办法发现问题,也无从进行质量改善。
2023年5月19日、20日,第六届全国护理质量大会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山东青岛举办。本届大会的主题为“守正创新,担当有为“。借着大会主题,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护理管理与康复研究部么莉主任在她主题报告,做了《护理质量控制的守正创新》。我们今天来共同回顾学下一下报告的主要内容。
质量是医护工作的根本。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质量的概念,很多人无法正确描述质量到底是什么。么主任别开生面用举例子的形式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质量就是:“适切最好、合适最好”,护理质量反应的是护理具有特性的群体,以提供满足患者、临床和社会对护理需求为目标的程度。么主任说:“不带目标的护理,我们永远看不到护理的价值。我们要用护理人的专业、技术,为患者提供服务,来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护理质量的核心是基于定位和特征的输出,用符合要求作为判定目标,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
如果不能准确测量护理质量的水平,就没办法发现问题,也无从进行质量改善。因此,就出现了“质量指标”这一概念,测量被照顾者健康结局的程度,来衡量所提供的护理服务是否适宜,就需要做指标的收集和分析,从而通过测量指标,判断质量存在的问题,寻找问题所在,从而改善提升健康结局,最终再回顾过程中,考量测量指标是否合理,继续进行改善。因此,指标是动态的,可测量的,这就是建立指标对管理的意义。
知道了质控的概念和意义,我们也应该明确质控都做些什么。在么主任的课程中,用这张课件,给我们明确国家卫健委出台的框架性的要求,紧接着,么主任说:“整个护理过程该做的是哪些,做到了哪些,做到什么样的程度,最后病人结局是什么样的,这些都需要质控需要管理。”“通过现在信息化数据的质控方式,就不仅仅为锁定结果,而是关注整个过程。”“今天这个大会,很大一部分主题都是围绕‘质量’展开,质量有他产生的规律,但他必须用管控的手段将质量确保能达成既定目标,这就是质控在做什么?就是关注护理工作的日常管理。”
紧接着,么主任介绍了2022年的工作重点和2023年重点工作计划。强调国家护理管理专业质控中心为落实国家2022年质量安全改进目标,聚焦护理专业质量改善这两个具体项目上,以医院评审为契机,强化日常质控数据的监测、利用和转化,探索专科质控指南,隆重推出护理相关的三个过程质控工具包《预防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过程质控工具包》、《预防ICU和手术室压力性损伤过程质控工具包》、《预防置管患者非计划拔管过程质控工具包》。
因为质量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结构稳定的状态下,以恰当的方式实践,是获得最佳结局的关键,是否获得最佳结局,不仅是测量结果,还需要用质控的手段夯实过程,因此我们说优质护理,就是在患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全过程的管理,是连续的,协同合作的结果。
最后,么主任强调“质控不是做加法和增量,而是做依从性的监督和监测的手段”“质控不是单纯的记录人的错误,而是要建立标准、规范,让质控变成促进按规则做事的指挥棒。”“质控是我们实际做的结果与标准相一致的程度。指标指引我们如何做事。”同时,她鼓励各级临床机构使用临床护理质量质控指标,并上报真实数据,实现从重视质控到夯实护理,让行业形成做质量的文化!
(黎楠 整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