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日报丨血液科女护士谭静 患者的“临时家人”

2023
05/10

+
分享
评论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A-
A+

病房方寸之间,体会人间百态。也许是从事血液病护理工作时间久了,谭静对生命的理解比常人更深刻,她总想身体力行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通往移植病房的走廊窄而细,阳光透过玻璃洒向患者床头。

这条路,吉大一院血液科护士谭静再熟悉不过了。

19381683674333186

谭静为患者输注化疗药物。赵滨 摄

12载护理光阴,谭静渐渐退去青涩走向成熟稳重,成为了血液病专科的护理能手。

在这里,在这个平凡岗位上,她体会到了护理工作的真谛。

“这就是我工作的地方,很多血液病患者在这里重获新生。”谭静手指病房的方向,那双“会笑的眼睛”里透着自豪与欢喜。

“进仓了!”换好两层高压灭菌的工作服,谭静走进了移植患者的专属病房。这是拥有12间单独房间的百级层流病房,主要用于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能保证患者治疗期间的安全。

作为目前洁净度最高的一种医疗环境,百级层流病房通过高效过滤器对空气进行过滤,将细菌、灰尘等都过滤到室外。在这样几乎无菌的状态下,对感控的要求可想而知,而谭静的工作就是要做好感控和日常护理的每一个环节,保障每一位患者的安全。

“血液科的患者,有别于其他科室的患者。他们由于化疗、移植等原因,身体极其脆弱,最怕感染。”谭静说,护理工作中,哪怕出现一点疏忽,对患者而言都可能是致命的。反复消毒、反复核对、反复检查患者身体情况、反复提醒患者服药……每个细节,谭静都会做到精益求精。

由于血液科有严格的感控要求,患者家属无法探视。在长时间的住院周期里,谭静就成了患者的“临时家人”。

进入血液科的移植患者年龄以偏小者居多,不论是刚刚入学的孩童,还是正值花季的少年,亦或是步入象牙塔的大学生,谭静都能成为患者的“知心姐姐”。

“谭姐姐,我考上大学了”“谭姐姐,等我病好了,我就回来看你”“谢谢你,在我生命最艰难时刻帮助我”……在院时,他们的“知心姐姐”除了做好日常护理工作,一有时间就会扎进病房,为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走出情绪困境;出院后,他们会与“知心姐姐”继续保持联系,他们愿意把生活点滴惊喜分享给这位“亲人”。

最令谭静难忘的,是2015年9月22日。那一天,是谭静的生日,也是造血干细胞患者陈女士移植的“重生日”。那一天,陈女士手捧鲜花特意来到医院,与昔日细心照护她的护士谭静共同庆生。当得知陈女士顺利度过移植危险期,并着手安排旅行计划时,谭静笑弯了双眸。“您康复的好消息,就是最好的礼物。”那一天,谭静对护患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是在那一天,谭静在微信朋友圈发出了一条信息:今天,祝福“我们”生日快乐!

“谭静所负责的患者依从性都特别高,这与她平时细致的工作和对患者的关心密不可分。”吉大一院血液科护士长彭昳不吝赞许之词。

“护理工作是有温度的,更是有力量的。没有一种工作,比我现在的工作更有成就感。”谭静说,每当看着患者挥手走出病房,她感觉自己也成长了。

“谭静做事低调,她对职业的奉献和对患者的关爱,也鼓舞着我们整个团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血液科副护士长于姗姗感慨道。

病房方寸之间,体会人间百态。也许是从事血液病护理工作时间久了,谭静对生命的理解比常人更深刻,她总想身体力行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从为贫困患者捐款、定期进行无偿献血,到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再到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定期捐款,帮助困境儿童改善生活……谭静用自己的方式,把南丁格尔精神的光和热,散发到每一处需要的地方。

END                                  

来源丨长春日报

记者丨王菁菁

编发丨宣传统战办公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吉大一院,血液科,血液病,谭静,护士,感控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