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放射学 | 肺肿瘤热消融后CT影像演变及疗效评价

2023
05/08

+
分享
评论
介入小崔哥
A-
A+

热消融术后即刻病灶周围磨玻璃样阴影最小宽度对疗效评价有较大的预测意义;当GGO最小宽度≤3.9 mm时,不完全消融的可能性较大,提示病灶可能需进一步治疗。

17311683500920187

研究目的

分析肺肿瘤热消融治疗后CT影像表现及演变过程,探讨早期疗效评价的最佳时期和标准。

研究方法

收集2017年1月到2020年6月浙江省肿瘤医院行肺消融治疗的41例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完全消融组和不完全消融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刻1、3、6、12个月的CT影像特征,分析肺肿瘤热消融治疗后CT早期疗效评价的最佳时期和标准。

研究结果

治疗情况及随访

41例患者共51个病灶均顺利完成肺部肿瘤的 热消融治疗。术后11例患者出现气胸,16例患者出现胸腔积液,7例患者发热,2例细菌感染,1例真菌感染,2例患者出现少量皮下气肿。

随访结果:

33个病灶完全消融:11个病灶表现 为完全纤维化,21个病灶表现为无强化或轻度均匀 强化的实性结节灶,1个病灶表现为完全空洞;

18个病灶不完全消融:3个病灶表现为消融灶持续增大, 15个病灶表现为消融灶先缩小后增大,增强后可见 不均匀强化

形态学变化

热消融术后即刻所有消融灶体积均较术前增大病灶,周围可见宽窄不一的磨玻璃样阴影(GGO),边缘模糊。

完全消融组GGO的最小宽度平均为5.8毫米,不完全消融组为2.9mm,宽度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GGO最小宽度预测不完全消融的诊断界值为3.9mm,AUC为0.871,敏感度为75%,特异度为90.3%。

术后一个月病灶周围GGO基本吸收,边缘锐利清晰。

完全消融术,术后12个病灶出现空洞。不完全消融组术后两个病灶出现空洞,随后逐渐闭合消失。

消融灶大小变化

56651683500920358

完全消融组:术后一个月消融灶最大径较术前病灶增大,术后三个月之后最大径逐渐缩小。

不完全消融组:术后一个月消融灶最大径较术前增大。术后3个月较术前一个月有缩小,但术后12个月较术后6个月有所增大。

术后一个月两组增大趋势相仿,术后三个月两组缩小趋势类似,术后6~12个月完全消融组消融灶继续缩小,不完全消融组消融灶增大。

消融灶密度变化

完全消融组:热消融术后即刻 CT 值较术前病灶降低,术后1个月较术后即刻增加,术后6个月较 术后3个月降低,术后3个月较术后1个月相仿,术 后12个月较术后6个月相仿。

不完全消融组:热消融术后即刻 CT 值较术前病灶降低,但之后每两个相邻时间点的 CT 值无统 计学差异(P>0.05)。

消融灶强化特点

术后1、3个月两组CT值增幅相比,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0.05),两组强化幅度相仿。

术后 6、12 个月两组 CT 值增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完全消融组增幅较完全消融组明显。其中 1个消融灶术后1个月即出现了明显不均匀强化,后各时间点均出现明显不均匀强化。

7371683500920569

研究结论 

热消融术后即刻病灶周围磨玻璃样阴影最小宽度对疗效评价有较大的预测意义;当GGO最小宽度≤3.9 mm时,不完全消融的可能性较大,提示病灶可能需进一步治疗。

消融灶大小变化和强化幅度是判断病灶治疗效果的主要影像指标;

术后6个月是早期评价热消融治疗效果的最佳时期。

内容来源:介入文献分享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放射学,消融灶,肿瘤,CT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