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带病体保险如何越过“三座大山”

2023
04/20

+
分享
评论
码万祺
A-
A+

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缺乏更高层级统筹的情况下,相关产业包括医疗、医药、健康管理、保险等,整体上仍呈现各自为战的局面。  

创新的第一步,一定是打破固有思维,越过认知这“第一座大山”。而对于带病体保险的认知,同时包括了以保险公司为代表的供给方和“带病体”人群等需求方。  

带病体保险研发的“第二座大山”,也是最重要和最关键的一个——数据。数据是任何保险产品研发、创新的基础,但由于我国以医院为主的医疗体系和以医保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患病及用药数据均掌握在医院方和医保方的手中,商保参与程度相当有限,在整个医疗支付中占比也较低。  

“第三座大山”则是当前带病体保险相关产业融合不足。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缺乏更高层级统筹的情况下,相关产业包括医疗、医药、健康管理、保险等,整体上仍呈现各自为战的局面。  

笔者感触:  

特别赞同“第一座大山”的重要性。认知直接决定保险人能不能干,用户认为能不能投保。答案均是肯定的。这里有强烈的需求和广阔的市场。一具体就深刻。带病体投保承保是不同于保险传统精算、运营管理的复合体,涵盖“保险+服务”:基于人群风险发生率的大数法则、基于健康管理成效的个人健康获益和风险调整。真正价值是突破“保险+服务”的剩余价值。  

“第二座大山”提到数据。具体来看,数据即服务,通过服务来采集并鉴定数据质量可靠。数据与服务一体,相互赋能支持,更加体现服务数据、数据服务的经验性、实务特点,施以管理干预、经营运营。数据用途是带来宏观、微观上的洞察,现阶段以宏观为主要和重要。根据宏观上的洞察,率先发现商保可寻之机。施以大战略和实际经营运营上的考量、鉴别。  

“第三座大山”目前有基础,没成体系。是干大事的必选项。“三座大山”颇有层次,高低不同、先后不同、虚实不同。大体系建设的效率之途是以用促建,越用越灵。这很考验运营和战略,也是价值观和价值能力共建过程。这里既有业务闭环又有生态开环,围绕高质量、高效率不断进化,筑牢护城河。经营运营并不迷信,相信原创、相信模仿,也相信再创造。  

感谢天下慧保平台对本文的启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健康管理,商保,医疗保险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健康为民 体验提升”案例征集 加入
  • 第九季管理奖官方群 加入
  • 全院血糖管理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管理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医院SPD创新管理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